复制幸福DNA(1) :谁该被派去非洲

连加恩
font print 人气: 334
【字号】    
   标签: tags:

(作者简介:连加恩,台湾阳明大学医学系第二十届毕业。二○○一年六月,放弃预官资格,参加台湾第一届外交替代役男,在服役的布吉纳法索期间的优异表现,赢得外交部颁发“睦谊外交奖章”。二○○五年,他返回台湾接受家医科住院医师训练,于同年获布国总统龚保雷先生颁发国家骑士级勋章,以肯定他的贡献。目前于疾病管制局担任防疫医师。这本书是他写给现在两岁儿子的书。)

亲爱的儿子:

当爸妈以前,我只知道当孩子的心情,孩子们不喜欢爸妈拿自己和别人比来比去,现在自己当了爸妈才知道,天下父母心—从出生的体重、身高,还有双眼皮的角度,就已经开始了这场一辈子的竞赛。

当你出生第三天,爸妈把你接到坐月子中心,看你和其他“同学”一字排开,探望你的亲友就忍不住拿其他的宝宝指指点点:“你看这一排还是我们的比较可爱!”“你看那个是谁家的怎么那么黑?”等等。

有一次,我不经意的听到你隔壁床小朋友的爸爸和亲友聊天,他指着你说:“天啊!为什么他的头比我们的大这么多?”

亲爱的儿子,爸爸答应你:尽量克制自己不要老是拿你和别的小孩比较,就算爸爸爱和人家比较,我会放在心里比,不会像那位爸爸,还大叫出来。

虽然,等你大一点去了学校,爸爸一定会要你好好念书,考试后,也会忍不住问你其他人考几分、在班上排第几名之类的问题,老爸其实很清楚,这些东西真正影响人生路的程度并不大;持续的努力、拥有好的品格、充满上帝恩典的际遇影响才大。其实很多数字,好比你的出生体重、头围,现在看来也不过是亲友们聊天的题材,或拿来耍耍嘴皮子用的啦!

上帝给你的这个人生,就是最独特、最特别的,你有自己的路要走,天底下有六十几亿人,每人自成一格,该怎么比?如果真的要比,爸爸告诉你,其实你的头也没有很大啦!

但是,如果你不小心和人家比较了、发现自己什么都赢人家,那代表你的责任更大了!爸爸在非洲的许多朋友,没有听过什么叫做“坐月子中心”,他们的孩子一出生就睡在泥地上的草席,罩在盖剩菜剩饭用的防蚊罩里,为了躲避疟疾的威胁,孩子长到五岁以前,他们不敢宣称家里多了一个人,因为随便一个传染病就可能夺走他们的性命。

说真的,如果你比老爸非洲朋友的孩子们更聪明、更会考试或更有学问,爸爸一点都不会感到意外,上帝给你比较多一点,就是要你多付出一点。这些被你“比下去的人”,都是你的责任范围,你要用上天给你的才能,去做一些事情帮助这些人。若用这个角度出发,爸爸就可以要求你好好念书了,目的不是爸爸可以拿你的成绩单,去和我朋友们的孩子比较;而是你被赋予了使命,用你的专业和贡献去改变你所在的世界,让那些没有你幸运的人,可以过得更好。

奉献一生给非洲的史怀哲医师,小时候也很爱比。他比什么呢?“比武”。

有一次,他和邻居的孩子打架,获得压倒性的胜利,那个打输的孩子说了一句不服气的话,改变了他一生,他说:“如果我像你家一样,可以天天吃肉,我就不会输给你了。”这话让年幼的史怀哲察觉自己的优越和优势,都是建立在上天所赐的福气,而不是他自己有什么了不得。当他进一步去思考:上帝给他如此幸福的成长背景、顺利的求学过程和不凡的天分之目的为何时?他决定把自己奉献给非洲无数可怜的人,来活出那一个目的。

亲爱的儿子,老爸常常觉得你实在很幸福,你们这一代的人都是,我告诉你这个故事,是希望你不需要等到和邻居打架,才发觉这个道理。下定决心服务人群的史怀哲,在完成了医学、神学、演奏学三个博士学位之后,才踏上前往非洲的旅程。每次,当老爸受邀作非洲服务的相关演讲,之后的Q&A中,年轻学子最常问到的问题就是:“现阶段的我们该如何准备,才能去第三世界服务?”有时,他们眼里还闪着真诚的泪光,让我实在不知道怎样回答,才算是够慎重。

直到一年圣诞节,在台北市政府广场有一个盛大的晚会,现场集结了五千多位民众,在电视实况连线之下,我被邀请作短短的分享,当我拉拉杂杂的讲完要下台时,主持人“黑人”(他是艺名叫黑人,不是真的黑人),忽然让我措手不及的说:“那最后请你跟大家讲讲,要加入你们的非洲工作,需要具备什么条件?”看着手表,我只剩一分钟可以回答,我随口答了一句:“只要觉得自己很幸福的人,都可以去!”就下台了。

我想讲的是,拦阻我们愿意帮助别人最大的心理障碍就是:“‘比’起别人,我还不够幸福!”的想法。

小学老师告诉我们:“不要成为手心向上,而要成为手心向下的人,因为向下是给,向上代表乞讨。”如果我是小学老师,我会讲一句相反的话:“大家要先学会成为一个手心向上的人,当你把手心朝上,可以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幸福的接受者,不断从这个社会、国家、爸妈、老师、校长和上帝那里领受爱的灌注,那么,你就可以把手心向下翻,把福气分享给其他的人。”

孩子,你要先体会自己是一个幸福的接受者—“知道自己从上天白白领受恩典”,然后分享你所领受的福气给人。上帝会给你更多,你就越有力量帮助更多的人,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回路。这种情况下,你更不需要比,“You got nothing to lose !”—在人生这件事上,你只会越赢越多。

摘自:《爱呆人生连加恩──复制幸福DNA》圆神出版社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美国佛州一位母亲说,作为家长,她的职责就是做孩子的“啦啦队长”,并拒绝成为他们的朋友或“直升机父母”,否则你将培养不出有韧性的孩子。
  • 漫无目的的育儿,是一件非常慌乱的事。有了孩子后的每一天,我们都要面对许多抉择:替孩子准备什么食物?找什么学校?玩什么运动?如果父母心无定性,总是犹豫不决或朝令夕改,家庭就会陷入各种混乱。
  • 绒毛玩具
    六岁之前还是处于自我为中心的时期,没有所谓的“他我概念”,如果这时强迫孩子分享,其实是抢劫的行为,要让孩子懂得“分享”,应该先满足孩子的占有欲,然后藉由模仿、身教、品格教育,逐渐成形。
  • 很多妈妈问我,现在孩子精得很,挑战叛逆的语言一堆,连很小的孩子都会挑战权威,好难教!情绪就像一颗球,孩子丢出来,当爸妈的应该要适时转化这些脾气,千万不要用情绪硬碰硬,不然过一阵子你就会在孩子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
  • 当孩子表现得不如我们所预期,我们感到生气,而对着孩子指责、批评、责骂或威胁……但我们如此反应,除了宣泄自己的情绪外,对孩子的帮助到底有多大?
  • 良好的亲子沟通,可培养小孩愿意诉说的习惯。(Shutterstock)
    不少父母师长总是摸不透:为何孩子老爱对立反抗?也常为这种行为的教育问题而犯愁。针对这类恼人的问题,临床心理师厘清常见的教育迷思与误区,并提供三招教养秘诀,指引如何有效经营良好互动,化解剑拔弩张的危机。
  • 谁都不想霸凌事件发生在孩子身上,但少年人遭遇霸凌的实际情况却十分惊人。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统计,仅2019年,就有超过20%的12至18岁美国学生报告称在该学年遭受过校园欺凌,包括谣言中伤、取笑、辱骂或侮辱、推搡、绊倒、吐口水或威胁等。
  • 成功教育真的有规律可循吗?虎妈教育法,是成功宝典,还是个骗局?
  • 游泳池
    在这个“不晓得未来会发生什么事”的年代,每个人都需要有“能处理未知事物的理科力”!能不能直接用手感应温度?人类对温度的感觉相当模糊,十分容易出错,因为人会“适应”,所以如果需要精准。用仪器测量才是最好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