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範〉─唐太宗的治國之道(十)

作者:天使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436
【字號】    
   標籤: tags: , ,

賞罰第九

【原文】

夫天之育物,猶君之御眾。天以寒暑為德,君以仁愛為心。寒暑既調,則時無疾疫;風雨不節,則歲有饑寒。仁愛下施,則人不凋弊;教令失度,則政有乖違。防其害源者,使民不犯其法;開其利本者,使民各務其業。顯罰以威之,明賞以化之。威立則惡者懼,化行則善者勸。適己而妨於道,不加祿焉; 逆己而便於國,不施刑焉。故賞者不德君,功之所致也;罰者不怨上,罪之所當也。故《書》曰:無偏無黨,王道蕩蕩。此賞罰之權也。

【譯文】

上天養育萬物,就如同君主統治百姓一樣。上天是以寒暑有序,陰陽調和作為德行,君主應以仁德和慈愛作為本性。寒暑如果調和,四季就不會流行疾病和瘟疫;如果風雨違反時令,則四季之中人們就會挨餓受凍。君主如果以仁愛對待黎民,那麼百姓的生活就不會困苦;而如果頒布的法規制度不適宜,則政務就會不順並有過失。預防發生禍患的根源,是使百姓不去觸犯法律;為百姓開創利益的根本,是使百姓們各務其業。明令刑罰用以威懾百姓,彰顯獎賞用以教化百姓;威懾的力量如果形成,做惡的人就會感到畏懼;教化得以實行,行善的人就會受到鼓勵。有的人雖能順應君主,卻有傷於治國之道,那麼就不能給他加官進祿; 有的人儘管不順應君主,但他的意見有利於國家,就不能對他進行處罰。因此受獎賞的人不一定去感激君主,之所以受獎賞,是因為自己有功的緣故;受懲罰的人也 不會去怨恨君主,之所以受懲罰,是因為自己罪有應得。所以《尚書》中說:不要偏於私情,也不要結黨營私,那麼君主的事業就會暢行無阻。這就是賞罰適度起到的作用。

──轉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代英主李世民他以極大的毅力、睿智的目光,將自己戎馬一生的征戰經驗、勵精圖治的治國之道,用流暢的文筆、深邃的智慧、成功的範例一氣呵成,撰著《帝範》十二篇,作為對太子李治的訓誡之辭。寫完此書第二年,太宗即與世長辭,《帝範》便成為他的政治遺囑和絕筆之文。
  • 人民,是國家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國家,是君王統治天下的根本。國君為政的宗旨,精微高大,如同山嶽,高聳雲霄而巍然不動;如同日月,普照大地而光輝燦爛。這是君王治國的宗旨,是億萬百姓所瞻仰的東西,是天下歸心的依據。
  • 王道仁政的特點之一是「持中庸」。唐太宗在《建親》篇中寫到:「夫封之太強,則為嗜臍之患,致之太弱,則無固本之基。」不上不下,不弱不強,不偏不倚,此乃中庸之道也。
  • 唐太宗視人才為治國之本,是帝王所擁有的珍貴財富。蓋天下可以一人主之,不可以一人治之。雖以帝堯之聖,後世莫及,然亦必待賢臣而後能成功。《書》曰:「股肱惟人,良臣惟聖」。
  • 不同於世上其它國家歷史,華夏舞台以朝代更替方式呈現其獨有之「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朝文化」特色。貞觀二十二年太宗親撰《帝范》一書,分君體、建親、求賢、審官、納諫、去讒、誡盈、崇儉、賞罰、務農、閱武、崇文十二篇,賜皇太子李治(後為唐高宗),闡述帝王之道,垂范萬世。
  • 所以,民風因儉約而純正厚樸,鄰居間都能和睦相處。節儉和驕奢這二者,是尊榮或是屈辱的源頭啊!驕奢還是節儉都由人自己說了算,但卻關係著自身的平安或是危亂。收斂情慾,清心寡欲,美好的命運就會長久地延續;物慾橫流,凶亂就會生出。
  • 所以,對於一個良好的工匠來說,沒有無用之材;對於一個聖明的君主來說,沒有無用的人。對於一個人,不能因為他做了一件壞事,就忘掉他所做過的好事。也不能因為他有一點小的過錯,就抹殺掉他的功績。
  • 做君主的,居住於深宮,與民隔絕,不能看到天下所有的東西,不能聽到天下所有的聲音。惟恐自己有過失而不能聽到,自己有缺失而不能及時補救。因此,設立了「煊」和「謗木」,這樣做,是為了能夠吸納正確的意見和謀略。
  • 所以說,做君主的,磨練自己,砥礪品行,沒有比傾聽忠言更好的了;而敗壞品德,背離正理,沒有比聽信諂佞小人更厲害的了。
  • 國君儉樸,百姓就不至於勞累困頓,國君靜遠,百姓就不至於被攪擾。人勞累困頓,就會產生怨恨,百姓被攪擾,政務就會不和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