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皇帝
威赫西域的汉宣帝 一道柔情诏书显露夫妻的恩义
汉宣帝是史上有名的中兴之君,而他第一道诏书流露的“深情”更是史上流芳。于公于私,汉宣帝都显露了真挚又深刻的仁爱之心。
皇帝小故事:敬天的康熙大帝  以爱己之心爱人
康熙初年,学士孙芑瞻(名在丰)担任皇帝身边的侍讲。他跟众人说了自己亲见的康熙皇帝的几件事。在正史和史料中,有许多康熙帝谦虚勤学、敬天爱民、仁爱宽容贤臣的故事。
天子小故事:网开三面 三让三千诸侯的商汤
商汤对人、对万物都能作到“网开三面”。夏桀失政在鸣条这地方被商汤打败了。当时,商汤并没有马上取代他的王位。他对夏桀说:“我将为君王恢复道德,复明人心。”夏桀对商汤说:“君有人,这是君的国。”就是说夏桀看到商汤拥有民心,也就拥有了这片国土。于是夏桀带着五百个追随者离开。他从中野迁徙到不齐又迁徙到鲁地,结果如何呢?
皇帝小故事:梦见乘龙飞天 唐朝一帝为何自比乡贡进士?
唐宣宗崇尚文雅的小故事。他为何自比乡贡进士呢? 他怎样选博士?为何他“大中之政”被史学家给与“有贞观之风”的评价?
【未解之谜】不爱江山爱美人?顺治之谜
清朝四大谜团之一,世祖顺治皇帝是死于天花,还是出家为僧?董鄂妃为何能成为顺治帝的挚爱,她到底是谁?
一代圣主康熙的教子“心法”
康熙帝在位期间广施仁政,布恩德于四海,使得天下出现了“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盛世景象。而作为中国帝制后期最为圣明的君主,康熙对后代的教育亦是历代帝王中最为勤谨的一位,故其后代皇子王孙多文武全才,实为中国历史上极为成功的教育家。
一代圣主康熙皇帝至孝之至 数十年如一日
清圣祖康熙皇帝的圣德神功、千秋盛业给人类留下典范。同时,康熙皇帝是一个孝思、孝行逾恒的圣君。康熙皇帝怎样重视孝道?又是怎样实践孝道的呢?
鞍马间为文 一生扶汉的乱世英雄曹操
汉灵帝即位的元年,党锢之祸刚刚过去一年,名列“三君”的大将军窦武、太尉陈蕃相继遭宦官毒手,随后无数清流名士惨遭迫害,第二次党锢之祸再掀腥风血雨。 “武等正直,而见陷害,奸邪盈朝,善人壅塞。”
横槊赋诗  铸造文学风骨的曹操
天下大乱之时,亟需一位真英雄治平乱世,开创大业。三国的第一男主角曹操,纵横沙场,统一北方,奠定曹魏基业;雅爱诗章,自成风骨,开创一代文学。乱世英雄曹操,在被追尊为魏武帝的同时,更因其雄健笔力,成为一代文学巨匠。
天子中的文豪 魏文帝曹丕真实的另一面
曹丕,魏武曹操的次子。在古旧的史书中,他御之以术、矫情自饰,是十年夺嫡最终胜出的王者,也是三辞三让登基开国的帝君。他给人的感觉,是那样阴郁、无情。
正史记载:汉武帝挥泪斩外甥和朱元璋怒斩女婿
“大义灭亲”起于春秋时代。卫国大夫石碏为顾及君臣大义而杀了犯上作乱的儿子。正史上记载的汉武帝挥泪斩外甥和朱元璋怒斩女婿又是怎么回事呢?
四海宾服 明成祖四次为外国加封镇山
所谓镇山,指的是一个地区的主山。《尚书‧舜典》上有注解说:“每州之名山殊大者,以为其州之镇。”而说到镇山的意义,东汉学者郑玄解释为:“镇,名山安地德也”,也就是镇守一方土地的名山。
燕王朱棣承天命 知名相师袁廷玉预言准
明成祖朱棣果敢英武,又善于纳谏,主张“用法当以宽”“待人当以诚”;他不仅注重守成,而且励精图治,使明朝在永乐年间进入了繁荣辉煌时期,并出现了“万国来朝”的景象。
【忽必烈传】开文明之治 圣德皇帝千古留名
察必皇后和皇太子真金的先后去世,让忽必烈悲痛不已,导致他的健康也严重受损。1293年,忽必烈终于病倒了,虽然御医们为他百般调治,但病却未见好,反而越来越重。因为重病,与大臣们的朝堂议政也免去了。按照规定,此时除非蒙古人和昔日有功之臣不得进入寝宫探视。不过,有一人例外,那就是不忽木。
民间出天子的异象 桑树如华盖 虫蚀柳叶出文字
历史舞台上的大戏都有剧本,神传文化必有神的安排。刘备和刘病已身负天子的使命,上天用什么异象示人间呢?
【忽必烈传】贤后察必辅佐 治家有方教子严
按照蒙古帝国传统,忽必烈有四位正妻,分别称为第一皇后、第二皇后、第三皇后、第四皇后。通常,只有第一皇后所生之子才有继承皇位的权利,如果第一皇后无子,则由第二皇后所生儿子继承,以此类推。
【忽必烈传】征高丽攻日本 招抚南海诸国
在与钦察汗国与伊儿汗国保持友好关系的同时,忽必烈也没有忽略与周边其它国家,如高丽、日本、安南等东南亚、南海诸国的关系,并根据情况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忽必烈传】马可眼中的皇帝与大元帝国
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国,经过三次西征,征服了中西亚广大地区。成吉思汗曾将征服的土地分封给他的三个儿子,因此术赤、察合台、窝阔台三支宗族称为“西道诸王”。幼子拖雷则获得其父的直接领地,即斡难河及客鲁连河流域一带蒙古本部的地方,后成为元朝的疆域。
【忽必烈传】平诸王叛乱 加强边疆治理
至元六年(1268年),被分封到蒙古以西海牙里(今哈萨克斯坦塔尔迪‧库尔干尔)的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之孙海都率领部众发动叛乱。海都与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后裔钦察汗国可汗在塔拉斯河会盟,公开反对忽必烈和伊儿汗国(蒙古四大汗国之一,由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后人统治),并商议以海都为盟主。参与会盟的蒙古诸王称忽必烈已经被汉族同化,声称要对忽必烈用兵以恢复蒙古人的游牧本性。
【忽必烈传】慎刑罚 济贫困 惠泽百姓
忽必烈为人宽厚,加上受儒家仁恕思想影响,不仅在战争中不嗜杀,而且制定的国策多以民为本,如禁止诸王、后妃、公主、驸马擅取官物;“禁以俘掠妇女为娼”,凡是买卖良家妇人的,卖买者以两罪罚之。在王朝治理时他慎用刑罚,还采取赈济贫苦百姓、设惠民药局、道旁植树、禁赌等诸多惠民政策。
【忽必烈传】选英才 善纳谏 崇尚节俭
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忽必烈,深知人才乃是治世之本,他选贤任能,还仿照中原汉制,制定了选拔、考核、监察官员的制度。此外,他如唐太宗一样善于纳谏,亦崇尚节俭。
【忽必烈传】劝农桑理税赋 开运河定历法
先后征服吐蕃、大理和南宋王朝的忽必烈,真正实现了全国的大统一。统一后的元朝疆域辽阔,“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忽必烈传】万里江山一统 忽必烈善用汉臣
虽然南宋朝廷归顺了元朝,元军也占领了大部分宋朝国土,但在南部一些地区仍有不愿降元的南宋大臣再建小朝廷,继续进行抵抗,代表人物正是文天祥。
【忽必烈传】伯颜南伐势如破竹 南宋灭亡
蒙元取得襄樊之战的胜利,打开了南宋仰仗的长江上游的重要门户,元军前进的步伐已不是宋军所能阻挡得了的。忽必烈对此役非常满意,下诏嘉奖众将士。其后,诸多大臣将领提出乘胜南伐,刘整也入朝请命,愿率水军乘胜追击,杀过长江,直捣南宋都城。
【忽必烈传】南宋气数尽 蒙元攻下襄樊
在成吉思汗、窝阔台时期,蒙古人经过几番征讨,将日渐衰落的西夏和金国纳入了蒙古帝国的版图,这也意味着蒙古帝国的边界与南宋接壤,而南宋则成为蒙古人下一个征服的目标,但这也是最难征服的目标。
【忽必烈传】兴建元大都 尊儒崇佛建太庙
由于忽必烈所辖汉地范围逐渐扩大,其统治中心也转移到中原地区,如果继续将和林作为帝国的都城已经不合适,因此,在仿照中原王朝建立年号和国号前后,忽必烈将都城从和林迁到了汉地。
【忽必烈传】登汗位初仿汉制 建立元朝
阿里不哥臣服后,忽必烈实际管辖的政治版图已然包括中原地区(位于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北地区(包括整个黑龙江流域)、朝鲜半岛北部、漠南漠北蒙古草原全境(内蒙古和外蒙古地区)及西伯利亚南部地区、西域大部分地区(今新疆东部和南部)、吐蕃地区(包括今青海、西藏、四川西部等地)以及云南地区等地。如何治理这些地区,是忽必烈面临的又一大问题。
【忽必烈传】开平府定鼎继汗位 削平叛逆
蒙哥汗1259年在南征时的猝然去世,对于南宋而言是获得了短暂的喘息时间。因为彼时兀良哈台已从南边攻打广西南宁、桂林,剑指潭州(今长沙),忽必烈则围攻湖北鄂州(今武昌),蒙哥则在四川一路高奏凯歌,南宋已处于北、西、南三面同时面临进攻的局面。南宋朝廷极为恐慌,当时的丞相丁大全隐匿战情,引发不满,宋理宗将其罢免,并急拜贾似道为右丞相兼枢密使,率军前往鄂州迎敌。
【忽必烈传】建开平引轰动 蒙哥攻宋驾崩
忽必烈受命总领漠南汉人军务后,虽然将藩府建在了金莲川,但他仍保持着蒙古人入账居野处、冬夏迁徙的游牧习惯,即通常夏天驻扎在金莲川,有时驻帐在大盘山,冬天则临时寻找避寒的地方,或是在桓州(今内蒙古正蓝旗北),或是在离燕京不远的奉圣州之北,或是在抚州(今河北张北),可以说是居无定所。
【忽必烈传】金莲川群英荟萃 挥师征大理
如果说“思大有为于天下”的忽必烈在漠北潜邸时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通过与诸多名儒的交谈及通过他们的讲授和答疑了解了儒家文化、了解了如何做一名帝王、了解了如何治理一个国家,并初步有了“以儒治天下”的想法,那么,在金莲川时期,其身边形成的“金莲川幕府”使他未来在实践中进一步强化了“行汉法”的主张。史书说,忽必烈“圣度优宏,开白炳烺,好儒术,喜衣冠,崇礼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