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大秦帝國第一女商——巴寡婦清

作者:柳笛
font print 人氣: 8843
【字號】    
   標籤: tags: , , ,

《史記·貨殖列傳》載:「巴寡婦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數世,家亦不訾。清,寡婦也,能守其業,用財自衛,不見侵犯。秦皇帝以為貞婦而客之,為築女懷清台。清窮鄉寡婦,禮抗萬乘,名顯天下,豈非以富邪?」

一位女商,家資萬貫已是奇聞,而她又因自身財富和見識深受帝王的殊遇和尊崇,更是聞所未聞的人間傳奇。司馬遷揮翰,以不足百字的篇幅,匆匆寫就一位女子的一生,卻給後世留下更多的神秘色彩。

清,大約是秦朝最富有的女子,亦是秦朝最受尊崇的女子。從史書簡單的記錄中,我們可以看出,她身上似乎閃爍著秦帝的影子。秦始皇繼六代先王之餘烈,吞二周而削平六國,一手建立起天下一統的大秦帝國;而清,繼承先人家業,苦心孤詣,積累富可敵國的財產,更打造了壟斷丹砂產業的商業帝國。這似乎注定了她終將從庭院深深走入皇家視野,在氣勢磅礴的大秦帝國,為民間奇女子再添濃墨重彩的一筆,譜寫一段君聖民賢的佳話。

臨危受命,女中英傑

巴寡婦清,何許人也?從後人對她的稱謂大略可以看出,這是一位生長於巴郡的名為「清」的女子。《史記》以「巴」字草草帶過,《華陽國誌》說她生於巴郡枳縣,《長壽縣誌》說她是長壽人,還有學者認為她生於重慶酉陽,眾說紛紜,不一而足。無論哪種說法,她始終是這片雄奇山水孕育出的女兒。公元前316年,秦滅巴蜀,治巴郡。清既與始皇同時代,在出生之時便已屬秦國子民。

清的傳奇之處,首先得益於夫家先人的蔭庇。相傳,清的丈夫的高祖是名醫生,一日採藥時,在一山洞避雨,意外發現洞內四處布滿紅色、棕色的菱面狀晶石。這就是當時罕見的丹砂礦石,對醫者來說是可遇不可求的良藥。從此,清的夫家世代開礦煉丹,商業網絡遍及天下。當清十八歲出嫁時,她的夫家已是巴蜀地區的第一富商。

這樁風光無限的豪門婚姻,加諸清身上的卻是曲折的生命歷程和沉重的家族使命。清出嫁一年,公公駕鶴西去,再過三年,丈夫也染病身亡。瞬息間,偌大的家業面臨後繼無人的危機,這位初涉塵世的孤身女子,顧不得妙年守寡的傷感,一力挑起家族的重擔。她走出閨閣,學習經營家業,不惜重金組建一支私人衛隊,保障丹砂礦業的正常運作和家族親眷的人身安全。

幾年下來,她清靜寡居,一心打理家業,成為夫家名副其實的女主人。巴寡婦清,遂成為秦國巨富的第一人。她的產業究竟有多大?清代的《長壽縣誌》說她擁有僕人上千,私人保鏢上萬。秦時枳縣人口不足五萬,若清在此地生活,則她手下管理著當地五分之一百姓的衣食溫飽。清,一位寡居婦人,儼然巴郡一帶的無冕女王,不僅掌控當地的經濟命脈,一言一行與決策更影響著上萬人的生存狀態。難能可貴的是,她既無一般女子的優柔文弱,也無凡夫俗子的利慾野心,她只是勤勤懇懇,守護著先人留下的產業以及數以萬計的鄉民,在秦國的西南之陲,恪盡一位當家人的職責。

丹砂奇材,女商殊遇

若她的故事,僅止於持家有道、經營有方的從商經歷,恐怕還不足以引發後人的追思與探尋。她掌控的丹砂,本身就是先秦時期極為重要甚至通靈的特殊材料。據《神農本草經》所載,丹砂可入藥,「養精神,安魂魄」;可驅邪,「殺精魅邪惡鬼」。若非清家先祖的醫家身份,恐怕當年也無法慧眼識珠,將洞中沉寂多年的丹砂化作造福後世的珍寶。

丹砂同樣是提煉汞的原料,古時還有將它入墓隨葬的習俗,既可保持屍體不腐,其天生的毒性還可防盜賊挖掘。古人信仰靈魂不滅,死亡不過是靈魂暫時離開肉體,如果能夠保存肉體完好,靈魂仍可回到軀體內復活。因此,丹砂入葬逐漸成為帝王貴冑的葬喪傳統。更為神異的是,丹砂浴火化為水銀,水銀滲入丹砂即可還原。當時的修行人士看中其循環往復、生生不息的特性,普遍用它煉製仙藥,尋求長生之道。

這就不難想像,清作為一名孀婦、商人、女主人,為何甘願疏財自保。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她擁有得天獨厚的壟斷產業,丹砂的開採、煉製,以及運輸四方,每一步都有可能被歹人侵犯,給家族乃至社會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當清以寡婦之身,獨自撐起巴郡一帶的丹砂實業時,她的美名早已跨越秦嶺之巔,傳至秦都咸陽的御苑宮廷之內。秦國自變法後,推行「重農抑商」的策略,秦國境內,商人長期處於貶抑地位。而歷史上,這位巴郡的女商人在生前身後,受到了一國之君的無上尊崇。

及至始皇初定中國,欲平息天下戰亂,下令收繳天下兵器聚於咸陽,銷之鑄成重愈千石的十二銅人,秦律中也有禁止民間私藏武器的記載。而秦嶺之南的清,不僅「用財自衛,不見侵犯」,而且被秦始皇尊為「貞婦」,晚年接入秦王宮頤養天年。

清去世後,秦始皇還為她築高臺以緬懷,名之「女懷清臺」。「積土四方高丈曰臺」,臺是傳統建築之一,以土築城的高大建築。帝王建臺,嘉獎一位平民女子,這不僅是秦朝男性功臣都不曾享有的殊榮,而且縱觀古代中國也是絕無僅有的現象。古代中國,因才貌、賢德被後人熟知的女子不乏其人,而因財富深受帝王禮遇的女子,恐怕唯清一人矣!

助成地宮,捐資長城

清,不過一介窮鄉僻壤的寡婦,卻能夠禮抗萬乘,名顯天下,無人不為她的生命歷程驚羨、讚歎。司馬遷在記錄這位女子時,也懷著相似的心情向歷史發問:「豈非以富邪?」難道清得到的極致恩寵,僅僅因為她不可估量的財產嗎?還是她經營丹砂產業的諸多妙處呢,或者是她守節持家、保衛一方的勵志經歷呢?

就在清專注於打理丹砂產業時,入主秦王宮的國君、功蓋三皇五帝的秦始皇,正勵精圖治,籌謀大一統盛世的宏偉帝業。秦始皇順天承命,終結亂世,憑藉民富兵強的國力、文武濟濟的能臣,還有自身經天緯地的雄才,建立帝國自是指日可待的運勢。而清順應四海歸一的天下大勢,在這次的歷史巨變中有所作為,更為秦始皇的統一進程貢獻一份強大的助力。

640px-Qin_first_emperor_annals
《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地宮)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圖為《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古籍刻本(Bjoertvedt/維基百科)

 

秦始皇自即位起到去世,常年在驪山北麓為自己修築陵墓。這項舉世無雙的大工程,包括一座氣勢恢宏的地宮,至今未被發掘,只緣遍布地宮各個角落的劇毒物質——水銀。《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地宮)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現代考古發現,這座法天象地的地宮,占地約18萬平方米,中心深度約30米,在那黃泉深處的秦宮,至少貯存100噸以上的水銀。放眼天下,有能力貢獻如此數量水銀的秦人,捨清其誰?

唯清家族成熟的煉製技術,方能為秦始皇源源不斷地提供原料;唯清家族強大的私人衛隊,方能將珍貴的水銀安全地送至驪山;唯清過人的遠見與忠君的慷慨胸襟,方能助成秦始皇陵中至今都歎為觀止的奇觀!

640px-The_Great_wall_-_by_Hao_Wei
當清得知修長城的消息時,她仗義疏財,獻出萬金,資助秦朝的又一項大工程。(Hau Wei/維基百科)

 

秦始皇即位三十二年(前215年)起,大將蒙恬率三十萬兵卒北逐匈奴。為防匈奴南下,蒙恬又率軍加固長城,連接秦、趙、燕三地之舊長城為一體,修築一條綿延萬里的秦長城,成為當今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當清得知修長城的消息時,她仗義疏財,獻出萬金,資助秦朝的又一項大工程。

她不是男子,卻有著男子一般的理性與膽識;她不是官吏,卻有著不遜於官吏的勤勉和政績。在戰國末期的亂世,她既能獨善其身,保全家族;又能兼濟天下,維繫一方子民的清平安穩,為秦始皇提供雄厚的資助。史書雖未對這位傳奇女商留下更多的筆墨,但這寥寥數筆的零星記載,已足以讓後人崇敬、追思。因為她為秦國付出的,是她一生操勞的成果,是她安身立命的根基。或許正是因為她的無私和義舉,換來家族產業的長盛不衰,以及一代聖君的深沉懷念。

而這些,才真正是清名垂青史的原因所在,也真正是她經營累世財富的終極意義。@#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古希臘和羅馬人眼中,遙遠的中國有一個好聽的名字「絲國」,直譯叫「塞里斯(Seres)」,意思就是「絲的」或者「絲來的地方」。Seres被認為是源於漢字「絲」,也是拉丁文中的「絲」(serica)一詞的來源。
  • 看,那一個個表情栩栩如生,無一雷同,或跪或站的秦軍將士;看,那一匹匹昂首嘶鳴、奮蹄欲奔的戰馬;看,那一排排整齊、嚴謹、氣勢恢宏的隊列,漫步在兵馬俑俑坑旁的你仿佛穿越到了兩千年前的古戰場,在北風瀟瀟戰馬嘶鳴鼓聲陣陣中,親身領略秦國將士的勇猛!這是怎樣令世人歎為觀止的千古奇蹟!這個奇蹟的締造者依舊是那已做了諸多震古爍今之事的秦始皇帝。
  • 對於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偉大功績,唐太宗李世民曾說過:「近代平一天下,拓定邊方者,惟秦皇、漢武。」唐朝大詩人李白在詩《古風》中也寫道:「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收兵鑄金人,函谷正東開。銘功會稽嶺,騁望琅琊台。」而民國史學家柳詒徵的評價是:「蓋嬴政稱皇帝之年,實前此二千數百年之結局,亦為後此二千數百年之起點,不可謂非歷史一大關鍵。」
  • 統一了天下的秦始皇,不僅確定了「皇帝」稱號,做了廢封國、實行郡縣制;採取三公九卿制;統一文字、統一貨幣和度量衡,統一法令;使車同軌、道同距等諸多對後世影響深遠的了不起的事情,而且還留下了較為完整的法律制度,並成為後世各代王朝的範本。
  • 德國柏林有一座現存的巴洛克式的雄偉的宮殿,它是十八世紀初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的王后索菲‧夏洛特委託建築師Arnold Nering設計的。在1705年夏洛特去世後,為了紀念她,腓特烈一世將宮殿和附屬產業命名為「夏洛滕堡宮」。此後幾經擴建。
  • 《易.繫辭》曰:「伏羲為上古,文王為中古,孔子為下古。」從今時回溯大約一萬年,正是中華文明萌生的上古時代。那時鴻蒙初開,天與地,神與人,初次在這中原舞臺綻放風采。那時的故事,流轉萬年光陰,歷經一代代世人口耳相傳,翰墨相續,似乎早已化作面目朦朧的傳說。儘管如此,那些散落在歷史縫隙的片段,始終為後人吟詠懷念,也教人不知疲倦,投入浩瀚煙海,追尋最初的記憶。
  • 越國,齊海,陶地;謀士,相國,富賈。三種角色,三重人生,卻在春秋時期一位叫范蠡的人身上,呈現出神奇的統一。「重農抑商」歷來是古代中國的治國傳統,故而歷史上能征善戰者有之,輔國效君者有之,但以商人身份名揚天下的卻屈指可數。范蠡以布衣之身,不僅官至將相,位極人臣,更能果斷轉型,投身商海,確立好善行德的商人形象,豐富了商人文化。他的才學與經歷已教人驚嘆,他所奠定的「中華商道」更為後世傳頌。
  • 秦末漢初叱吒風雲、並開兩漢之基的大將軍韓信,可以說是戰無不勝。《漢書補注》引唐朝大將李靖的話說:「張良所學,《六韜》、《三略》是也;韓信所學,《穰苴》、《孫武》是也。」《穰苴》和《孫武》都是古代著名的兵書,《穰苴》的作者是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軍事家田穰苴,《孫武兵法》又稱《孫子兵法》,是同時期吳國的將軍孫武所著,該書計十三篇,被譽為「兵學聖典」。
  • 日本,作為中國一衣帶水的鄰國,與中原有著數千年的交往史,最早在關於先秦的奇書《山海經》中出現過。其《海內北經》記載:「蓋國在巨燕南、倭北,倭屬燕。」倭,即古代日本的稱謂。既然有「倭」的記載,必定有來自「倭」的人,也有去「倭」而返回的人。這說明中日交往在先秦時就已經存在。據考證,最早的中日交往的踏板是朝鮮半島,從半島南部乘船依靠海流前往日本,或從日本到達半島,再從陸路去往中國的遼東。
  • 漢朝滅亡後的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與日本的往來依舊持續,中華文明繼續照耀著扶桑之國。在此期間,更多的漢文典籍輸入日本,日本人也開始大量使用漢字記事;而由西域傳入中國的佛教也在此時東傳到了日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