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華夏」?何謂「中國」?

文/脩實
華夏文明(中華文化)至今一脈相傳五千年,來自什麼力量?(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2290
【字號】    
   標籤: tags: , , ,

縱觀人類文明史,中華文明可謂源遠流長,五千年文明一脈相承,從未間斷。中華文化體量之大,非它文明可比,浩如煙海,繁若星空,且具諸多其它文明沒有的特質。若要真正理解中華文明及中國傳統文化,有必要先了解其文化特質。在此,先確認兩個被視為常識的問題。其一,「華夏」與「中國」是否同義?二者在思想文化層面具有怎樣的意涵?其二,不間斷的漢字文明與連續不斷的記史狀況,以及其意義。其它相關問題,將在今後的文章談及。

何為「華夏」?何謂「中國」?

所謂「華夏」「中國」,古人是如何定義的呢?

關於「華夏」之謂,《春秋左傳正義》曰:「華、夏,皆謂中國也。中國而謂之華夏者,夏,大也,言有禮儀之大,有文章之華也。」又曰:「夏,大也。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一也。」

「中國人」是具有中華禮儀文化、文章之華、服章之美的人群、部族。《戰國策》云:「中國者,聰明睿知之所居也,萬物財用之所聚也,賢聖之所教也,仁義之所施也,詩書禮樂之所用也,異敏技藝之所試也,遠方之所觀赴也,蠻夷之所義行也。」

古時,在具高度文明的中國周邊,有許多部族,謂之「蠻夷戎狄」。東方為夷,又稱東夷,其部族以漁獵為主;南方為蠻,又稱南蠻,今湘江、珠江直至嶺南廣袤地區的部族;西方為戎,又名西戎,陝甘一代的游牧部族;北方為狄,又為北狄,今長城以北的游牧部族。這些「蠻夷戎狄」,即指中華周邊諸國,又含未開化部族之意。這些部族向往中華禮樂文化,親披王教,也融入了中華(中國)文化圈。

《唐律疏議》云:「中華者,中國也。親被王教,自屬中國,衣冠威儀,習俗孝悌,居身禮義,故謂之中華。」換言之,具有或接受、實施華夏文化制度之人群、部族就是「中國人」。因此,國家、國人的定義,不是基於政治上的管轄歸屬,而是基於是否具有相同文化來判定的。

概而言之,「華夏」即「中國」,只是表述不同,所描述角度相異,意涵上並無大別。另,從地理方位看,「中國」乃中央之國,天下之中央;從文明視角看,「中國」乃實施聖賢仁德教化、興詩書禮樂、具異敏技藝、令蠻夷向往、效仿的文明之邦。

「中國」乃實施聖賢仁德教化、興詩書禮樂、具異敏技藝、令蠻夷向往、效仿的文明之邦。(大紀元)

另外,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文明延續至今已5000多年。距今約3800—3500年的河南「二里頭文明遺址」,證明了中國歷史之悠久。

在四大文明古國中,「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位於今伊拉克)始於公元前4000年,消失於公元前2世紀。「古印度文明」始於公元前3300年,消失於公元前1300年;「古埃及文明」始於公元前3100年,消失於公元前525年。歷史演進過程中,這三個古文明,都因外族入侵等因素,出現了歷史斷層、文明斷代,如今已不復存在;而唯有「華夏文明」一脈相承,延綿不斷,發展至今。

誠然,位於墨西哥的「瑪雅文明」,以及位於秘魯的「印加文明」雖亦頗為古老,但二者也都在文明進程中神祕消失。

華夏(中華)文明至今一脈相傳五千年。從因果論角度看,是何等原因導致這一結果?反之,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又何在?這個值得留意、值得追究的問題,留給我們日後探討。

堅實的文字 詳實的記史

中華文明五千年一脈相承,自然帶來諸多裨益,不間斷的文字、歷史記載便是其一。

由於文明不曾間斷,使得漢字得以承傳;因而為記載中國歷史提供了技術保障。因此,中華文明衍生的歷史軌跡,被較完整地記錄了下來。

中國古文字最早見於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其後,出現了金文、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書體,成為世界上最完整、最複雜的文字書寫系統。

中國古文字——殷商的甲骨文。(Shuttestock)

漢字具有很多獨特優點,對中華文化的傳承發揮了無與倫比的作用,其功大焉。

依現存史籍記載,中國確切紀年的歷史始於西周共和元年(前841年),此後,歷史記載從未間斷,且頗為詳實、系統。中國的歷史記載史料中,有正史、實錄、地方志、譜牒等,且不同層次的記史文獻赫然共存,可相互補遺,相互佐證。當然,除文獻史料外,還有實物史料、口述史料等。

在歷史文獻中,正史最重要、最權威,是史料的核心。正史由朝廷組織史官們編寫而成,每當王朝更替,新朝建立後,都要組織史官編寫前朝歷史,謂之隔代修史。隔代修史的益處是,修史過程中可避免受各種權勢、利益等影響,可保證記史的客觀、公正;再者,前朝已過,一應史實既已確定,史官們可較清楚、較完整記述,時間上也保證了重要史料不被遺失。隔代修史,始於漢代,頗具睿智。二十四史中,很多是官修正史。

由於中國自古有堅實的記史傳統,使得古代史書浩如煙海,内容幾乎包羅萬象。例如,《四庫全書總目》中,將史書分為15類:正史、編年、紀事本末、別史、雜史、詔令奏議、傳記、史鈔、載記、時令、地理、職官、政書、目錄、史評。從《史記》、《漢書》,至《元史》、《明史》歷時1,800多年,凡3,200多卷,4,700餘萬字。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對中國歷史的評價是非常負面的,但他對中國歷史記錄之詳細和歷史傳統之悠久卻非常欽佩。他在《歷史哲學》(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年)中寫道:「沒有任何民族像中國人那樣有著如此嚴格和持續不斷的歷史記錄。」

對中國歷史文化,黑格爾之所以做出如此判若雲泥的判斷,自然是基於他的認知度。或許,宇宙觀與方法論的偏差,方導致他只見其表,不查其裡,只觀其形,不窺其神。

@*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冥冥中有定數!唐代書生靈魂離體入了冥府,預知三年前程,還陽後果然靈驗!書生靈魂離體所見,只預見他此生未來生命之果而未得其因;觸發我們深入追索:命運安排的根據為何呢?那麼命運不好的,又怎樣能改命呢?
  • 有意思的是,子游問孝,孔子強調孝以恭敬為本(孝在於內心的敬愛);子夏問孝,孔子強調的則是外形(容色)的和悅。孔子的這些說法,不是相互矛盾,而是側重點不同,相互補充的,要貫通理解。
  • 「我以前,捉鮑魚在全個村子是第一名,如果跟塔門老一輩的人說起我的名字都認識,就是最會捉鮑魚那個!」年屆七旬的塔門原居民黎雄(雄哥)回憶童年時光,語氣頓時興奮了起來,「我們沒有東西吃,我就下海找吃的,捉魚、蝦啊、蟹啊那些⋯⋯」1950、60年代的塔門島,千帆競發,漁獲滿滿,「我們吃不起麵包的,是吃鮑魚、吃海膽長大!」原來那時候的塔門,麵包比鮑魚還矜貴,真是讓筆者大開眼界。
  • 孔子為學日深。相傳孔子與南宮敬叔至周問禮於老聃,問樂於萇弘。孔子在齊聞《韶》樂,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學《易》,窮理盡性,知天命之終始。這個時期,魯國發生內亂,魯昭公逃往齊國,孔子也到了齊國,受到齊景公的賞識和厚待,但齊景公不能用孔子,齊國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逃回魯國。經過這些磨練,孔子對人生、時世都看得清楚了,所以說「四十不惑」。
  • 五月薰風送暖,現代母親節康乃馨當令,回想古代中國的兒女們送什麼花給母親忘憂呢?親子深情是歲月摧殘不了的至性,常在人心,光耀詩心。一起來看古代詩人孟郊和王冕獻給母親的詩。
  • 本章對比了政刑之治與德禮之治。大意是說:以政令來誘導,以刑罰來管束,百姓只是暫時地免於罪過,卻沒有廉恥之心;若以德行來教化,以禮制來整飭,百姓有廉恥之心,而且歸服,走上正途。
  • 說起修煉,對生活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的人來說一定不陌生,不論是遠古時期黃帝的乘龍飛升,還是秦始皇、漢武帝對神仙的篤信,抑或是八仙得道、唐僧西行。中國的歷史文化中的半壁江山,都與各朝各代的修煉者所留下的事蹟息息相關。就連我們常掛在嘴邊的一些地名,也都和修煉者有著莫大的關係。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那些與修煉人有關的地名。
  • 為政篇,首章以「為政以德」定基,次章則講「思無邪」。正義曰:此章言為政之道在於去邪歸正,故舉《詩》要當一句以言之。孔門立學,無論學什麼,都在人心上下功夫,歸於己心之德。為政這等大事上,尤要人走正道、大道、王道,厚德載物,坦坦蕩蕩。
  • 明代萬曆年間的《增廣賢文》有句名言:「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古書《壽康寶鑑》中的「福善案」記載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報的故事。讓人看到「拼功業」和「道德實踐」的密切關聯。古人講的「積德」、「積陰德」,其言不虛,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話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