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優秀文化的又一枝奇葩

廣東一絕「陶瓷微書展」轟動悉尼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4日訊】(大紀元記者羅娜悉尼攝影報導)人稱「鬼斧神工」技藝的中國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王芝文,於6月4日結束了在車士活中華文化中心、引起轟動的微書作品展。令慕名而來觀看他那些燒制在瓷瓶、瓷筒、瓷屏上的30件微書作品的朋友,嘖嘖稱奇,讚歎不已。把人們覺得不可能、不可思議的事變成了現實,讓人大開眼界,他的成功再次衝破了人類的極限。這次的展品中,你肉眼看到的是花卉、動物、山水國畫之類,一旦你拿放大鏡才能看清,原來那些古樸美麗的畫面全都是洋洋灑灑、密密麻麻的小字組合而成(見照片)。



王芝文的微書藝術,是工藝美術的「絕活」 。這種靠肉眼寫在瓷器上的微書,觀賞者只有借助放大鏡才能看得清,實屬功力雄厚。他曾經憑著肉眼裸視,在一隻18英吋高的陶瓷箭筒上,用2/3的面積寫下一部洋洋十來萬字的《史記》 ,甚至可以用一張名片大小的地方寫下300首五言古詩。


他在悉尼的微書展的開幕式上曾表示,他的作品的風格是以詩、書、畫為一體的陶瓷品,每一件都是經過長時間的精心琢摩,靠肉眼繪製而成。一件好作品的完成有時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而且在陶瓷燒制的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風險,萬一燒壞或有裂縫那將是前功盡棄、白費心血。


據介紹,他所用的筆是自製的相當獨特,經過多年的實踐和精心揣摩而定下的如今的樣式,只有3根毛,中間的一根是其主要作用的,當然具體的材料和製作方法目前保密。據說他創作的時候,喜歡在夜深人靜的後半夜,那時萬籟俱寂,有一種眾人皆醉、為我獨醒之意。沒有絲毫的塵世的干擾,在這種全然超脫的狀態下,他神遊於藝術的汪洋大海之中,達到出神入化的境地,一件件珍品就這樣開始問世。當然,成功的背後蘊藏著多少令人難以想像的艱辛,伴隨著那十幾年的寒暑、幾千個綿綿長夜。


曾經有人問他,如果有富豪想高價買你的作品——陶瓷的花瓶,買回家後準備插花,你願意嗎?他說:「這是不尊重我的藝術,無論他出多高的價,我是不會答應的」。在當今物慾橫流、道德倫喪的世界裡,這樣的風節也算是鶴立雞群。


據說他二十出頭開始學習和從事微書藝術創作時,就有好多白髮了,隨著他微書藝術的日趨成熟,他的白髮開始從新變成黑髮。這正是生命的奧妙之所在。


王芝文原是廣東澄海人,1962年出生,曾就讀於廣東汕頭工藝美術學校,畢業後留校任教,後獲工藝美術大師職稱、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廣東工藝美術協會常務理事、中國企業文化促進會會員。任教於汕頭工藝美術學校。


王芝文創作的書畫一體箭筒上的微書《史記》和《漢書》作品,由於匠心獨具先後獲「全國工藝美術創作大展」金獎和「首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暨工藝精品博覽會」銀獎。 此外,他還曾經榮獲「首屆南玉中國工藝節」金獎、「廣東工藝美術優秀作品展」金獎、「首屆廣東工藝美術名家名作展」金獎、「廣東省工藝美術行業優秀技藝人員」一等獎和「首屆香港中華專利技術博覽會」金獎等。他的作品受中國專利保護,他本人也被列入世界華人名人錄。目前他正構思新的作品向吉尼斯世界紀錄衝刺。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週四傳出日本積層陶瓷電解電容器 (MLCC )業者指出,今年MLCC在Murata村田大廠殺價競爭下仍有跌價 10%壓力,不過村田已否認,台灣廠商包括禾伸堂、國巨及華新科也認為,目前全球MLCC廠商產能稼動率都逾 9成,目前沒有下跌壓力,部分高容、高壓、大尺寸及特殊規格產品還持續吃緊。目前在國內、外主要MLCC廠商產能利用率方面,去年第四季及今年第一季日系廠商如Murata、TDK、TaiyoYuden等,產能利用率多在9成以上;另外,南韓系廠商SEMCO 在去年第四季與今年第一季的產能利用率都約在95% ,至於台灣MLCC大廠如國巨、華新科等,去年第四季與今年第一季的產能利用率也約在92-95%水準,因此國巨認為村田殺價及跌幅10%的可能性不大。
  • 荷蘭籍陶藝家芭芭拉‧南寧Barbara Nanning 今天在台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展開為期二天的講座暨工作營,為台灣喜好陶藝者介紹荷蘭的陶藝發展現況與她個人的陶藝創作理念。她同時也是玻璃藝術家,在國際陶藝界中也相當活躍,作品「海之頌」也入選第一屆台灣國際陶藝雙年展。芭芭拉介紹她創作以來各時期各系列的作品,包括創世紀、化石、銀河等,讓人了解她的創作風格變化脈絡。而在下午的示範工作營中,館方邀請了鶯歌老陶師陳坤泉拉坯拉出厚、重而大的圓柱形坯體,再由芭芭拉在坯體外面繞上繩子,由裡向外推,接下來把圓柱體的底部切掉,讓原本螺旋形的胚體從容器成為雕塑。
  • 湖南長沙窯創始於唐而終於五代。長沙窯的瓷器式樣之多,在唐代瓷窯之中可以說是少見的。長沙窯工匠對於罐等器物的口、腹、系流的部位,善於隨形變換,創造出了許多實用美觀的形式。長沙窯燒造的瓷塑動物也惹人喜愛,獸類的獅、像、牛、羊、豬、狗、馬等。陶瓷
  • 1940年代後期,儘管世界逐漸從二戰的破壞中恢復過來,但有些傳統藝術和文化的元素卻逐漸被削弱了,傳統藝術中的真、善、美價值漸趨式微。
  • 聖約翰大教堂擁有雕刻精美的外觀和雙排飛扶壁(flying buttresses)造型,毫無疑問是晚期哥特式建築。教堂長377英尺,寬203英尺,白色拋光外牆上裝飾著雕像、石像鬼(雨漏)、窗戶浮雕,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飛扶壁。飛扶壁上妝點超過95位十九世紀荷蘭人物。一旁簡約的紅磚羅馬式塔樓與哥特式裝飾風格的大教堂形成鮮明對比。
  • 富維耶聖母大教堂(Notre-Dame de Fourvière)與巴黎聖心大教堂(Sacré-Coeur)一樣,都是為了遏止社會主義公社的發展而建造,標誌著回歸宗教與傳統。
  • 菲利普期望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能成為精神生活和學習中心,以培養智慧、文化和修養等領域為宗旨。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涵蓋了修道院、修女院、大教堂、圖書館、學校和醫院,還有西班牙王宮,是一個龐大的建築群。
  • 16、17世紀的袖珍肖像畫主要裝在吊墜的項鍊盒或小盒子中,用作外交禮物、愛情象徵或是紀念出生或死亡的紀念品。到了18世紀,袖珍畫因應珠寶而生,出現在項鍊垂飾或鑲嵌在戒指或手鐲中。期間許多來自歐洲的袖珍畫畫家來到美國為新共和國的公民作畫。然後,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裡,袖珍畫的需求迅速增長,在美國市場風靡了很長一段時間。
  • 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Alabama State Capitol)位於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門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義風格設計,是該議會大廈特色。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與其它州的議會建築類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個城市。
  • 博物館研究古董盒子並不是看裡面是不是還裝有原來的東西或已空無一物。學術上打開古董盒子的目的是研究盒子的材質、形狀、功能和美感的歷史背景和故事。古董盒子的外觀自成一格,至今仍吸引人們觀賞,想一探究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