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文化的又一枝奇葩

广东一绝“陶瓷微书展”轰动悉尼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4日讯】(大纪元记者罗娜悉尼摄影报导)人称“鬼斧神工”技艺的中国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王芝文,于6月4日结束了在车士活中华文化中心、引起轰动的微书作品展。令慕名而来观看他那些烧制在瓷瓶、瓷筒、瓷屏上的30件微书作品的朋友,啧啧称奇,赞叹不已。把人们觉得不可能、不可思议的事变成了现实,让人大开眼界,他的成功再次冲破了人类的极限。这次的展品中,你肉眼看到的是花卉、动物、山水国画之类,一旦你拿放大镜才能看清,原来那些古朴美丽的画面全都是洋洋洒洒、密密麻麻的小字组合而成(见照片)。



王芝文的微书艺术,是工艺美术的“绝活” 。这种靠肉眼写在瓷器上的微书,观赏者只有借助放大镜才能看得清,实属功力雄厚。他曾经凭着肉眼裸视,在一只18英寸高的陶瓷箭筒上,用2/3的面积写下一部洋洋十来万字的《史记》 ,甚至可以用一张名片大小的地方写下300首五言古诗。


他在悉尼的微书展的开幕式上曾表示,他的作品的风格是以诗、书、画为一体的陶瓷品,每一件都是经过长时间的精心琢摩,靠肉眼绘制而成。一件好作品的完成有时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而且在陶瓷烧制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风险,万一烧坏或有裂缝那将是前功尽弃、白费心血。


据介绍,他所用的笔是自制的相当独特,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精心揣摩而定下的如今的样式,只有3根毛,中间的一根是其主要作用的,当然具体的材料和制作方法目前保密。据说他创作的时候,喜欢在夜深人静的后半夜,那时万籁俱寂,有一种众人皆醉、为我独醒之意。没有丝毫的尘世的干扰,在这种全然超脱的状态下,他神游于艺术的汪洋大海之中,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一件件珍品就这样开始问世。当然,成功的背后蕴藏着多少令人难以想像的艰辛,伴随着那十几年的寒暑、几千个绵绵长夜。


曾经有人问他,如果有富豪想高价买你的作品——陶瓷的花瓶,买回家后准备插花,你愿意吗?他说:“这是不尊重我的艺术,无论他出多高的价,我是不会答应的”。在当今物欲横流、道德伦丧的世界里,这样的风节也算是鹤立鸡群。


据说他二十出头开始学习和从事微书艺术创作时,就有好多白发了,随着他微书艺术的日趋成熟,他的白发开始从新变成黑发。这正是生命的奥妙之所在。


王芝文原是广东澄海人,1962年出生,曾就读于广东汕头工艺美术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后获工艺美术大师职称、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广东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会员。任教于汕头工艺美术学校。


王芝文创作的书画一体箭筒上的微书《史记》和《汉书》作品,由于匠心独具先后获“全国工艺美术创作大展”金奖和“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暨工艺精品博览会”银奖。 此外,他还曾经荣获“首届南玉中国工艺节”金奖、“广东工艺美术优秀作品展”金奖、“首届广东工艺美术名家名作展”金奖、“广东省工艺美术行业优秀技艺人员”一等奖和“首届香港中华专利技术博览会”金奖等。他的作品受中国专利保护,他本人也被列入世界华人名人录。目前他正构思新的作品向吉尼斯世界纪录冲刺。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周四传出日本积层陶瓷电解电容器 (MLCC )业者指出,今年MLCC在Murata村田大厂杀价竞争下仍有跌价 10%压力,不过村田已否认,台湾厂商包括禾伸堂、国巨及华新科也认为,目前全球MLCC厂商产能稼动率都逾 9成,目前没有下跌压力,部分高容、高压、大尺寸及特殊规格产品还持续吃紧。目前在国内、外主要MLCC厂商产能利用率方面,去年第四季及今年第一季日系厂商如Murata、TDK、TaiyoYuden等,产能利用率多在9成以上;另外,南韩系厂商SEMCO 在去年第四季与今年第一季的产能利用率都约在95% ,至于台湾MLCC大厂如国巨、华新科等,去年第四季与今年第一季的产能利用率也约在92-95%水准,因此国巨认为村田杀价及跌幅10%的可能性不大。
  • 荷兰籍陶艺家芭芭拉‧南宁Barbara Nanning 今天在台北县立莺歌陶瓷博物馆展开为期二天的讲座暨工作营,为台湾喜好陶艺者介绍荷兰的陶艺发展现况与她个人的陶艺创作理念。她同时也是玻璃艺术家,在国际陶艺界中也相当活跃,作品“海之颂”也入选第一届台湾国际陶艺双年展。芭芭拉介绍她创作以来各时期各系列的作品,包括创世纪、化石、银河等,让人了解她的创作风格变化脉络。而在下午的示范工作营中,馆方邀请了莺歌老陶师陈坤泉拉坯拉出厚、重而大的圆柱形坯体,再由芭芭拉在坯体外面绕上绳子,由里向外推,接下来把圆柱体的底部切掉,让原本螺旋形的胚体从容器成为雕塑。
  • 湖南长沙窑创始于唐而终于五代。长沙窑的瓷器式样之多,在唐代瓷窑之中可以说是少见的。长沙窑工匠对于罐等器物的口、腹、系流的部位,善于随形变换,创造出了许多实用美观的形式。长沙窑烧造的瓷塑动物也惹人喜爱,兽类的狮、像、牛、羊、猪、狗、马等。陶瓷
  • 瓷器的历史大约可追溯至两千年前的中国。瓷器是一种玻璃化半透明的白色陶瓷,通常由高岭土(kaolin)(一种黏土)和白墩子(petuntse)(一种矿物)以高温烧制而成。瓷器到了近代才成为西方的遗产。14世纪时首次从中国传入欧洲。
  • 一生嗜茶,精于茶道的陆羽,被誉为茶圣,奉为茶仙,亲自踏访考察各地茶乡,从种茶、制茶、焙茶、饮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质、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如何影响茶叶的生长和气味,更讲求煮茶技艺、饮茶的配置与器皿,因而写就世界首部茶学专著――《茶经》。
  • 1940年代后期,尽管世界逐渐从二战的破坏中恢复过来,但有些传统艺术和文化的元素却逐渐被削弱了,传统艺术中的真、善、美价值渐趋式微。
  • 圣约翰大教堂拥有雕刻精美的外观和双排飞扶壁(flying buttresses)造型,毫无疑问是晚期哥特式建筑。教堂长377英尺,宽203英尺,白色抛光外墙上装饰着雕像、石像鬼(雨漏)、窗户浮雕,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飞扶壁。飞扶壁上妆点超过95位十九世纪荷兰人物。一旁简约的红砖罗马式塔楼与哥特式装饰风格的大教堂形成鲜明对比。
  • 富维耶圣母大教堂(Notre-Dame de Fourvière)与巴黎圣心大教堂(Sacré-Coeur)一样,都是为了遏止社会主义公社的发展而建造,标志着回归宗教与传统。
  • 菲利普期望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能成为精神生活和学习中心,以培养智慧、文化和修养等领域为宗旨。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涵盖了修道院、修女院、大教堂、图书馆、学校和医院,还有西班牙王宫,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
  • 16、17世纪的袖珍肖像画主要装在吊坠的项链盒或小盒子中,用作外交礼物、爱情象征或是纪念出生或死亡的纪念品。到了18世纪,袖珍画因应珠宝而生,出现在项链垂饰或镶嵌在戒指或手镯中。期间许多来自欧洲的袖珍画画家来到美国为新共和国的公民作画。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袖珍画的需求迅速增长,在美国市场风靡了很长一段时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