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共產黨與二二八事件(三)

李大衛
font print 人氣: 8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3日訊】五、悲劇的來臨:二二八事件

二二八事件是台灣史上的最大禁忌,有很長一段時間,是誰也不敢碰觸的禁忌議題。但在1987年以來,隨著台灣民主的加速發展,二二八的禁忌也逐漸被打破。

今天在台灣的人們,可以隨意談論二二八,研究二二八,在文學藝術上以二二八為創作主題,都不必再有任何的顧忌、擔憂與恐懼!台灣學由「險學」蛻變成為「顯學」,二二八的真相也因此逐漸揭露並且傳播開來,民間與官方在二二八的研究與報告上,都已有了豐富的數量。雖然可能還有少數涉及到「決策責任」的極機密檔案尚未完全公布,有許多曾發生過的史實可能已隨著歷史的過去而湮滅,確實的死亡人數已經難以確認,但大部份留下來的檔案都已昭然若揭。

二名女學生正在閱讀228事件引爆地點的碑文(大紀元)

以下是二二八事件發生前後過程簡單的大事紀,大致上都是無可爭議的基本史實,有爭議而難以確定的是其中那些事件是有共產黨的影子,那些則沒有。我們並且鄭重質問大陸共產黨當局:二二八的真相可以大白於天下,六四為何不能?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戰爭終結,台灣全島充斥在一片回歸「祖國」的興奮心情中。國民政府以行政長官公署為最高單位,任命陳儀為首任長官。不僅綜理全台政務,又可以發布署令,制定單行條例法規,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在握,儼然台灣總督府的翻版。

1945年10月17日,國府接收台灣,首批國軍抵達台北車站時,只見「數萬台北市民,雲集台北車站前,各街頭所見歡迎牌門,紅綠七彩電光輝煌奪目。」10月25日,國民政府在中山堂舉行「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典禮」,正式接受台灣。

1947年2月27日,晚上7:00,台北市太平町天馬茶房附近發生緝煙血案。晚上9:00,民眾群集警察總局、憲兵隊,要求嚴辦兇手。但警察極力敷衍推拖,數小時侯,得知凶手已經從後門被放走了。民眾更加憤怒,決定第二天要遊行抗議。

在南京西路查緝私煙殺人的專賣局人員,在群眾追趕下,逃往中山堂旁的南警察署,簡稱南署,即現在位於中華路上的警察總局。(大紀元)

1947年2月28日,中午,台北市民眾請願抵行政長官公署,警衛以機關槍射擊,造成死傷。下午,民眾聚集板橋車站,北上火車被阻。基隆市騷動,軍隊開槍鎮壓。下午2:00,台北市參議會緊急會議,向陳儀提出嚴辦兇手、組織調查委員會等6項要求。

下午3:00,台北市戒嚴,武裝軍警巡邏市區,開槍掃射,全台為之震動。晚上7:00,參謀長柯遠芬、省參議會議長黃朝琴等人向市民廣播。基隆市第一警局遭襲。柯遠芬調高雄鳳山獨立團的1個營和基隆2個中隊開赴台北。

2月28日台灣新生報的緝煙事件報導(大紀元)


2月28日民眾遊行路線圖(大紀元)

1947年3月1日早晨,鳳山獨立團的一個營於新竹火車站受阻。上午9:00,基隆戒嚴,市參議會舉行臨時大會,提出改革、要求取消戒嚴。台中市召開市民大會(謝雪紅主持)成立「人民政府」。中午 杜聰明對記者表示事件之遠因為政府貪污。下午2:00,台北市民包圍鐵路管理委員會,警察開槍殺死18人,傷40多人。

3月1日晚上5:00,陳儀第1次廣播。北門鐵路管理委員會前,警察大隊掃射民眾,情勢更惡化。晚上8:00,陳儀宣布台北午後12點解除戒嚴,但禁止集會遊行。軍憲主管張慕陶、柯遠芬、李翼中函請蔣渭川協助。陳儀調馬公守備隊兩中隊準備派往中部。晚上10:00,台北市參議會在中山堂緊急開會,成立「緝煙血案調查委員會」,提5項請求。

台北市中山堂。二二八事件時,「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在此成立,並密集開會討論,1947年3月7日之前,儼然成為全台最高民意中心。3月8日國府軍隊登陸基隆,中山堂也成了橫屍遍野的殺戮場。(大紀元)

1947年03月2日,台中民眾於台中戲院召開「市民大會」,台共領導謝雪紅被推舉為大會主席。會後民眾群起包圍市警局,並取走警察武器。謝雪紅等開始籌組武裝勢力,吸收許多學生加入。上午10:00,台中市戒嚴。下午3:00,陳儀第2次廣播,宣布「不追究」等4項重點。晚上6:00起,基隆市解除戒嚴。陳儀電國府請調整編軍隊來台。桃園、新竹、員林、斗南、嘉義各地發生市官民衝突。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成立新竹市分會。

1947年3月3日,柯遠芬廣播,保證晚上6:00前軍隊撤回軍營。王添廣播,指出政府沒有誠意。謝雪紅整編「治安隊」並組織人民大隊。憲兵一營抵基隆。警備總部秘密佈署軍隊。

1947年3月4日,中等以上學校學生在台北中山堂召開大會,討論治安問題。
嘉義市國軍自山仔頂向市區砲轟,多人死傷。高雄第一中學及各校學生組自衛隊,集中保護外省人。桃園、新竹戒嚴。

台灣新生報在二二八事件期間,曾逐日報導事件發展的經過。這是3月4日所刊登的六名緝私煙人員的相片。(大紀元)

1947年3月5日,上午台灣省自治青年同盟成立大會,宣讀綱領,如:建設高度自治等。下午「處委會」通過「組織大綱」,發表8項改革方案,決議赴南京陳情。台灣省政治建設協會委託美國駐台灣總領事轉致國府「萬勿派兵來台」。蔣介石調派整編21師1團、憲兵1營開赴基隆。台南市、屏東、高雄市、宜蘭、花蓮、台南縣等成立「處委會」分會。旅滬台民在上海召開記者會,發布「二二八慘案告全國同胞書」。

1947年3月6日,二七部隊正式成立,名號由紀念2月27日的緝煙事件而起,由鐘逸人擔任部隊長。在與國民政府21師幾次交戰後,二七部隊轉進埔里山區,化整為零,於3月16日宣布解散。下午彭孟緝令高雄要塞軍隊分3路向市區大掃射。陳儀第3次廣播:將改組為省政府、預定7月1日舉行縣市長民選。晚上8:30蔣介石密電陳儀,表示21師全師和駐閩憲兵21團的2個營來台。

1947年3月7日,早晨彭孟緝下令攻擊高雄第一中學。陳儀致電國府,要求再加開軍隊一師,至少一旅來台。台中市各國民學校復課,「二七部隊」編成。

1947年3月8日 ,國府軍隊來台鎮壓,許多台灣民眾與社會菁英遭逮捕,不是被槍殺,就是被送入勞動營,死傷人數至今仍未有定論。事件發生後,軍隊的無情鎮壓與政府的清算鬥爭,傷透了台灣人民原本渴望回歸祖國懷抱的心,使得百花齊放般的台灣政壇,頓時成為風中秋草,一片寂寥。

8日上午7:00 閩台監察使楊亮功及憲兵第4團2營兵力抵基隆港。中午,張慕陶告處委會:「願以生命擔保中央絕不調兵」。處委會發布:「提請陳長官採納施行之32條件…..。」晚上10:00楊亮功等登岸。長官公署發動總攻擊,台北槍聲大作。政治建設協會發表「告同胞書」,反對處委會之改革要求。槍決高雄三位談判代表涂光明、范滄榕、曾豐明。

位於衡陽路上的西門町力霸百貨,為曾是台灣最元老、最權威的報社台灣新生報所在,目前位於頂樓,外觀上仍有「新生報業廣場」的字樣。(大紀元)

1947年3月9日,陳儀宣布台北、基隆自6時起戒嚴。國府軍隊第21師抵基隆,掃射台北。軍隊攻擊嘉義劉厝庄,13位民眾遇害。上海的楊肇嘉等人赴南京請願。

1947年3月10日,陳儀下令解散「二二八處委會」及一切「非法團體」。
在南京的台人召開「二二八慘案報告會」。台灣警備總司令報告:所有非法定團體均限3月10日取銷,並禁止集會遊行。蔣介石發表台灣事件談話,指共產黨煽動為二二八事件的原因之一。

1947年3月11日,國府發表派遣國防部長白崇禧來台處理二二八事件。

1947年3月13日,國軍第21師抵新竹。國軍21師獨立團第2營駐宜蘭,展開綏靖。

1947年3月14日,警備總部下令解散「台灣省政治建設協會」。
台北、基隆解嚴。警備總司令部宣布:3月13日即日開始肅奸工作,進入綏進階段。

1947年3月16日,二七部隊解散。

1947年3月20日,陳儀開始清鄉鎮壓。結果軍隊斂財搜刮、強捕濫殺,造成更大的禍害,在長達九個月的「清鄉」行動中,許多民眾被捕。

1947年4月20日,由台灣省旅平同鄉會、天津市台灣同鄉會、台灣省旅平同學會所編印的《台灣二二八大慘案─華北輿論集》發行。此小冊出版後二天,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就遭撤廢,因此是「大慘案」的檢視報告。

「台灣的兄弟姐妹啊!但願我們先烈的血不是白流;全國的同胞啊!但願你們熱忱的呼喊永遠不要間斷」為《台灣二二八大慘案─華北輿論集》「發刊詞」的呼籲,並且標明「歡迎迴覽歡迎翻印」。(大紀元)


1947年5月,二七部隊30餘人被捕,鍾逸人被判17年,吳金燦被判7年,其餘刑期不等。

1947年5月11日,因「台灣行政長官公署」撤廢,而被更換的行政長官陳儀離台,對228事件沒有擔負任何行政責任,反而是被「調回」中央。

1947年5月16日,第一任台灣省主席魏道明扺台就任視事,宣告解除戒嚴令,結束清鄉工作,停止新、圖書、郵政檢查、各項交通管制一律廢除。

1947年6月26日,辜振甫台灣獨立案宣判,台灣警備總司令部以「受日本人教唆謀議台獨」為罪名,分別判許炳、辜振甫等11人二年左右的刑期。

1947年11月12日,台共領導人謝雪紅在香港成立「台灣民主自治同盟」,台盟與中共領導的「台灣省工作委員會」兩個地下組織,都是國民黨急於鎮壓的對象,許多白色恐佈時期的政治冤獄,都是由於為了肅清這兩個組織的黨羽而發生的。

(待續)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前文中提到,1928年台灣共產黨在上海成立時,提出「台灣民主、台灣革命、和台灣獨立」三大主張。然而我們看到今天中國共產黨不斷叫囂反對台灣獨立、反對分裂國家領土,去年三月中共人大還通過了「反分裂法」(Anti-session Law),直接導致3月26日50萬台灣人民走上街頭「向中共嗆聲」,反「反分裂法。總統府前「九評共產黨」、「天滅中共」的巨型標語與橫幅,首次登上了包括香港在內的國際大媒體。那為什麼台灣共產黨在當時主張「台灣獨立」呢?
  • 三峽工程36計
    「苦肉計」,為兵法三十六計之第三十四計,敗戰計其中之一。原文為:「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間以得行。童蒙之吉,順以巽也。」
  • 三峽工程36計
    當水庫發揮防洪效益,蓄水至海拔一百七十三米時,許多沒有被計算為三峽工程移民、沒有搬遷的居民該怎麼辦?長江水利委員會認為,這些居民可以跑到更高的山坡上去,即所謂的「跑洪」,等洪水過後,再回到被洪水淹沒過的家中。
  • 三峽工程36計
    文化大革命期間(一九六九年十月),湖北省革命委員會和水利部,向毛澤東提出修建長江三峽工程的建議。毛澤東本來是竭力支持以建設大壩和水庫來治理中國河流的想法,但黃河三門峽大壩工程的失敗,使毛澤東火冒三丈,以致對大壩工程的熱情驟然大減,便以戰備為由,拒絕修建三峽工程的建議。
  • 閻錫山。(公有領域)
    在「容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的紛亂年代,閻錫山為山西孩子打造了美國最新樣式的建築,用於校舍與教室。閻錫山認為,什麼錢都可省,唯有教育不能省。1911年,山西省文盲占總人口的99%,閻錫山治晉近40年期間,山西義務教育普及率達60%~80%,各縣教育經費占行政支出最高時達82%。
  • 1999年4月25日逾萬名法輪功學員自發赴北京國務院信訪辦和平請願,一度震驚中外,被稱為中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最和平理性的上訪,過程安靜祥和,秩序井然。法輪功學員所表現出來的純正善良與對正信的堅守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然而中共卻對他們進行血腥的迫害,時至今日已達20年。
  • 施劍翹(左)為父報仇後,獲國民政府特赦。右為軍閥孫傳芳。(公有領域)
    為了報仇,她做了手術放開纏足,進行騎馬、射擊訓練。而最難的是如何獲得武器、如何接近孫傳芳。冥冥之中似有天意。父死十年後,從一位算命先生那裡,他偶然得到一張孫的照片,又無意間聽說,孫經常出入居士林佛堂。
  • 人死後必須下葬,因為中國人歷來講 「入土為安」,這樣無論是對逝者還是其家人,才能夠得到心安,然而,蔣介石先生卻一直未能入土下葬。
  • 娶了十七歲的王玉齡,張靈甫頗為自豪:「我討了一個好老婆,這比什麼財富都重要,我要討飯的話我老婆可以給我拿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