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2) – 商朝史鑒 仁德興國

font print 人氣: 17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1月27日訊】
上一集我們說到,商湯敬順天命,以仁德來治理天下,因此國運昌盛,人民生活安定,諸侯都來歸服。商湯去世之後,太子太丁早死,立了太丁弟弟外丙為帝。外丙繼位三年就去世了,又以外丙的弟弟中壬為帝。中壬繼位四年去世,伊尹擁立太丁的兒子太甲為帝。太甲是商湯的嫡長孫。

太甲帝臨政三年,昏亂暴虐,不遵從湯王的法度,敗壞德業。伊尹把他流放到湯的葬地桐宮。此後的三年,伊尹代行政務,主持國事,朝會諸侯。

太甲在桐宮住了三年,悔過自責,重新向善,伊尹又迎他回到朝廷,把政權交還給他。從此以後,太甲帝修養德行,諸侯都來歸服,百姓也因此得以安寧。這個故事, 反映了伊尹為貫徹商湯的治國方略、使商王朝長治久安作出了不懈努力。這個故事流傳久遠,伊尹也獲得了「大仁」「大義」的美名。伊尹對太甲帝很讚賞,還作了 《太甲訓》三篇,讚揚帝太甲,稱他為太宗。

太宗去世後,兒子沃丁繼位。又經過三世,到雍已帝時,國勢已經趨於衰弱,有的諸侯也不來朝見了。

雍已去世,他的弟弟太戊繼位。太戊任用伊尹的兒子伊陟〔zhi智〕為相。當時國都出現了桑樹和楮樹合生在朝堂上的怪異現象,一夜之間就長得有兩手合圍那么 粗。太戊帝很害怕,就去詢問伊陟。伊陟對太戊帝說:「我曾經聽說,妖異不能戰勝有德行的人,會不會是您的政治有什麼失誤啊?希望您進一步修養德行。」太戊 聽從了伊陟的規諫,倍修德行,那怪樹就枯死消失了。商的國勢再度興盛,諸侯都來歸服。稱太戊帝為中宗。 中宗去世,經過中丁、外壬到河亶(dan,旦)甲即位,國勢再度衰弱。

河亶甲去世,由兒子祖乙繼位。他見到節令紊亂,導致民生不聊生,非常憂慮。 就率領百官,董香沐浴,前往天壇祭祀天神。並傳喻全國百姓設壇祭天 ,又派萬年專門研究時令。 修德於天下,這樣,國勢又興盛起來了。 祖乙去世,他的兒子祖辛帝繼位。又經過三代傳到陽甲帝時,國勢又衰弱了。

自中丁帝以來,廢除嫡長子繼位制而擁立弟兄及弟兄的兒子,這些人為取得王位而互相爭鬥,造成了連續九代的混亂,諸侯不再來朝見。陽甲帝去世後,他的弟弟盤庚繼位。

商朝歷史上,統治者為擺脫朝廷內部的紛爭及經濟、災害等各方面困擾,曾多次遷都:仲丁從亳遷到囂(今河南滎陽);河甲從囂遷到相(今河南內黃);祖乙居庇(今山東定陶);南庚從庇遷到奄(今山東曲阜);盤庚從奄遷到殷(今河南安陽市)。

在 第五次遷陡時,民眾怨聲載道,不願再忍受陡之苦。盤庚知道後,就對諸侯、大臣們說:「從前,商湯和你們的祖輩們一起平定天下,他們傳下來的法度和準則應該 遵循。如果我們捨棄這些,不努力執行,怎么能成就先王的德業呢?」大家聽了都覺得有道理,才成功地從山東曲阜遷都到河南安陽。此後,百姓們安居樂業,商朝 的國勢又一次興盛起來。盤庚遵循商湯的德政,諸侯也紛紛前來朝見了。

「盤庚遷殷」是商代歷史的一個巨大的轉折點,扭轉了商王朝的頹勢,走上了中興的道路,出現了「百姓由寧,殷道復興」的政治局面。從此,商王朝結束了屢次遷都的動盪歲月,迎來了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新時期。

盤庚帝逝世,百姓們都很懷念盤庚,寫下了《盤庚》三篇。盤庚的弟弟小辛繼位。這時,商朝又開始衰弱了。小辛帝逝世以後,弟弟小乙繼位,小乙帝死後,由兒子 武丁繼位。

武丁帝即位後,十分 想復興商朝,但一直沒有找到稱職的輔佐大臣。於是武丁三年不發表政見,政事由塚宰決定,自己審慎 的觀察國家的風氣。有一天夜裡他夢見得到一位聖人,名叫說。白天他按照夢中見到的形象觀察群臣百官,沒有一個像是那聖人。於是派百官到民間去四處尋 找,終於在傅險找到了說。這時候,說正服刑役,在傅險修路,百官把說帶來讓武丁看,武丁說正是這個人。找到說之後,武丁和他交談,發現果真是位賢德聖明之人,就任他為國相。從此,國家得到了很好的治理。

有一次武丁祭祀成湯。第二天, 有一隻野雞飛來登在鼎耳上鳴叫,武丁為此驚懼不安。大臣祖己說:「大王不必擔憂,先辦好政事。」祖己進一步開導武丁說:「上天監察下民是著眼於他們的道 義。上天賜給人的壽運有長有短,並不是上天有意使人的壽運夭折,中途斷送性命。有的人不遵循道德,不承認罪惡,等到上天降下命令糾正他的德行時,他才想起 來說『怎麼辦』。唉 ,大王您繼承王位,努力辦好民眾的事,沒有什麼不符合天意的,還要繼續按常規祭祀,不要拋棄正道!」武丁聽了祖己的勸諫,修行德政,商朝的國勢逐漸強盛。

武丁在位期間,商朝的疆域西至陝西,東至大海,北至遼寧,南至長江流域。商朝的政治、經濟、文化得到了空前的發 展,達到了商朝的鼎盛階段,進入了繁榮時期,歷史上稱作「武丁中興」。 武丁帝去世後,他的兒子祖庚帝繼位。祖己讚賞武丁的德政,為他立廟,稱為高宗,寫下了《高宗肜(榮)日》和《高宗之訓》。

根據殷墟的發掘以及甲骨文所記載的史實,商朝青銅器的鑄造技術發展到高峰。石器、玉器、骨器、銅器等都成為獨立的生產部門。 商朝人已經發明了原始的瓷器,潔白細膩的白陶頗具水平。商朝人也已經掌握了絲織物的提花技術。此外,還有制革、釀酒、舟車等等。孔子曾經說 ,殷人的車子很好。

商代的甲骨文是中國目前能讀懂的最早的文字,距今大概有三、四千年的歷史, 此 外,也有金文(刻在金屬器皿上的文字)、陶文和玉石銘文等。在出土的甲骨卜辭中,總共發現有四千六百七十二字,學者認識的已經有一千零七十二字,內容涉及十分廣泛。

商代已有豐富的文獻典籍。大量的甲骨卜辭是當時文獻記錄的一部分。現存《尚書》中的《商書》是殷商史官所記的誓、命、 訓、誥。其中《盤 庚》是殷王盤庚遷都前後對世族百官、百姓和庶民講的話。這三篇共有1200多字,語言生動,文字簡練,是古代文學中的上品。

商代社會一個最突出的特點是尊事鬼神。凡祭祀等「禮」,舉行時要伴以歌舞。商人以音樂與神鬼對話,是唱給神鬼聽的。樂舞成為人們進獻、事奉、娛樂神鬼,以使人神溝通的重要手段。當時已出現了大量成組的精美豪華的樂器。對後世影響深遠的當數鍾和磬。

商代樂舞,可以考證的有《桑林》和《劐》。「桑林」本是一種大型的、國家級的祭祀活動, 一直延續到春秋的 墨子時代。「桑林」祭祀所用的樂舞,也就稱為《桑林》了。

轉自 希望之聲 http://big5.soundofhope.org/programs/454/44340-1.asp(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有著最悠久歷史的民族之一了,其間呢也經歷了無數的苦難艱辛,創造了人類歷史上豐富燦爛的文化,演繹著動人心弦的歷史。
  • 從上一集節目中我們知道,女媧造人補天,被稱為中國人的始祖母神;燧人氏非常的聰明,他發現了鑽燧取火, 從而讓人類能夠真正的得到火;伏羲呢視野最為遼闊, 他仰觀俯察, 創造了易經八卦,從而給了人類一個遵循天意的方法。
  • 黃帝公孫軒轅打敗了蚩尤,又戰勝了炎帝,成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以兵征天下,臣服諸侯的帝王。在此文中,我們將回顧黃帝在位一百年的業績。
  • 黃帝軒轅一百年在位,為中華文明奠定了盛世典範的開端,最後他在橋山圓滿回歸。
    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建立自己姓氏的有十四人。嫘祖生有兩個兒子:一個叫玄囂,另一個叫昌意。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兒,名叫昌僕,生下高陽,高陽有聖人的品德。黃帝升天後,昌意的兒子高陽即帝位,這就是顓頊帝。
  • 堯在位七十年禪讓給舜,因為年事已高,就讓舜代理天子之政事,二十年後因年老而告退,讓舜代行天子政務。堯將帝位禪讓給舜後,藉以觀察他做天子是否合乎天意。對於堯選賢繼位的做法,孔子贊堯是一個以天下為公的楷模。
  • 堯讓位給舜, 二十八年後逝世。百姓悲傷哀痛,如同死了生身父母一般。三年之內,四方各地沒有人奏樂,為的是悼念帝堯。堯瞭解自己的兒子丹朱不賢,不配傳給他天下。
  • 五帝時期,天下的共主,黃帝、帝嚳、顓頊、堯和舜,都是因為賢德而為各個部落所尊崇和擁戴。五帝對天下的治理都是以德為上,管理較為鬆散。在挑選繼承人方面,五帝基本遵循「傳賢」的原則,廣泛徵求大家意見的情況後,把帝位傳給符合賢能條件的人。
  • 啟繼位後,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夏朝。啟很賢德,天下人心都向著他。啟繼承了大禹的事業,並以德化來治理天下。夏朝的最高統治者稱為「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