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謠(43)當我們同在一起

張鼎奚
font print 人氣: 156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8日訊】當我們同在一起
歌詞:

當我們同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
當我們同在一起,其快樂無比。
你對著我笑嘻嘻,我對著你笑哈哈。
當我們同在一起,其快樂無比。

《當我們同在一起》這首童軍活動必唱的歌曲,也有一首內容近似的英文歌《The more we get together》,二者都是有著「四海者內皆兄弟也」、「相見歡」的快樂氣氛。

不過,原曲是德國民謠《Ach, du lieber Augustin》(噢,可憐的奧古斯丁),其背景在1679年維也納大瘟疫的年代。在這場鼠疫造成7.6萬名居民喪生的瘟疫中,一名街頭音樂家奧古斯丁(有人說是Marx Augustin),他因為深夜醉酒掉落坑洞不省人事,第二天被收屍隊誤以為是倒斃的路人,把他拖上車和其他屍體一起運去集體掩埋。幸虧奧古斯丁及時醒來,反倒把收屍隊員嚇了一跳。結果,「酒能治病、防疫」的謠言就這樣傳了開來,這個黑色幽默就這樣被寫入《Ach, du lieber Augustin》這首歌曲。

歌詞中描寫的就是,對這一個被收屍隊拖去埋葬的「可憐的奧古斯丁」舊友在進行「哀悼」與懷念。本來原曲是在追憶「我們同在一起」的逝去時刻,改編後卻成為要把握好「我們同在一起」的當下時刻,整個趣味就大大的不同了。英文版《The more we get together》歌詞中還出現「你的朋友是我的朋友,我的朋友是你的朋友」的歌詞,不就是「四海者內皆兄弟也」的英譯嗎?!

其實,同樣旋律的英文歌詞還有被填成《Buy a Broom》(來買一把掃帚!),歡迎大家來買一把「巴伐利亞人做的掃帚」,也有被譯成《Hail to the Bus Driver Man》(向公車司機致敬)、《Did You Ever See a Lassie》(有看到過一位女士路過嗎)等多首聽歌識字的兒歌呢。

同一首民謠中,在傳唱過程中,譜出涵意不同的歌詞,在所難免。而《當我們同在一起》這首民謠的變化多,從胎教、兒歌,到童軍、社團康樂都有不同的歌詞版本,也真是老少咸宜。@*


http://www.youmaker.com/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這首《啊!我的太陽》創作於1898年,原來是義大利中部古城那不勒斯(拿坡里)的歌曲,傳唱至今已逾110年之久了,「O sole mio」在義大利更是餐廳、旅館愛用的店名了。
  • 紅河谷的歌詞有好幾個版本,因為它流傳得太久、太廣了。加拿大人認為它是加拿大民謠,而美國人則認為這首民謠式典型的牛仔歌曲,它在各地也有不同的歌名,如Sherman谷、Laurel 谷等當地的谷名。
  • 這首《太湖船》的前身,證實了《太湖船》是一首中國明清小曲,後來傳到日本叫做「清樂」,再從日本傳到台灣,因此才會有日語歌詞和台語歌詞。而近代日本音樂課本,在介紹中國民歌時,許多出版社也都把《太湖船》列入其中。
  • 「阿里郎」是朝鮮古代的方言,已經沒有對應的現代語詞了,其中「阿里」有「美麗的、可愛的、迷人的」涵義,「郎」可以解釋作「親愛的」,合起來「阿里郎」可以勉強譯為「美麗的我的愛」,不過已經無法適切地傳達出古代的涵義了。
  • 長大後的桃太郎前往鬼島為民除害,一路上桃太郎用糯米糰子(黍団子)收容了小白狗、小猴子、雉雞,最後團結一心,成功消滅了可惡的鬼怪。桃太郎帶回來很多財寶後,和父母過著幸福的日子。
  • 平安夜,聖善夜,萬暗中,光華射,照著聖母也照著聖嬰,
    多少慈祥也多少天真,靜享天賜安眠,靜享天賜安眠。
  • 雪花隨風飄 花鹿在奔跑 聖誕老公公
    駕著美麗雪橇 經過了原野 渡過了小橋
    跟著和平歡喜歡聲 翩然地來到
  • 在1935年,瑞典作曲家赫爾斯充(Nils Hellstrom)改寫的歌詞中,燈改成了蠟燭,雖然歌詞中沒有其它關於耶誕節的片語隻字,但是由於蠟燭的暗示太強烈了,這首歌就變成為一首耶誕歌曲,而且還流行了好多年。
  • 特別是在耶穌誕生的節日,歌詠主耶穌的詩歌、聖樂,也和報佳音一樣是耶誕夜傳統活動之一。而這首完全沒有聖誕老人、雪橇、奔鹿的耶誕歌曲《聽啊!天使高聲唱》,也伴隨著無數信徒,度過一個個平安祥和的耶誕節。
  • 《春神來了》的原曲《所有的鳥兒都已經有了》是用三個段落,依序描寫春天不同的風貌︰第一段是把不同的鳥兒視為不同的信差,不同的叫聲帶來不同形式的訊息;第二段表達了所有歌唱者對「新年快樂」的祝福與願望;第三段表達孩子們應該和鳥類一樣地高興。不懂德文歌詞的讀者,可以對照著看英譯歌詞,至於中文歌詞,已經被簡化得只剩一段歌詞了,也許是這樣白話,才得以讓小朋友能朗朗上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