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百年名校欲改名

font print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18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悦比利时报导)比利时最著名的学府天主教鲁汶大学正考虑是不是要拿掉这个“天主教”的帽子。

上周,鲁汶大学宣布开始一系列名为“大学、教会和社会”(“University, Church and Society”)的辩论会。鲁汶大学校长马克•威尔(Mark Waer)说,改名之事将是论题之一。参加这次辩论的包括经济学家、法学家、干细胞研究人员、天文学家、妇科医学、甚至是玄学人士,其中不乏学术界泰斗级人物。

事出有因?纯属巧合

由于几个月前爆出了一系列牧师性侵犯儿童的事件,加上10月初刚刚揭晓的诺贝尔医学奖桂冠,落到被誉为“试管婴儿之父”的英国科学家爱德华兹的头上,此事被梵蒂冈教廷生命学院院长鲍拉称为是“完全失当的”。人们不由自主地将这些事件和鲁汶大学的这一决定联系到一起。

“最近报导的对儿童的性侵犯和梵蒂冈对诺贝尔奖的回应给这次辩论提供了契机”,马克•威尔说,“但是就时间上来说,纯属巧合。我们不是急着非改名不可。这一系列辩论会的日程几个月前就商量好了。”

鲁汶简史

鲁汶大学诞生于1425年,那个时候还没有比利时这个国家,创办人是一位主教。最开始设立的院系主要是神学和宗教法会,慢慢演变成今天这样一个跻身世界前百强高等院校的现代国际性综合大学。校长马克•威尔说,这个大学并不因为叫“天主教”而和别的大学有什么不同。鲁汶大学不像美国的一些教会学校,来这里上学的人不一定要是天主教徒或者非要签什么字。“我们是在天主教价值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大学,但是我们不是教会学校,我们没有从教会拿一分钱。”

大学、教会和社会

鲁汶大学组织的这一系列辩论会将一直持续到明年2月,话题涉及天主教大学的国际层面、教会和医学研究、科学和基督灵感几个方面。辩论会并不会对公众开放,校方正在考虑在辩论结束后发表辩论的记录报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1月2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唐秉钧布鲁塞尔二十四日专电)比利时荷语鲁汶大学中央图书馆将出借六本珍藏书籍,于二月七日至十二日在台北世贸中心举行的台北国际书展中展出。
  • 在我们中国学生的心目中,留学总是要和打工联系在一起的,要求不高的,希望自己业余时间打工的收入可以弥补在异国学习和生活的费用;要求高一些的,希望自己在半工半读之余,还可以小有盈余。
  • 【大纪元11月1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唐秉钧布鲁塞尔十七日专电) 中华民国驻欧盟兼驻比利时代表高英茂,今天代表教育部赠送比利时根特大学汉学系图书馆一批台湾出版的中文书籍,并希望该系能利用这些书,加强与台湾的文化交流与其它层面的关系。
  • 【大纪元1月1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唐秉钧布鲁塞尔十六日专电)正率团在比利时考察中、小学教育制度的台北市政府教育局长吴清基今天表示,比利时在教育行政管理架构、制订正确教育目的与内涵上,有许多值得台湾借镜之处。
  • (大纪元记者张跃比利时报导)近日,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OECD)对比利时、荷兰、法国和丹麦的劳动力市场及外来移民的就业状况进行了对比研究。比利时的得分明显低于其他国家,外来移民的失业率是当地人的2.5倍,特别是非欧盟及女性移民,他们就业状况更加堪忧。
  • 据比利时当地媒体3月25日报导,从2011年1月1日开始,比利时将实行新的大学生打工规定。新规定将允许大学生一年打工50天。还可以与雇主签订一年期的劳动合同。目前实行的规定是,一年两次,每次23天,合同只可以签半年期。
  • 美国神韵巡回艺术团在上月光临比利时布鲁日之后,今天再一次来到比利时,将在国际著名的大学城新鲁汶上演十场。
  • (中央社记者曹宇帆布鲁塞尔5日专电)庚子赔款虽是中国近代史屈辱的一页,但比利时运用这笔钱开办高等汉学院传扬中华文化,现任院长史蒙年(Simonet)曾在台湾师范大学师从书画大师黄君璧与溥心畬。
  • 世界最著名的沙雕节之一,比利时国际沙雕节5月28日在比利时海边小城布兰肯贝赫(Blankenberge)开幕。今年沙雕节的主题是“环游世界”,许多作品都是以全球知名地标为主。像埃及的人面狮身、德国勃兰登堡门、科隆的大教堂、英国的大笨钟与大力士、圣城麦加等,真应了“一粒沙看世界”的名言。
  • 11名获华语文奖学金及1名获台湾奖学金的比利时青年,即将陆续前往台湾展开他们精进中文与深度了解台湾之旅,12名青年满怀期待,希望台湾行能满载而归。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