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材(高级):可以为远灾也

正见文化课教材编辑小组
font print 人气: 9
【字号】    
   标签: tags:

【原文】
公(1)曰:“然则何以事神?”子曰:“以礼会(2)时。夫民见其礼则上下援(3 ),援则乐,乐斯(4)毋忧,以此省(5)怨而乱不作也。夫礼会其四时,四孟四季(6),五牲(7)五谷,顺至必时其节也,丘未知其可以为远灾也。”(《大戴礼记·诰志》)

【注释】
(1)公:鲁哀公。
(2)会:适,顺应。
(3)援:帮助,求助。
(4)斯:那么,就。
(5)省:减少。
(6)四孟四季:“四孟”阴历四季第一个月的总称,即孟春正月、孟夏四月、孟秋七月、孟冬十月。“四季”指阴历四季第三个月的总称,即季春三月、季夏六月、季秋九月、季冬十二月。
(7)五牲:有三种说法。牛、羊、豕、犬、鸡。一说:麋、鹿、麇、狼、兔。另一说:麇、鹿、熊、狼、野豕。

【语译】
鲁哀公问:“那么,怎样侍奉神呢?”孔子说:“依据礼仪顺应天时。民众见到君王以礼敬神就会上下帮助,互相帮助就会快乐,快乐就没有了忧愁,这样就会减少对君王的怨恨而不会作乱了。祭祀之礼要合乎四季,四个孟月,四个季月,祭献五牲,祭献五谷,只要仪式十分符合规定就一定与时节相适应,我不知道这是否就可以免于灾祸了。”

【研析】

孔子告诉鲁哀公侍奉神的做法,一是以礼,二是会时(应天)。为什么把“礼”看的这么重?孔子讲过:“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还说:“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之。”什么意思呢?说礼呀,是先王用来遵循天道,治理人性情的。天道对丧失礼的人不给他生存的机会了,人遵循礼才能生存。圣人用礼来昭示天下,所以天下国家才能治理的好。礼源于天,效法于地,参验于鬼神,贯彻在祭祀等各项仪式中。老百姓看见君王都能以礼行事,自然依附于君王,快乐的生存。

作为君王,上承天命,下抚民众,天不怨怒,民不作乱,自然国事太平,没有灾祸。为什么祭祀要会时呢?古人祭祀有四季的不同,春祭叫礿(yu□),夏祭叫禘(d□),秋祭叫尝,冬祭叫烝(zh□ng)。“礿”和“禘”为阳的意义,尤其“禘”为阳盛,所以在禘祭的时候要颁发爵位、赏赐车服,以顺应阳的意义;“尝”和“烝”为阴的意义,尤其是“尝”为阴盛,到尝祭的时候要出外田猎习武,行刑犯罪的人,以顺应阴的意义。四时、四季都是神,顺应神来祭祀,自然合乎神的心意,神灵会保护人免于灾祸。

所以孔子意在告诉鲁哀公,对神的侍奉要恭敬、谨慎、以礼、会时,上承天意,下得民心,国家自会安定太平。

最后孔子的回答是比较婉转的,“丘未知其可以为远灾也。”因为有太多人意识不到的原因及各种因素决定着人能否“远灾”,但是按照孔子说的如此“事神”,还是可以达到目的的,因为灾祸本身就有两个作用,一是惩罚、报应做坏事的人,二是对人的警示,如果人明白并改正了,灾祸自然就不存在了。

【延伸思考】
1、人人都希望平安无恙,怎样才能从根本上使人免于灾祸呢?
2、你有过顺应或忤逆天意的感应吗?

【思考指导】

人来在世间是不可能没有灾祸的。为什么呢?因为人生生世世都做过不好的事,来到这个世间就都带来了。释迦牟尼告诉人们这叫“业”,耶稣叫作“原罪”,老百姓说白了叫“孽”。这些东西会给人带来不同形式、或大或小的灾祸,这是无法选择和改变的。

所说的“今生受者是,前生做者是”。但是如果我们明白这个道理,通过吃苦可以偿还掉,不过因为“业”的大小不同,情况也不同。同时,今生要是把握的好,修心向善,积累功德,可以减少灾祸。

所说的“今生做者是,来生受者是。”尤其像孔子说的敬神、祭神,“以礼会时”,按神对人的要求和标准来做,神会喜悦,可能免于人的灾祸。

* * *
【相关资料】

商汤诚信 天之应人

《荀子‧大略》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在商汤的时代(公元前十六世纪),曾经发生一场大旱,连续七年没有下雨。洛河的水干枯了,沙子被烤得滚烫,石头也被烤得像煮熟了似的。

商汤非常困惑,十分难过。于是虔诚的派人举着“三足鼎”(这是古代的三脚餐具,用于重大的祭祀活动),去向神灵祷告,并用尊敬的心情,诚心实意的说:“是因为我(指商汤本人)的政令不适当吗?是因为我使百姓遭受痛苦了吗?是贪贿成风了吗?是说坏话的小人得势了吗?是因为宫殿太豪华了吗?是因为裙带之风太盛行了吗?为何天旱不雨,到了这个地步?……我愿意改过啊!”祷告的话,还没说完,天就降下了大雨。文末写道:“故天之应人,如影之随形,响之效声者也”—— 意思就是:上天对诚实祷告的人的感应,好像影子伴随着形体,又好像回音跟随着发声一样:是非常及时,特别的快。

商汤是个诚心爱民的君主,他曾说过:“人照一照水,就能看清自己的容貌;看一看民众,就可以知道国家治理的如何。”他又确实能敬信神灵。他曾对葛伯讲:“你们不能敬顺天命,我就要重重的惩罚你们,一概不宽赦。”正因为他平时有善心,有诚信,所以当他虔心祷告神灵时,就能得到神灵的谅解和保佑,及时的降下甘霖。

【课后作业】
六月飞雪,三年大旱,源于窦娥冤情。面对全人类眼前的各类灾难,你认为根本的解决办法为何?

--转载自正见网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曾子说:“父母去世了,要谨慎的办好丧礼,表达自己的哀痛,追念久远的祖先,要诚心恭敬的祭祀,这样,百姓的道德风貌就日趋敦厚纯朴了。”
  • 孔子说:“做得过度就如同是做得不足,都不适中。”
  • 太宰(1)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2)之将圣(3),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4)。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 孔子说:“具有中等资质或道德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较高的学问或道理;而具有中等资质或道德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较高的学问或道理。”
  • 重耳为了报答楚庄王及实现自己的诺言,就下令全军往后撤退九十里,一直退到城濮才停止。从此人们就将“辟君三舍”引申为“退避三舍”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对人容忍让步,不和人相争。
  • 范雎(1)曰:“汝罪有几?”曰:“擢(2)贾(3)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 子曰:“君子易事(1)而难说(2)也。说之(3)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4)人也,器之(5)。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6)焉。”(《论语·子路第十三》)
  • 西汉末年,王莽夺取政权,把国号改为“新”。王莽施行改革政策,但烦苛的政令却让人民生活更困苦,也导致天下许多人起兵反对,并拥立刘玄为更始皇帝。王莽去世后,刘秀在邯郸一战,大败莽军,还杀了自称天子的王郎。刘玄见刘秀接连立下大功,就封他为萧王。
  • 棘子成说:“君子只要有好的内在实质就行了,还要外表的文采做什么呢?”子贡说:“真遗憾,大夫您这么谈论君子!说话当慎重,不可失言。内在的实质就如同是外表的文采,外表的文采就如同是内在的实质。去掉斑纹的虎豹的皮,就如同是去掉毛的狗羊的皮。”
  • 子贡问怎么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人民信任当政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