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行吟:苦难外一章

作者:方静
font print 人气: 29
【字号】    
   标签: tags:

曾经,他们争斗得鸡飞狗跳、水火不容;如今,俩人可以相安无事的对面而坐,沉浸于落日的余晖中……

略过青壮年时期,直至中年的最近,我又见到家族中最年长者──父执辈的这对老夫妻。堂伯父的身体硬朗、头脑清晰,还记得我这远房的后生晚辈;而堂伯母已经失智,不发一语的打量着不速之客,眼神充满生疏与疑惑。

老人家失智一段时间了,儿女们已安排好妥善的照护。正因为这样,她与堂伯父纠葛缠扰几十载的恩怨情仇,才得以消弭。果真如此,那么,“失智症”对于他们一家人而言,倒不尽是苦难,反而是和解、接纳的契机。

贫贱夫妻百事哀,在那些物质缺乏、精神苦闷的岁月里,许多人家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左支右绌,据说,堂伯父、堂伯母他们就是经常怒目相向的一对怨偶。如今,纵然失去记忆的一方,不再有昔日美好的想像和怀念;但是也跳脱旧时困顿的委屈与辛酸,换个角度来看,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更耐人寻味的是堂伯父心境的转变。面对身体衰弱、智能退化,却不再剑拔弩张、盛气凌人的老妻,是如何看待呢?我不只一次揣想:或许这是他们漫长的婚姻路上,最平和、温暖的一段时光。不再为柴米油盐口角,不再为工作生活争吵,妻子温驯、安静,丈夫宽容、大度,何等和谐、美满。

苦难不只是凄凉与哀痛,也可能是一个困局的转捩点。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说得好:“如果在这个世界上必须有苦难存在,那么,就让它存在吧。但是,总应该留下一线光明。至少留下一点希望的闪光,以促使人类中较高尚的部分,怀着希望,不停的奋斗,以减轻这种苦难。”

前几天,偶然间听到有人谈论堂伯母过往的精明、强悍,我脑海中浮现的却是她和丈夫在夕阳下默默对坐的画面。“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病痛的苦难外一章,而人生本是有悲有喜、祸福相倚呀!@

责任编辑:方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男人的满脸风霜,是拼搏工作的痕迹;女人的双手老茧,是操持家务的痕迹;少年的全身伤疤,是锻炼体魄的痕迹;稚子的两脚淤青,是练习爬行的痕迹……。而这些大大小小、深深浅浅的痕迹,有悲伤也有欢笑,对甘苦与共、不离不弃的家人朋友来说,都有着值得珍惜与回味的故事…...
  • (shown)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气的,我所做的就是这样。我先走了一步,接着走一步,然后再一步,就这样,我到了这里……
  • 阅读自己,则属于内在层面的范畴,这是年岁渐长之后,才慢慢触及的领域。
  • 其实,所有事物消失之前,都在流转、变化,只是凡夫俗子粗心大意、习焉不察罢了。例如:花一点一点的凋谢;人一年一年的衰老……,世间万象时时以细微的方式在成住坏灭之中。而无常并不可怕,因为无常,带来希望;因为无常,学会珍惜。
  • 孩子的天真、单纯,在不知不觉中,已卸下面具,恢复本来面目。或许这就是同理心专家布芮尼.布朗(Brené Brown)博士所强调的:“我们不该强求自己变成完美的人;相反的,我们该拥抱自己不完美的地方。”我们都是不完美的人,孩子们感受到“联结”。
  • 偶尔重温那些愉悦的、美好的记忆,那么,人会懂得知足与感恩,珍惜曾经拥有的一切。而少欲的人知足;感恩的人惜福,学会知足、学会感恩,这恰恰是幸福和快乐的泉源。
  • 夜深沉,喧嚣停息、人已安憩。黑暗中,星月高悬天际、清风四处飘荡,还有那营业中乡村版的“深夜食堂”,它炉火正旺,准备接待一批又一批的顾客……
  • 台风来袭,无预警的停电了!从午夜到黄昏,行不得也,一家子在狂风暴雨、愁红惨绿中困守屋内,有如回到“穴居”时代,成为“半”洞穴人......
  • 今后,对于那些远离或者不同道路上的朋友,不再牵挂、悬念,取而代之的是默默的感谢与祝福,将真挚的善意回向给他们,但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 事物的价值,是因为“意义”而确立的;而“意义”,是人付予的。简言之,母亲具备一双看见“价值”的眼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