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彦玲 了解孩子的心智发展

三个硕士学位 三个孩子的妈妈
吴心慧
font print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12日讯】陈彦玲教授关心孩子,关心孩子的教育,更关心孩子是否知道生命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陈彦玲教授从小就很会念书,念的都是第一志愿的学府,成绩也常名列第一。她拥有台大医学院硕士,美国儿童发展硕士及资优教育硕士等傲人的学历。对她而言,读书应当是一件快乐的事。事实不然,因为她一直无法从教科书中找到生命的目的为何。带着这些困惑,一直到在美国工作时,生命才得到了新的启发。

珍视生命本质 不受观念所限

硕士毕业后,她到加州公立小学的资优班任教,教学工作相当愉快。她发现这些自信且自重的孩子,完全是自发性的学习,老师不需要特别的奖励或处罚,他们懂得念书的目的为何。从这些孩子的身上,她看到了生命本身的珍贵,而她从小到大,即使拿到大奖,也从没这种感觉。于是,她发现两地教育本质的差异。

陈教授表示,当一个社会,只重视人的单一价值,以成绩和工作成就做为取向时,如此便忽视了品德教育,也轻忽了人际对待,更无法了解生命本身的价值,人的真诚没了,合作被竞争取而代之。

她的另一个小故事也发人深省。她刚到美国时是念先修班,成绩很好,当要正式申请学校时,赫然发现托褔期限已过。为了省钱,更不想浪费时间再去看托福的书,她跑到主管机关,问了承办人员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考托福?”对方客气的回答:“要证明语文能力。”接着她又问:“如果已先修过一些课程,成绩很好,也可获得认教老师的推荐信,还需要这项资格吗?”那个承办人员与主管研究几分钟后,回答她:“不需要了。”这个经验让她学到,原来一句话,一个真诚的态度,加上自信,居然可以打破全世界公认的规定,而不需要受限于既有的观念和框框中。

传授丰富经验 师长受益无数

回国后,她在台大医院开过资优特别门诊,除了辅导资优孩子之外,她也不忘提醒他们的父母,要了解孩子对自我,对生命的看法。

她也曾在政大教授特殊教育课程,学生得自己为自己打分数。她希望这些学生真正了解分数的意义,将来进入教职之后,才能更细心去发现孩子的潜力。

目前许多国小会请她设计一些课程,协助学校老师,进行学生的辅导,并推广亲职教育。

三个孩子的妈 智慧慈善应变

她同时也是三个孩子的妈妈,老大十岁、老二五岁,老三是五个月大的娃娃,都是她自己带大,亲自喂母奶,问她演讲时如何处理,她回答:“如果没人可托,就带着去演讲。”

她回忆老大一年级时,有一回去接他下课,正好看到儿子的眼睛被一个小朋友打伤,小朋友辩称打错人。她请老师不要处罚这个孩子,让她来沟通。她告诉那个小朋友,这几天的时间,同学眼睛痛不能来上学了,要请他仔细听课,才能当他的小老师。另外,她也机会教育其他孩子,请全班小朋友都想一想,大家要如何协助一个眼睛受伤的同学,在环境上应做那些改变。

结束了这段采访,我看到了陈教授不为名、不为利,真心的关心教育的本质,更能感受到她对人的真诚关怀。她很愿意分享自己的一些经验,协助读者来共同探索孩子的心智发展。欢迎您的参与!

主题:了解孩子的心智发展
时间:2/22(日)下午3:00~5:30
地点:台大新闻所教室
讲师:陈彦玲教授(曾任:台大医院儿童精神科研究员、政大教育学程特殊教育召集人、台北市西区中辍生辅导计划督导、台北县七星区辅导团督导)。
费用:300元(附赠大纪元时报半年份),父母同行七折优惠。
报名专线:02-2701-0061#60,苏小姐。请预先电话报名,额满为止。
──转自台湾大纪元时报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美国佛州一位母亲说,作为家长,她的职责就是做孩子的“啦啦队长”,并拒绝成为他们的朋友或“直升机父母”,否则你将培养不出有韧性的孩子。
  • 漫无目的的育儿,是一件非常慌乱的事。有了孩子后的每一天,我们都要面对许多抉择:替孩子准备什么食物?找什么学校?玩什么运动?如果父母心无定性,总是犹豫不决或朝令夕改,家庭就会陷入各种混乱。
  • 绒毛玩具
    六岁之前还是处于自我为中心的时期,没有所谓的“他我概念”,如果这时强迫孩子分享,其实是抢劫的行为,要让孩子懂得“分享”,应该先满足孩子的占有欲,然后藉由模仿、身教、品格教育,逐渐成形。
  • 很多妈妈问我,现在孩子精得很,挑战叛逆的语言一堆,连很小的孩子都会挑战权威,好难教!情绪就像一颗球,孩子丢出来,当爸妈的应该要适时转化这些脾气,千万不要用情绪硬碰硬,不然过一阵子你就会在孩子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
  • 当孩子表现得不如我们所预期,我们感到生气,而对着孩子指责、批评、责骂或威胁……但我们如此反应,除了宣泄自己的情绪外,对孩子的帮助到底有多大?
  • 良好的亲子沟通,可培养小孩愿意诉说的习惯。(Shutterstock)
    不少父母师长总是摸不透:为何孩子老爱对立反抗?也常为这种行为的教育问题而犯愁。针对这类恼人的问题,临床心理师厘清常见的教育迷思与误区,并提供三招教养秘诀,指引如何有效经营良好互动,化解剑拔弩张的危机。
  • 谁都不想霸凌事件发生在孩子身上,但少年人遭遇霸凌的实际情况却十分惊人。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统计,仅2019年,就有超过20%的12至18岁美国学生报告称在该学年遭受过校园欺凌,包括谣言中伤、取笑、辱骂或侮辱、推搡、绊倒、吐口水或威胁等。
  • 成功教育真的有规律可循吗?虎妈教育法,是成功宝典,还是个骗局?
  • 游泳池
    在这个“不晓得未来会发生什么事”的年代,每个人都需要有“能处理未知事物的理科力”!能不能直接用手感应温度?人类对温度的感觉相当模糊,十分容易出错,因为人会“适应”,所以如果需要精准。用仪器测量才是最好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