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里的印地安哲学

黄丽玲
font print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听过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印地安人很悠闲地躺在一棵大树下,欣赏周遭美丽的风光。突然间来了个白人,并告诉这位印地安人说:“喂!老兄!请你尽快搬离这块土地,我已买下了它。”印地安人反问这位白人,买下这块土地要用来做什么呢?白人回答说:“我先要丈量土地,然后在上面盖很多房子,成立一个休闲渡假中心。”印地安人又问:“成立休闲中心,你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白人带着充满憧憬的口吻说:“这样我可以赚很多的钱。”印地安人再问:“先生!你赚这么多钱,打算用来做么?”白人回答说:“我打算用这笔钱,找个地方好好的去度假。”

白人和印地安人最终的目的相同,都想过悠哉舒适的日子。只是白人绕了一大圈,在过程中还必须承担的经营成败和失去健康的风险!

补习班里的白人模式

在我们的生活周遭似乎不乏像故事中白人这类的人,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升学主义下的辛苦学子。大嫂家的老大为了考个好高中,从国一就参加各种数理补习班,白天已上了一整天的课,晚上还要拖着疲惫的身体赶补习班,星期假日也不得闲,还得上总复习班。原本喜爱室内设计的他,忙得抽不出时间去学美术基本功,更遑论对美学的概念培养了。

二嫂家的老大,更是补界中的大客户,才小国五年级的他除了补资优数学外还要补国文,国文补什么呢?经询问之后,得知补的是中国的古诗词!我家老大于是问他,这种具有意境美感的东西能补出什么感觉呢?表弟耸耸肩莫可奈何地说:为了考资优班只好死背啊!上国一之后补得更勤了,还外加了国二先修班的课程,以便更能掌握致胜的先机。这些小朋友整天都很忙碌,最大的知识来源是课本,最方便的休闲娱乐就是打电动和看电视。

儿子打从国中开始,日子也过得相当的寂寞,从不参加补习班的他,在放学回家的日子,竟然找不到可以打打球、聊聊天的朋友,原因是大家都乖乖地补习去了。

曾在私立小学任教过的我,倍尝那种以分数的高低论英雄的冷暖滋味。为了表面分数,家长可以和老师发生冲突对立,不惜牺牲可以引导孩子从事观察研究激发孩子学习潜力的课程教法。这些孩子被灌输着人生的目标就是进入一流学府,然后拥有高人一等的工作机会,然后呢?就可以拥有较高的收入,过着高品质的生活。

拥有高学历高待遇就真的拥有高品质的生活吗?好像也并不那么绝对。

源于大自然的无形收入

有位朋友,几年前辞去所有的工作,在家闲晃了半年。以前的他翘着二郎腿,每月就有二十万元进账,其他的收入自不在话下。身为一位名医,名作家、名嘴,每天有看不完的诊、听不完的苦痛,赶不完的演讲、写不完的稿,还要被各种公益活动追着跑。为了要减压也曾三更半夜流连于PUB买醉而忘了回家,早晨醒来带着熊猫般的黑眼圈出门,夜晚再拖着蹒跚的步履返家,每天对妻儿说不上几句话,家庭嗅不到一丝温暖的气息。

长期追名逐利结果,各种病痛不约而同地相继而来,身材臃肿精神涣散,怎一个苦字了得?痛定思痛卖了市区的房子搬进郊区,辞去了工作修身养息,现在的他每天早睡早起,规律的运动,除了养花莳草,闲暇时带着妻儿到附近郊山走走海边逛逛。捡捡贝壳、石头或漂流木回家,然后摆进家中的屋顶花园,让待在花园的感觉很普罗旺斯。

少了傲人的收入,以写作演讲为生的日子,虽然过得有点清贫,但身体却恢复了健康,家庭多了欢笑和温暖,这是用再多的金钱也买不到的啊!

另一位朋友在经济不景气的这几年,停止了工作,终日与自然为伍。未婚的她没有经济依靠,还需支付房租及每日三餐的开销,可是忧愁并没有挂在她脸上,相反的是一种自在和满足。问及如何维持生活,年纪大了没有存款怎么办?她说一开始也很担心,可是几年下来也没饿着,平时带带野外解说,到学校社团兼兼课,有时打打零工,收入虽然微薄够用就好,多出来的时间用来游山玩水,带带原住民的小朋友嬉游于山野林间。少了名利的争夺,日子平静而快乐,年纪大也有年纪大可以做的工作。有时跟她行于荒野间,两人自我解嘲地说:“我们不必去赚很多的钱再来消费,我们直接享有大自然所提供的一切美好事物,这也是种无形的收入啊!”@、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国法学学者袁红冰《自由在落日中》及《文殇》的新书发布会12月8日在台北举行﹐他逃亡澳洲秘密携带的呕心沥血之作﹐终于由博大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据中共内部消息称﹐袁红冰的新书未出版已被中共高层列为禁书﹐通令海关查禁﹐他以前在大陆出版的哲学长篇著作《英雄人格哲学》(三部曲)、法学著作《法的精神漫谈》也被重新列为禁书。
  • 盖城文化讲座介绍中国人的生活哲学
    盖城中文学校日前邀该校创校校长许翼云与师生家长谈“中国人的生活哲学”,并邀该校第七任校长彭森明以及第一任教务长蒋孝瑛,与家长谈教学经验和办学理念。
      
  • 参加多伦多大纪元《九评共产党》研讨会最大的感受是,主讲人道出了中国人每个细胞中挥之不去的恐惧。中国共产党籍着一次又一次的政治运动,打击异己,迫害无辜,泯灭良知,而中国人就在共产党五十多年积极的“反人性”中完成了恐惧的全过程。这种恐惧一代传一代,并伴随着走向天涯海角的每个中国人,让我们虽生活在自由的国度,但却从没有真正的自由过。此外,笔者也从研讨内容联想到共产党的斗争哲学及长期洗脑,对移居海外的中国人在融入主流社会方面造成严重障碍。
  • 美艶、智慧、风流是后人对埃及艶后第一印象,不过最近英国学者由一批古文献中发现,这位曾令古罗马两大元首凯撒和安东尼先后拜倒裙下的埃及艶后克丽奥佩特拉,可能是一个富有才华的早期数学家、化学家和哲学家。
  • 在美国的移民必须决定他们要在多大程度上融入美国社会,要在多大程度上维持原有的风俗和文化。一名印度移民和记者探讨了同化问题,以及她是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求将印度和美国生活方汛合在一起的。 普里1973年嫁到美国来之前,在德里大学教哲学。到美国之后,她做过美国全国铁路客运公司的财务经理,还养育了两个女儿。普里55岁时退休,现在教教书,做一些志愿服务。虽然已经在美国居住了30年,她还是每星期在印度主日学校教印度语和印度教。她说作为一个印度裔美国人她感到很自在。 *在美印度人保持传统*
  • 尽管中国每年自杀身亡者多达25万人,更有200万人企图自杀,跟许多中国人一样,我也曾认可“好死不如赖活”的人生哲学。什么良知善念啊,什么道德真理啊,管它的,好死不如赖活着,想那么多干什么?!不知不觉中,我们就用“好死不如赖活着”原理取代了心中的良知善念。“赖活着”意味着放弃道德标准而无条件的顺从强权。大家这样生活了几十年了,人人都这样,好像天经地义似的公理了,我们也没问问自己:好死真的不如赖活着吗?为什么我要赖活着,而不能好好活着呢?
  • 阁揆人选议题备受媒体瞩目,高雄市长谢长廷今天表示,他一贯的人生哲学态度是怎么样的变化都是好的,并倾生命之力,活在当下每一刻;因此他将继续全力以赴,做好市政,不会让接班问题分心及分散能量。
  • 政治归根结底是少数人玩的游戏,群众性的政治运动是造神的运动也是造鬼的运动,其结果必然导致一人,一姓,一党的独裁统治,对社会政治思潮而言,一种政体的适合与否其关键并非在于有多少人去相信它,而在于有多少人有权利去对它做出批评。一种政治哲学,理论再完善,逻辑再严密,这都是次要的,能否在实践中行的通才是最主要的。
  • 生长在红色中国的我﹐从小对於哲学的认识完全是从中学乃至大学的政治课上所学到的。那些翻来覆去的空洞的所谓‘理论’早已使我对哲学深恶痛绝﹐觉得那完全是一派空话。昨天晚上我有机会和一位西方朋友谈话﹐他提到他喜欢哲学﹐开始时我感到不能理解﹐甚至笑话他﹐当我向他进一步了解哲学时﹐我发现我甚至是许多与我同龄的中国人需要再认识哲学。
  • 我姓张﹐在大学里长期从事哲学马列主义政治课的教学活动﹐是有40多年党龄的老当员﹐最近看了大纪元时报发表的文章《九评共产党》对我震撼很大。《九评》里面讲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暴政的历史﹐杀人的历史﹐千真万确。文章里面也讲到﹕在共产党的统治下﹐我们国家一半以上的人口都遭到过共产党的迫害﹐这也是千真万确的。下面就以我们家庭的迫害和我家族遭受迫害的例子来佐证证明这件事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