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四十载 启发教学乐无穷

专访 自然科学教师 陈守仁
文/摄影 孙帼英
font print 人气: 17
【字号】    
   标签: tags:

专访源起第一次见到陈守仁老师是在数年前的科展制作研习会上,当时觉得陈老师很亲切、风趣中带着草根的纯真。讲起科展的经验,语意谦冲,但听者却无不惊叹他辉煌的成就。今年教师节表扬优良教师,赫然发现陈老师服务杏坛已满四十年了。他曾说过,教育是一种艺术,一种天分,一种跟儿童在一起的艺术家的天分。能够坚守教育岗位四十年的动力完全是兴趣和专长使然。在普遍觉得教师难为的现代社会里,仍能如此热爱教育工作,诚属难得,于是专访陈守仁老师一探究竟。〉

座落在台南公园旁的台南儿童科学教育中心,闹中取静,一楼是标本陈列室,二、三楼是阅览室,四楼则是科学研习室和办公室。原任教于台南市镇海国小的陈守仁老师,数年来被借调到科教中心,经常在此研发教材、策划夏令营科学活动、协助指导科展、为各校解决疑难问题、给学生上课等等,几乎全年无休,但他总是神采奕奕,乐在其中。

求学生涯,屡遇“明”师指导

提到为什么会热爱自然科学?陈守仁回忆起小学一年级的老师郑玉缘。他说,开学第一周户外教学,老师让每个孩子各提着一个铅桶去捡100颗跟拇指一般大小的白石子。每个孩子首先要能分辨白石子的颜色,再拿来和拇指比一比,适合的才丢进铅桶里。至于怎么数100颗?大家就要费脑筋了,才一年级只会数到十,于是发展出一对一,对应法数数。就这样,在那个物资缺乏的年代,用捡来的小石子,在生活中学自然,在游戏中学数学,在国语课里拿来排字,同时也启发他研究自然科学的兴趣。

陈守仁表示,一个优秀的学生通常有受到某些“明”师的影响。中学的生物老师、高中的自然老师和台北师专的生物老师对他都有某种程度的影响。他尤其怀念北师教授生物学的李懿进教授,二年的师专生活,陈守仁都在生物教室当义工,负责清洁、管理、借器材的工作,从中受益良多。

持续进修,教育热忱不变

民国53年毕业后,陈守仁任教于相当注重自然科学的海东国小,让他如鱼得水般,可以一展长才,屡次独挑全市观摩教学,并且研究出启发示教学法,引发学生们高昂的学习动机,并乐于探究问题。当时为了再加强自己的专业素养,他考进屏东农专食品工程科夜间部,在生物化学方面成绩尤其优异,屡获奖学金。这期间,他曾任屏东自然科辅导员,后来征调到板桥教师研习会,接受最新的科学教育观念。

民国71年,他插考高雄师大化学系三年级,学习国中理化教材教法,了解国中小教材的衔接。77年越洋到北美科大,学习自然科学与地球科学课程教材教法,并学习探究式教学法。陈守仁在屏东枋寮的侨德国小任教二十年当中,提倡科学教育不遗余力。绿化校园、设立教材园、原始生态园、水生植物园、青蛙园、水稻园、鸟园等等,荣获师铎奖并荣登杏坛芬芳录。

民国78年调到台南市南兴自然科实验国小。他仍本着对自然科教学的热忱,除了设置自然科教室、充实教具,建构教材园外,更指导学生就日常生活找出许多主题做研究,参加多次的科展,佳绩不断。

让学习是件有趣的事

为什么这么专情于教育,四十年如一日?陈守仁兴奋的表示: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一乐也!为了亲身体验他的教育艺术天分,我们特地参观科教中心的教学现场。

10月7日上午,胜利国小五年级的学生在黄枫琦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儿童科学中心,学习“星星”这个单元。首先,陈老师把一些奇怪的问题抛给学生。譬如,星星的爸爸妈妈是谁?星星会不会掉下来等等,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研究的兴趣。然后在讲述星星的故事中让学生认识到各种星座、形状与之间的关系。陈老师在指导学生操作与记录时,善用赞美与鼓励的口气,也擅长用有趣的联想法帮助孩子记忆。最后,学生们到漆黑的小小天文教室,随着陈老师的舌灿莲花,一起享受美丽的知性与感性的秋夜星空。

黄枫琦老师表示,陈老师上课很幽默,教学方法很好,教具齐全,孩子很有兴趣,很容易学会。学生刘芊伶开心的说:“好好玩喔!一点都不无聊,老师教的很容易吸收。”。谢昀说:“我认识了很多星座,陈老师讲话很有趣,好喜欢来这里上课!”

乐于助人,永远“没问题”!

在同事吴怡真的眼里,陈守仁是个坚持理想、有抱负、有热情、能克服困难又充满纯真的人。他谦虚的表示,做个快乐的老师是他最大的愿望。在科教中心,他仍不放弃和学生上课的机会,不断的教学相长,并把教学经验与成果传授给各校的自然科老师。

他笑着说,他最喜欢的一句口头禅是:“没问题!”不管任何人请他帮忙或解决问题,他总是欣然接受。他认为一则表示别人看重他的能力,二则让自己多一个学习与成长的机会,三则助人为快乐之本,何乐而不为?

语重心长,学习要重视过程

不过,陈守仁也指出了目前自然科教学的两个危机:一是,家长太注重考试成绩,教师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只问成绩,不问学习过程。二是,学校太依赖出版商提供的教具,而教具却不足以让学生充分的实作。他特别语重心长的呼吁教育当局:科学启蒙教育非常重要,而培育一个称职的自然科老师实在不易,自然科教师的培育、甄选一定要独立出来,否则我国的自然科学教育会继续落后!

原载于: 〈台湾〉大纪元时报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自由时报记者黄以敬/台北报导〕“这问题很严重,攸关国内学生升学权益的事,修法怎可如此轻忽!”全国家长团体联盟理事长萧慧英表示,就算要招揽国外优秀人才,但优待不能过于浮滥,外籍人士子女就学名额就算是外加,除非政府有提供额外经费,否则其实还是在排挤国内学生既有的教育资源,也会对学校教学造成影响,教育部应该尽速重新检讨这项政策。
  • 针对现在技职学生数理及语文能力普遍低落,教育部技职司司长张国保指出,技职教育虽然着重产学合作,但学生还是需要具备基本的外语能力,未来的外语教学,将着重于和职业相关的课程安排。
  • 跨出历史性的第一步,22名来自台湾的中文教师,即将在泰国展开新人生;有30多年教育经验的泰国中华语文中心校长张立明也特别给予指导与建议指出,泰国学生比较被动,老师应该多加鼓励,同时保持耐心,以完成教学目标。
  • 澎湖县长赖峰伟今表扬获得教育部九十三学年度全国乡土语言教学评鉴绩优的东卫国小和绩优教师龙门国小校长陈昭蓉,并期许培养更多的乡土文化传承新尖兵,激发爱乡情怀。
  •   【大纪元记者杨晓玫芝加哥报导】位于南华埠的圣德力学校是中国城内最大的一所天主教学校,大部分学生是华人,经费主要来源于教会,学生和社会热心人士。目前,热心教育的Arthur Gallager咨询服务公司董事长Robert Gallager父子,透过Big-Shoalder天主教教育基金会,同意长期为圣德力学校捐助,为了答谢他们支持,圣德力学校于11月3日下午,举行了感恩庆祝大会。
  • 【大纪元11月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张荣祥台南县九日电)台南县政府今天表示,全国第一所结合实体与线上课程的南瀛网路社区大学,明天将在县府一楼大厅开站启动,让民众利用数位网路教学平台,不用出门也能学习。
  • 【大纪元11月1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倪国炎金门十日电)国立金门技术学院与姊妹校美国西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今天签订合作协定书,两校将于明年度启动双联学制,相互提供名额给学生就读,并且扩大远距教学内容,建立双向学习的合作模式。
  • 【大纪元11月1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张荣祥台南县十日电)南瀛网路社区大学今天在台南县政府正式开播,县长苏焕智说,这是全国唯一结合社区大学的网路教学平台,也是台湾教育史上新的里程碑,民众随时可上网享受终身学习的乐趣。
  • “多媒体与网路教学”为海外教师最佳的华文辅助教材,内容多元化,资讯丰富,是现在海外华文教学的新方向。新英格兰中文学校协会,特别聘请“易学中文网路学校”石鸿珍校长,讲授多媒体与网路教学经验,并亲自示范教学的应用,让参加研习的校长、老师,能利网路资讯及多媒体科技,制定各项中文学校教材。石鸿珍校长经验丰富,她在第四届全球华文网路研讨会中,发表两篇有关网路教学的论文,并且主持一个工作坊。周六讲题为﹕《 E 世纪快乐学中文 - 多媒体与网路教学的应用》﹐时间﹕2005 年 11 月 12 日 (星期六)2:30 pm – 5:00 pm﹐地点﹕波士顿华侨文教服务中心﹐65 harrison street, Boston ,六楼。
  • 【大纪元11月1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慧真十二日电)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务委员会今天举办幼儿客语教学成果发表会,北市二十四所幼稚园和托儿所小朋友,在各园所客语老师指导下,发挥创意表演,家长和小朋友更认识客家文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