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落谁家

晨晨
【字号】    
   标签: tags:

女儿参加学校三天二夜的童军大露营,回家后我问女儿:“好不好玩呀?”女儿说:“非常好玩。”唯一遗憾的是,在某个竞技比赛中,奖状被别班拿去了。

女儿诉说这件事的时候,心里愤愤不平:“为什么撕喊声最大、演出最卖力的确没拿到奖?”

我随口回答女儿:“胜败乃兵家常事,何必放在心上。也许教官的评分标准并不是谁撕喊声最大、演出最迈力,而是以整体的协调配合为评量重点。”

女儿听了之后默默不语。

很多时候,我们会觉的事情不公平。某些东西,看起来应该是属于自己的,最后却落入别人的手中。究其原因是,我们往往站在自己的角度、观点去思考问题,总觉的这件事情就应该是这样,那件事情结果应该是那般。没有跳出自我的框框看问题,对待事情落入一种狭隘的认识,造成心里过不去、不平衡。

得奖固然好,没得奖的人,若能保持君子风度向得奖者祝贺,不也是美事一桩?孩子!在人生的旅程中,得奖与不得奖并不是最重要的。谁能保有“胜不骄、败不馁。”的君子风度,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在往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们还会有多次不同形式的竞技比赛。每一次竞技比赛都是给自己心性磨练升华的大好机会。奖落谁家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问自己的表现够不够格得奖更重要!@*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美国佛州一位母亲说,作为家长,她的职责就是做孩子的“啦啦队长”,并拒绝成为他们的朋友或“直升机父母”,否则你将培养不出有韧性的孩子。
  • 漫无目的的育儿,是一件非常慌乱的事。有了孩子后的每一天,我们都要面对许多抉择:替孩子准备什么食物?找什么学校?玩什么运动?如果父母心无定性,总是犹豫不决或朝令夕改,家庭就会陷入各种混乱。
  • 绒毛玩具
    六岁之前还是处于自我为中心的时期,没有所谓的“他我概念”,如果这时强迫孩子分享,其实是抢劫的行为,要让孩子懂得“分享”,应该先满足孩子的占有欲,然后藉由模仿、身教、品格教育,逐渐成形。
  • 很多妈妈问我,现在孩子精得很,挑战叛逆的语言一堆,连很小的孩子都会挑战权威,好难教!情绪就像一颗球,孩子丢出来,当爸妈的应该要适时转化这些脾气,千万不要用情绪硬碰硬,不然过一阵子你就会在孩子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
  • 当孩子表现得不如我们所预期,我们感到生气,而对着孩子指责、批评、责骂或威胁……但我们如此反应,除了宣泄自己的情绪外,对孩子的帮助到底有多大?
  • 良好的亲子沟通,可培养小孩愿意诉说的习惯。(Shutterstock)
    不少父母师长总是摸不透:为何孩子老爱对立反抗?也常为这种行为的教育问题而犯愁。针对这类恼人的问题,临床心理师厘清常见的教育迷思与误区,并提供三招教养秘诀,指引如何有效经营良好互动,化解剑拔弩张的危机。
  • 谁都不想霸凌事件发生在孩子身上,但少年人遭遇霸凌的实际情况却十分惊人。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统计,仅2019年,就有超过20%的12至18岁美国学生报告称在该学年遭受过校园欺凌,包括谣言中伤、取笑、辱骂或侮辱、推搡、绊倒、吐口水或威胁等。
  • 成功教育真的有规律可循吗?虎妈教育法,是成功宝典,还是个骗局?
  • 游泳池
    在这个“不晓得未来会发生什么事”的年代,每个人都需要有“能处理未知事物的理科力”!能不能直接用手感应温度?人类对温度的感觉相当模糊,十分容易出错,因为人会“适应”,所以如果需要精准。用仪器测量才是最好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