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媒体与性

font print 人气: 24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3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王知涵编译报道)你那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在看什么?如果是色情的东西,孩子们会从中得到关于性的什么讯息?还有,会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什么影响?

据纽约时报报道,医学杂志儿科学(Pediatrics)在2005年7月曾经有一篇题为“媒体对青少年性态度及性行为的影响”(”Impact of the Media on Adolescent Sexual Attitudes and Behaviors.”)的报告。这份报告是受国会所托,在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和德州大学健康科学中心(University of Texas Health Science Center)的支持下进行的,这份报告探讨的角度科学而全面。

媒体对性的报导-一个需要关注,却得不到重视的议题

“媒体对青少年性态度及性行为的影响”报告的主要调查者,德州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埃斯科巴柴乌玆(S. Liliana Escobar-Chaves)说:“虽然大众媒体对青少年行为的影响是众所皆知的,比如饮食、抽烟、喝酒,不过,我们对媒体带给青少年性行为的影响却是一无所知。”

有关性,谁在监督青少年看什么、读什么和听什么?答案是基本上没人监督。埃斯科巴柴乌玆在报告中写到,“年轻人接触媒体时,周遭没有父母或其他长辈。没有父母监督的美国年轻人能花一天1/3的时间接触各式各样的媒体。”

由媒体对青少年饮食、抽烟和喝酒习惯的影响几乎都是负面的,可以推测从电视、电影、电玩、音乐、杂志、网站而来的性的讯息及图像,带给青少年的影响也是负面的。

每年,美国有将近90万的少女受孕(其中34万人只有17岁或更年轻)。青少年因为性而传染疾病的比例高于成人,35%的少女在20岁之前怀孕。就2002年衣原体(chlamydia:一种男女都传染的性病,杆菌所致)传染为例,有性行为的青春期少女的传染率是成年女性的6倍。

而且,这种危险性不会因怀孕或染病就结束。报告指出,“资料显示,有性行为的青少年是沮丧和自杀的高危险群”,“青少年早期的性行为也会让人想到其它潜在危害健康的行为,比如酗酒、大麻及吸毒。”

虽然说有过性经验的中学生的比例减少,怀孕的青少年的比率也下降了,但这个数字不是十分稳定,还会上下浮动。报告指出:“大约47%的中学生有过性体验,在这些人中, 7.4%的人的第一次性经验是在13岁前,14%的人有4个或4个以上的性伴侣。”

媒体中,性节目非常多

电视是最容易从中模仿的媒体,青少年看电视的时间约占一天时间的1/3。8至18岁的年轻人有2/3自己房间有电视,而2/3的人家装有限电视,很容易看到关于性的话题和画面。

电视里性的内容很普遍,而且还在增加。凯撒家庭基金(Kaiser Family Foundation)研究发现,“从2001和2002年整体来看,青少年经常看的节目中性的内容相当多:83%受青少年欢迎的节目都有性的内容,有20%的节目是明显或隐晦的涉及到“性”。”

但是,这份研究指出,“强调性的危险及性的责任的节目只占1%”,此外,只有3%的画面涉及如何避免性病,以及如何避孕。

媒体对性的态度,可能是造成青少年性行为频繁的主因

关于电影,有两项研究分析了最受年轻人欢迎的出租录影带。研究指出,这类录影带含有大量跟性有关的内容,录影带中,大部分性行为发生在未婚的双方。

这样的电影造成的结果很少有人研究,2001年,对14到18岁有性行为的黑人女孩的研究发现,这些喜欢看X级(成人级)电影的女孩有多个性伴侣的可能性大、经常有性行为、衣原体的测试多为阳性反应、不喜欢避孕。

这项研究指出,喜欢看跟性有关节目的青少年,容易高估某些性行为的频率,并且对婚前性行为抱持很不严谨的态度。

以青少年为客户群的音乐录影带含有很多性欲及性冲动的画面,而且十分明显,但是对这样内容暴露的后果还没有什么研究。同样,杂志、广告或是电玩带给青少年对性及性行为的态度的影响,都没有科学的研究。

至于网路,一项官方调查发现,10至17岁的青少年有1/5的人会不经意碰到明显有关“性”的内容,还有1/5会在上线时,碰到不想看的性欲方面的内容。

“媒体对青少年性态度及性行为的影响”报告中呼吁,就大众媒体有关“性”的内容对青少年的信念及行为会产生什么影响,特别是长时间接触不同媒体的“性”内容,对青少年的“性”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应该开展更多更好的研究。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科学的重要性使得科技有了它自己的动力,没有人能够阻挡得了它。就在今天,人类正在花二千亿美金制造一座新的太空船,荒谬的是,没有人知道这座太空船要做什么用。
  • 任何一所学校,行为偏差的学生都是少数,我们应该还来得及拯救这批可能变成社会边缘人物的青少年。
  • 我建议教育部每年都举办一次全国性的会考,考试题目务求简单,其目的只是看看全国各级学校的各个年级学生中,有多少人根本没有达到最低标准。
  • 我希望我们政府有一个“宁拙毋巧”的科技政策,除了鼓励国人注意前瞻性的技术以外,更应该开始一个国家型的往下扎根的计划,在这个计划中,我们要努力地将基础技术学会。只有如此,我们的工业才可能成为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
  • 要使升学压力减轻,唯一的办法是将校与校之间的差距减小,如果各所学校的经费差距不大,考上那一所学校都差不了太多,升学的压力就会降低很多。
  • 纪晓岚能文能武,无论写诗、抑或对句,更是才思敏捷,寓意深远;往往妙趣横生,更令人啧啧称奇。纪晓岚个性孤高耿直,处世却能圆融通达。每当讽谏皇上时,往往能令皇上心悦诚服。
  • 阿杰不但很少参加亲朋好友的喜宴、聚会,而且与亲戚、同事之间的关系也都是若即若离,因此大家都认为他不懂得人情世故。甚至有一回,岳父和一些亲戚从南部上来,吃完饭后要去风景区游玩,他还让太太与孩子陪岳父去,自己没有去。此举引起亲戚们的抱怨,说他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象牙塔里了。

  • 孩子的寛容心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感情,它主要表现为对别人过错的原谅。这种感情对于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尤其是情感的健康发,以及对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富有寛容心的孩子往往心地善良,性情温和,惹人喜爱,受人拥护,而缺乏寛容心的人往往性情怪誔,易走极端,不易为人亲近,因而人际关系往往不好。怎样才能让孩子拥有一颗寛容的心呢?
  • 人之初,性本善,婴儿从母体呱呱落地后,即将面对五光十色的世界,最初影响我们的是父母亲的教导,其次是师长和同学们之间的交往。一个孩子未来的人格特性、行为举止常是受到父母亲一言一行的影响。
  • 自由时报记者洪臣宏/高县报导一名乳癌妇女听别人建议,服用未经认证的健康食品养生,竟出现黄疸指数飙高、GOT、GPT指数逼近一千,经查为药物性肝炎,医师表示,即使是食补也得注意个人体质,不见得每个人都适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