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该对孩子说的100句话〈3〉

试着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陈慧心
font print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 ,

和所有的孩子一样,果果也是“十万个为什么”,天生就是提问专家。“为什么世界上有人?”“人为什么分男人和女人?”“火星上面为什么怀疑有人类存在?”……常常是一连串的问题让爸爸妈妈应接不暇。有时候,果果会提出一些让大人觉得匪夷所思的问题,这些提问让父母丈二和尚摸不到脑袋,真不知道孩子小小的脑瓜里居然会有这么多的问题。

这天,果果突然对妈妈手上戴的手镯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盯着妈妈手上漂亮的手镯问道:“妈妈,这手镯是金子做的吗?”

妈妈答道:“是呀。”
“那为什么是白色的呢?金子不是黄色的吗?”
“这是白金了,也是金子的一种。”
果果的“为什么”开始出来了:“为什么叫‘白金’呢?它为什么是白色的呢?”

妈妈稍微停了一下,笑着继续说道:“你觉得呢?”
果果搔搔脑袋回答道:“我认为是由于成色的问题。”
妈妈接过话题:“嗯,听起来蛮有道理的,我们一起去找资料查查吧。”
果果开心地点点头,然后立刻飞奔到书架前……

面对孩子一连串“不可思议”的为什么,很多父母会渐渐变得有点不耐烦了。其实,父母应该欣赏孩子的求知态度,理解他强烈的好奇心。当孩子提问时,父母可以先反问孩子:“你觉得呢?”“你认为呢?”“为什么呀?”等等,来引导孩子先思考答案,再自行寻找答案,这样的方式可以加强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当孩子尝试说:“我认为是这样……”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在他回答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辅助他思索,为他理清思绪。即使孩子答错了,父母也应当赞赏孩子所作出的努力,鼓励他继续尝试。孩子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认同后,自我形象自然随之提高。

孩子的问题也许会非常简单幼稚,但是家长的态度要真诚,不要嘲笑他,要以积极的态度诱导他。切忌不要因为忙或心情不好就对孩子的问题不理不睬,这样做只会使他感到深深的失望,理性的探索欲望也会随之消失,这对孩子的求知欲是个打击。同时要注意,在回答孩子的问题时要简明扼要,只要让孩子明白简单的道理就行了。比如,孩子问:为什么灯能亮,你可以简单的回答:这是因为电能发光发热。至于更深的电路内容,孩子理解不了,也不必太费口舌。

在回答孩子的问题时,还可以与他一起去寻找答案,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孩子既学到了知识,也体会到探索的乐趣。在与父母一起努力的过程中,还会让他体会到父母就像朋友一样可以互相帮助,从而使孩子的自信心大大增加。因此,这是帮助孩子提高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 * *
专家建议:

⊙父母面对孩子的提问要实事求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就是不知。切不可敷衍了事,不懂装懂。此外,父母最好给孩子购买一套百科全书,鼓励他在书中自行找到答案。

有时候父母带着孩子外出时,孩子会提问个没完,怎样能让孩子静下来呢?可以让孩子把问题记下来,待回家后与他一起找出答案。

转载自:妇女与生活社《父母应该对孩子说的100句话》@(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们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因为治疗那些成长在缺乏关爱的家庭环境的儿童时,有可能会遇到庞大的障碍......
  • 对父母或教育者来说,最严重的儿童教育错误,就是对走上错误道路的儿童预言悲惨的结局。这类愚蠢的预言会助长儿童的怯懦,让情况无限恶化。我们应该反其道而行,以正面积极的态度鼓励儿童。
  • 我们必须从“激发这类儿童的勇气,并让他们相信自己的长处与能力”来进行治疗。
  • 在成长到学龄的这个阶段,孩子们正在培养和练习帮助新朋友、与他人相处和交友能力。还有自我调节和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
  • 学龄儿童往往喜欢独立,但他们仍然需要你的爱、关注和认可。在成长和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也需要一些限制和指导。这些限制可以帮助你的孩子感到安全,并为开始上学后的新规则、惯例和责任做好准备。
  • 我们已经知道,儿童都会努力追求优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责任,就是将他们的努力追求导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须确保,孩子的努力可以获得心理健康与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调。
  • 我们知道,不劳而获的成功多么容易转瞬即逝,因此训练儿童满怀企图心没有什么好处;更重要的是训练他具备勇气、坚忍和自信,这样他才能体认到失败时永不气馁,而且应该视“失败为需要被解决的新问题”。
  • 我们一直在推广学前教育课程。诚如近日《纽约时报》一篇文章指出,学前班远远供过于求,还提到“幼儿教育提倡者说,如果家长知道学前教育的好处,可能会有更多的家庭报名参加。”然而这些所谓的好处往往难以实现。从各种学术研究得知,上学前班的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可能遭遇困难,在行为和学业上落后于没有上过学前班的同侪,而且在学涯后期被留级的可能性增加。
  • 孩子会在学习过程中的某个阶段,对学习本能的热爱常常会消失。许多孩子逐渐开始厌恶甚至害怕上学和学习新事物。 以下是一些简单的策略,家长或老师可用来培养孩子保持对学习的热爱。
  • 漫无目的的育儿,是一件非常慌乱的事。有了孩子后的每一天,我们都要面对许多抉择:替孩子准备什么食物?找什么学校?玩什么运动?如果父母心无定性,总是犹豫不决或朝令夕改,家庭就会陷入各种混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