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岁不我与

一斗
font print 人气: 60
【字号】    
   标签: tags:

阳货是鲁国的权臣,把持了鲁国的朝政。阳货想让孔子来见自己,孔子不去见他。于是给孔子送来一只烤乳猪。孔子等他不在家的时候去拜访他,不想在半路遇到了阳货。

阳货对孔子说:“来,让我给你说几句。一个满腹学问的人,看着自己的国家一片混乱不管,能说他有仁义吗?”孔子说:“不能。”又说:“一个人本可以为国家做大事,却总是错过机会,能说他有智慧吗?”孔子说:“不能。”阳货说:“日月流逝,时间不等我们啊!(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说:“对,我快要出来做事了。”

“岁不我与”感叹时机错过,追悔不及。

(出自《论语》)

[原文]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正见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斑驳陆离”中“斑驳”指色彩杂乱,“陆离”指参差不一。形容色彩纷杂。
  • 齐国攻打鲁国,索要鲁国的谗鼎,鲁国送去了一个假的谗鼎。
  • 有一次晋平公问师旷:“我70岁了,想学习,是不是太晚了?”
  • 齐桓公召开天下诸侯大会,卫君最后才到。齐桓公在朝堂和管仲商议要讨伐卫国。齐桓公退朝回来,他的夫人是卫国人,下堂跪拜,为卫君请罪。
  • 公元前341年,魏国太子申、庞涓出兵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派田忌、孙膑带兵前去解围。齐军没有直接奔赴韩国,而是挥师魏都大梁。太子申和庞涓回撤,迎击齐军。齐军佯装怯战,掉头东撤。
  • 孔子去拜见齐景公,景公要把廪丘(地名)送给孔子,孔子推辞不接受。
  • 贞元三年,十六岁的白居易从江南来到京都长安。带着自己的诗稿去拜会名士顾况。顾况看到诗稿上“居易”的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住不容易啊。”

  • “空谷足音” 指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
  •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1),分财利多自与(2),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3)鲍叔谋事(4)而更穷困(5),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 (6)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7)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8),知我不遭时(9)也。吾尝三战三走(10),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 纠(11)败,召忽(12)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史记•管晏列传》)

  • 在我们日常使用的成语,有许多是来源于佛教经典和故事,像“四大皆空”、“返视内照”、“顽石点头”、“盲人摸象”,等等。成语“想入非非”俗称为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此语出于佛经中的“非想非非想天”或“非想非非想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