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想入非非

善东
font print 人气: 105
【字号】    
   标签: tags:

在我们日常使用的成语,有许多是来源于佛教经典和故事,像“四大皆空”、“返视内照”、“顽石点头”、“盲人摸象”,等等。成语“想入非非”俗称为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此语出于佛经中的“非想非非想天”或“非想非非想处”。

在佛教中对三界的认识是在人类空间以上,有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以无色界为最高。无色界又分为四天而以“非想非非想天”为最高,也就是三界中的最高天,故又名“有顶天”。

《楞严经》形容此天众生是“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非想非非想处”又《俱舍颂疏.世间品三》:“谓此定体,非前七地粗想,名为非想。若想全无,便同疑暗。有细想故名非非想。”意谓此天居诸天之首,其中众生定力深湛,已经没有下地的粗想,故名谓“非想”。但并非完全无想,尚有细想的状态,故又名“非非想”。这种思想实指这一层次天体众生在这一境界的思维状态,被俗语用作嘲谑人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为想入非非,意义实大相异趣。

关于“非想非非想天”,有这么一则故事。

古时有位小和尚修行,某一夜有妖狐化成美女前来。狐女在屋外以言语及色相勾引,小和尚都可以把持自己,不为所动。狡猾的狐女说到:

“小师父能够以定力拒我,可见修持境界已超过了’忉利天’ (‘忉利天’在佛教中是欲界六天中的第二天,也就是所谓的’三十三天’) 天人的标准。可是如果能让我坐在您身旁,且有肌肤的触碰而不为所动者,就说明小师父已经是’非非想天’中人了。小师父愿意证明给我看吗?”

小和尚在执着心的驱使下同意让那狐女进屋来,其实是上当了。不幸的是,他并没有修炼达到如此高的心性标准,最终把持不住,毁了自己的戒体。小和尚悲痛欲绝,追悔莫及,没过几天就忧郁而死。

【正见网】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北海有鱼,名叫鲲。鲲大得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它能变化成为鸟,名叫鹏。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宽。鹏振翅而飞的时候,它的翅膀象悬在天空的云彩。鹏会随着大海的变动飞往南海。《齐谐》这部书里记载了许多稀罕事。
  • 宋英宗即位,依例赏赐大臣。后来,英宗又特别加赏富弼。富弼推辞,使者说:“这是皇上例外赏赐的。”富弼说:“大臣接受例外赏赐如果不阻止,皇上万一做起例外的事来,怎么去阻止呢?”最终也没有接受。

  • 南北朝人李谧好学。李谧开始跟随孔璠学习。几年后,孔璠反过来向他学习。朝廷屡次征召他不就,惟以琴书为业。他说:“丈夫拥书万卷,何暇南面百城。”
  • “斑驳陆离”中“斑驳”指色彩杂乱,“陆离”指参差不一。形容色彩纷杂。
  • 齐国攻打鲁国,索要鲁国的谗鼎,鲁国送去了一个假的谗鼎。
  • 有一次晋平公问师旷:“我70岁了,想学习,是不是太晚了?”
  • 齐桓公召开天下诸侯大会,卫君最后才到。齐桓公在朝堂和管仲商议要讨伐卫国。齐桓公退朝回来,他的夫人是卫国人,下堂跪拜,为卫君请罪。
  • 公元前341年,魏国太子申、庞涓出兵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派田忌、孙膑带兵前去解围。齐军没有直接奔赴韩国,而是挥师魏都大梁。太子申和庞涓回撤,迎击齐军。齐军佯装怯战,掉头东撤。
  • 孔子去拜见齐景公,景公要把廪丘(地名)送给孔子,孔子推辞不接受。
  • 贞元三年,十六岁的白居易从江南来到京都长安。带着自己的诗稿去拜会名士顾况。顾况看到诗稿上“居易”的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住不容易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