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安贫乐道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font print 人气: 1024
【字号】    
   标签: tags:

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又说:“富而无骄易,贫而无怨难。”这都是些立身处世的经验之谈。而人活一世,能不能看淡对钱财的执著,对多数人来讲,都是很难的。难怪有高僧说,从古至今,天下熙来攘往的人群,无非是为了名利。

颜回,孔子最杰出的弟子,《论语》中关于他的文字不多,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孔子的评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安贫乐道的形象由此深入人心。

那么,为什么是安贫乐道?为什么不是安富乐道呢?安贫乐道可以理解为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当然也可能是一条修炼的路,也未尝没有安富乐道的可能。其实这个贫富,在真正修炼者的眼里,不过是一时一世的表象,贫、穷、富、贵都是缘于不同的因缘得失,贫穷也好,富贵也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过是世间幻象,如果不能放下执著钱财的心,如何能做到安贫,又怎么可能乐道呢?贫穷,并不妨碍一心求道,富贵,心里也一点没在意。尽可能的看淡、放弃自己的执著和人的欲望,也许这就是安贫的涵义吧。

为什么要安贫?可能还有一层意思,人一旦把心思用在钱财上,想着要安富乐道,那只能是自欺欺人,因此而滋生的很多执着人心,却正是修炼者要完全放下,才可能一心向道,勇猛精进的。而且一旦求富贵了,对物质越来越多的占有,也会滋长更多的私心,欲罢不能,更是对求道的干扰。《圣经》中不也有这样的告诫吗‧富人想要去天堂,就像骆驼要从针眼里穿过去这么难。富人不是不可能去天国,是执著钱财的心太难放下而难啊。

而乐道呢,很多人觉的像颜回那样,怎么生活啊?要啥没啥,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呢?其实那是站在他自己的角度在衡量修炼的人,修炼的人有修炼人的乐趣,在修炼路上的精进不殆,本身就是乐在其中而又不足为外人道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就是古人在治学中的生动比喻,而用一句修炼界的话来形容,正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转自正见网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