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一毛不拔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font print 人氣: 18
【字號】    
   標籤: tags:

孟子說∶「楊子的學說主張為我,即便拔出一根毫毛就能對天下有利,他都不肯做。墨子的學說主張兼愛,即使從頭頂到腳跟都磨損了,只要是對天下有利的事,他都會不惜犧牲生命去做。子莫的學說是主張中道,主張中道原是好的,可是如果只知中道而不知變通,那就等於執著在一點上了。執著於一點之所以不好,是因為這樣會傷害真正的道,而只專注於一事,其餘的都廢棄。」

春秋戰國時代,當時有許多思想家提出各自不同的思想流派、著作學說,可說是百家爭鳴的時代,他們相互論戰,希望能對治理國家有幫助。而楊朱的「為我」學說與墨子的「兼愛」學說正好形成強烈對比,這篇主要是孟子針對楊朱和墨子學派的評論,清楚簡要的指出兩人學派的差異。

後來,原文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就逐漸演變成「一毛不拔」這句成語,用來比喻自私自利,就連少許力量都不願貢獻的人,後來也用來形容非常吝嗇自私的人。

--摘編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