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一毛不拔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font print 人气: 18
【字号】    
   标签: tags:

孟子说∶“杨子的学说主张为我,即便拔出一根毫毛就能对天下有利,他都不肯做。墨子的学说主张兼爱,即使从头顶到脚跟都磨损了,只要是对天下有利的事,他都会不惜牺牲生命去做。子莫的学说是主张中道,主张中道原是好的,可是如果只知中道而不知变通,那就等于执著在一点上了。执著于一点之所以不好,是因为这样会伤害真正的道,而只专注于一事,其余的都废弃。”

春秋战国时代,当时有许多思想家提出各自不同的思想流派、著作学说,可说是百家争鸣的时代,他们相互论战,希望能对治理国家有帮助。而杨朱的“为我”学说与墨子的“兼爱”学说正好形成强烈对比,这篇主要是孟子针对杨朱和墨子学派的评论,清楚简要的指出两人学派的差异。

后来,原文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就逐渐演变成“一毛不拔”这句成语,用来比喻自私自利,就连少许力量都不愿贡献的人,后来也用来形容非常吝啬自私的人。

--摘编自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