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九牛一毛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font print 人氣: 14
【字號】    
   標籤: tags:

我的祖先沒有剖符丹書的功勞,只是掌管文史星歷,地位接近於卜官、巫祝之類,原是皇上所戲耍並當成倡優來豢養的人,被世俗的人所輕視的。假如我被法令制裁而處死了,那就像九頭牛身上少掉一根毛,和螞蟻又有甚麼差別?世人也不會將我的死和能夠壯烈殉節的人相比,只會認為我是才智窮盡、罪大惡極,自己不能免除死刑,最後走向死路啊!

為甚麼會這樣呢?這是我向來從事的官職低微,造成人們這樣認為。人固然都會有一死,可是有人死的像泰山一樣的重要不凡,有人卻像鴻毛一樣的微不足道,這是因為他們死亡的意義不同。

這是〈報任安書〉中的一段,記載在《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是漢代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回覆朋友任安的一封信。天漢二年,漢武帝命自己寵妃李夫人之兄李廣利將軍率兵征討匈奴,並派李陵隨從李廣利出兵作戰。後來,李陵途中遭遇單于,而李陵只帶領步卒五千人,被匈奴八萬騎兵所圍攻,因得不到後援,最後彈盡糧絕,被俘投降。武帝知道後非常生氣,就誅殺李陵全家。

司馬遷認為李陵孝順母親、謙讓有禮、對朋友講信義,有國士的風度。所以,司馬遷挺身而出為李陵辯護,但不被漢武帝接受,司馬遷因此遭到囚禁,最後被處以殘酷的「宮刑」。司馬遷在信中向任安陳述自己受到宮刑後,身心受辱,本想一死了之,而後來決定忍辱不死,全是為了完成《史記》這部著作。

「九牛一毛」這句成語,就是從原文中「九牛之一毛」演變而來,用來比喻多數中的一小部份,對整體影響不大。

--摘編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