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悠悠:十五歲的大孝子

嚴謹
font print 人氣: 32
【字號】    
   標籤: tags:

一、十五歲的大孝子

原谷的爺爺,年老多病,他的父母嫌棄他,想把他拋到野外。原谷雖然只有十五歲,但他力主正義,堅決反對父母雙親這樣對待爺爺。

可是,父母不聽原谷的勸,他們做了方輿(用以抬人的一種木架),將祖父抬到野外,丟下就走。原谷卻撿起方輿,帶它回到家裡來。

他父親問:「我對你講過了:這方輿用完就扔掉!你為何將此凶具帶回家來?」

原谷答道:「爺爺是你的生身父親,你們不孝敬他。等到你們年老多病時,我就不再做方輿了,我學你們的樣子,就用這個方輿,把你們拋於野外算了。」

父親被他的話所感動,便將爺爺接回家來,好好贍養。

原谷既孝敬爺爺,也孝敬父母。並且還規勸父母,一起孝敬爺爺。人們都誇他是個大孝子。

二、義塚•義祠•義田

設義塚,以埋葬本宗族中無地的死者。立義祠,以祭祀宗族中沒有後代的逝者。置義田,以供給宗族中沒有田地的人耕種。

這些,都是仁義之舉。富裕之家,都應該盡力去做。

三、 杜五郎為兄家著想

杜五郎,身為男子漢,家中只有兩間破房,四院空空,竹籬為門。他本人,三十年未出家門。

黎陽(今河南浚縣)縣尉孫軫,問他以何為生?他回答說:「我原有坡田,同哥哥一起耕種。後來,侄兒結婚,他們家漸漸拮据,我便將房產都送給了哥哥,自己攜妻兒,到此度日。我每天閉門不出,為人看病算命,維持生計。雖然有時也鬧饑荒,但過得很清靜,坦然。」

四、和氣致祥

家庭不和,多由於妻子的話,激怒丈夫所致。若非有遠見的丈夫,就難以擺脫妻子的操縱。

於是,有親生骨肉老死不相往來者;有沒兒子卻不願以兄弟之子為後者;有多子而不願過繼給兄弟者;有不願接濟兄弟,贍養父母,必欲均費者;殯葬父母,必欲均費,不願多擔分文者。

還有,作為小姑,在母親面前說閒話的;作為嫂子,在丈夫在前告發小姑的。

如上所述,不可勝數。這些人豈不知:我入丈夫家門,作為該家的一員,同谷同穴,傳宗接代,榮辱與共。自己對公婆、小姑如何,兒媳也將會對我如何;自己對叔伯、妯娌如何,也將是兒媳傚法的榜樣。

寬厚待人,人最快活。與人為敵,有何樂趣?

忍一忍,讓一讓,破些零錢,又算什麼。

我讓人,人必知,一時不知,以後也會知道的。

即使與我有隔閡的人不知,旁觀者知;別人為我的真情誠意所打動,交口稱讚我的美德,那人最終也會感動的。

和氣致祥,怨氣生災。這是至理名言。

(以上均據明代鄭瑄《昨非庵日纂》)

--轉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韋景駿,唐代萬年縣人,進士及第。曾任肥鄉和貴鄉的縣令,後任趙州長史和房州刺史等官職。為人正直清廉,愛民護民。
  • 孫夢得說:「過去,正派人都恥於結交御史,以免有巴結高官、結黨營私之嫌。現在,我怎麼能推薦熟人,去任御史台官呢?」人們很欽佩他的正直。
  • 有個名叫劉兼的才士,路過洛陽縣地面,在某村的旅店下榻,夜裡,聽到門外有個聲音說:「李果縣令做事,公正嚴明,簡直到了可怕的程度。我不敢繼續呆在這個縣。我們還是到別的縣,去享用人間的供品吧。」
  • 圖為清 冷枚《耕織圖冊.耕》,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司馬光說:「生和死都是命中注定的。」處理朝政,更加廢寢忘食。到病危時,已經處於彌留之際的司馬光,還在喃喃自語.就像在夢中一樣,說的都是朝廷和國家的事情。
  • 有一天,錢若水來到州衙,待屏退了左右以後,單獨對知州說:「我秘密地查找女奴,現在已經找到了。」知州因此下令帶來那父子倆,去掉刑具後,予以釋放。
  • 明仁宗做太子時,曾經陪坐在明成祖身邊,明成祖回頭問講官:「今天講什麼內容?」講官回答說:「講《論語》的君子小人和同章。」
  • 崇明鎮有一家姓吳的夫妻,生了四個孩子。因家裡實在窮得揭不開鍋,只好賣掉四個孩子,來維持全家人的生計。
  • 鐘離意,東漢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字子阿。初任郡督郵,在疾病流行中救活了很多人。明帝時任尚書,敢於諍諫。後任魯國相。
  • 王旦叩頭辭謝說:「這是父輩留下的舊宅。當年只能勉強遮蔽風雨,現在我修繕得已經有點過分了。每當我想起父輩,我總是感到心中有愧,哪裡敢再麻煩朝廷呢?」
  • 吳國彥深知自己身體病弱,難望有生育的可能。為了使吳家後嗣有人,他希望父親再生一個兒子,便和母親商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