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城傾國

【經典名作中的秘密】人約黃昏後

作者:文逸飛
明吳彬《歲華紀勝圖‧元夜》。(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3856
【字號】    
   標籤: tags: , , ,

元宵節,其實也是中國古代的情人節。這一夜燈火通明,沒有宵禁,單身男女總在此夜邂逅或相聚。

宋朝以後,不但放燈的時間延長,更有了專門的燈市;各種花燈爭奇鬥勝,加上發明了煙火,男男女女藉由賞燈相會的情況也更普遍了;愛情經由燈會而滋生,卻也常在燈會過後結束!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去年正月十五的夜晚,燈會明亮得就像白天一樣;
我們相約於黃昏過後,月兒升上了柳樹枝頂時見面。
今年正月十五的夜晚,月兒和燈還是那麼明亮;
我卻看不見去年相約的那個人了,
淚水不自禁地流下,沾濕了春天薄薄的衣裳。

清.佚名〈升平樂事圖.花燭鶴燈〉(公有領域)
清.佚名〈升平樂事圖.花燭鶴燈〉(公有領域)

這闋詞相傳為歐陽修所作,一說是才女朱淑貞。

詞的上半闋充滿了幸福嬌羞的情感,下半闋卻涕泣心酸,以今昔對比的手法寫出了失戀女子的情傷。

開場只用簡簡單單三個字:「燈如晝」,便生動描繪了出燈會的輝煌景象,也暗示主角沉浸於愛情的歡悅燦爛。接著,作者沒有說出與情人會面的具體時間,而是「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點出兩人的相約是私下進行的,所以只能借著月兒的上升位置做為信號;造語淺白,卻又含蓄而婉轉。

下半闋以月與燈的依舊,帶出「物是人非」的失落感;在這春光明媚的時節,正值青春的女孩,卻因一時衝動愛上了一個不長久的人;月光和燈會的明亮,如今倒成了主角孤單的對比。

整闋詞淺白質樸,短短幾句話將情與景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末句「春衫」二字,既點出了春的時間,又暗示了青春的年華;鮮亮輕透的春衣質料,不著痕跡地描畫出主角單薄,而又楚楚可憐的形象。

清 余集〈落花獨立圖〉。(公有領域)

附錄:破鏡重圓的故事

 南北朝時代,南朝陳後主有一位非常美麗又聰慧的妹妹,叫做樂昌公主;她不喜歡皇親國戚,虛榮富貴,自己作主嫁給了年輕而有才華的太子舍人徐德言。夫妻倆過著恩愛幸福的生活。

陳後主整日沉迷於酒色,荒廢國政,沒多久就被隋朝給滅了。

當隋文帝楊堅的軍隊兵臨城下時,徐德言與樂昌公主相對而泣,徐德言說:「以妳的才華和容貌,國亡後必定會落入權貴之家,那麼我們就夫妻緣盡了。若還能有一線希望相見,必需留個信物做為線索。」於是將一面銅鏡破成兩半,讓公主與自己各持一半,相約如能在大難中活下來,就拿著這半面銅鏡,每逢元月十五日到都城販賣,以此尋找對方。

陳朝滅亡後,才貌雙全的樂昌公主果然被俘,成為當朝宰相楊素的寵妾,徐德言則流亡在外,受盡磨難辛苦;……兩人都沒有忘記對方。

〈千秋絕豔圖〉樂昌公主。(公有領域)

天下終於安定了,徐德言想盡辦法來到京城,就在元月十五日那天,帶著半面銅鏡進入集市,尋找樂昌公主。

他漫無目的地走著,忽然看見一位老人拿著半面銅鏡在叫賣,還賣得非常昂貴,市集中自然無人願買。徐德言心中一動,拿出自己收藏的那半面鏡子與之相合,果真就是當初破開的那面銅鏡。

徐德言問:「老人家,您怎麼會有這半面鏡子的呢?」

老人家如實回答,原來他正是樂昌公主的僕人,受公主囑託出來叫賣破鏡。得知公主已經成為權傾一時的楊素的寵妾,根本奪不回來了,徐德言一陣心痛,於是在那半面鏡子上題詩,讓老人帶回:

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
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

當初鏡子與人一同離去,
現在鏡子尋回了,人卻沒有辦法回來。
再也看不見那美麗的嫦娥影子,
徒然留下明月空蕩蕩的光輝。

老僕人將鏡子交還公主。公主看了鏡上的題詩,傷心欲絕,再也不吃東西了,成天只是哭泣。楊素覺得很奇怪,一問之下知道了真相,也不禁為他們真情感動。

楊素派人找來了徐德言,設下宴席,將公主還給他,並贈給他們一筆金錢生活。周圍的人們聽說了這事,也都忍不住感動,熱烈談論起來。楊素叫樂昌公主作首詩以表心聲,公主百感交集,寫下:

今日何遷次,新官對舊官;
笑啼俱不敢,方驗作人難。

今天是怎麼樣一個流轉的日子呀?
我的新任丈夫與我的前任丈夫相對而坐。
我笑也不是哭也不敢,
終於明白了做人有多麼困難。

把她的處境和心情,淋漓盡致地描述了出來。

徐德言和公主告別楊素後,一同返回江南居住,白首偕老,恩愛地過完了一生。後來人們便以「破鏡重圓」這句成語,來比喻夫妻失散或決裂後,重又團圓或和好的幸福。@#

《獨釣寒江雪》封面。(文津出版 提供)

選自《獨釣寒江雪──經典名作中的秘密》/文津出版
大紀元讀者購書優惠 https://goo.gl/27qA1k

責任編輯:芬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意大利本土之外,《神曲》亦成為藝術家不竭的靈感之源。僅1800至1930年間,以之為題材的繪畫、雕塑就有200餘件之多,有「最後的浪漫派」之稱的法國插圖畫家居斯塔夫‧多雷(Gustave Doré)更賦予這部偉大詩作以新的生命,當事人甚至評論他和但丁有心靈感應。在本文最後,讓我們按「圖」索驥,到這部的偉大詩篇和預言中做一番「發現之旅」。
  • 相傳,中國最古老的農歌出現於帝堯時代,名〈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
  • 在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以南)開化比較晚,人們也相當淳樸,朋友交往充滿了真心。當一位越國人要與他人結為朋友時,都會先進行一個儀式:他們在地上堆起一個小土壇,用狗和雞當祭品,然後歌唱著祝禱。
  • 季札來到徐君的墓前,解下腰間的寶劍,親手掛在墓旁的樹上,轉身離開。隨從人員驚訝地阻止:「徐國國君都已經死了,您這是要送給誰呀?何況您從來就沒說過要把寶劍送給他呀!」季札說:「不是這樣的。當時我雖然沒有開口說,但心裡已經答應了,現在又怎能因為徐君死了就違背我心中的承諾呢?」徐國人民知道了這件事,非常感動,他們為季札做了一首歌: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脫千金之劍兮帶丘墓。
  • 雋永的詩句可以啟迪人的智慧,和諧的樂音可以淨化人的心靈。三千年前一群小朋友隨意的歌唱,卻啟發了聖賢的智慧,和自我反省的方向。
  • 整場宴會裡主人虛心地求教,賓客也誠懇地提出各項治國高見;上下之間沒有隔閡,氣氛歡愉和悅;聲色娛樂不是重點,道德的促進才是目標,這才是貴族燕饗的真正價值呀。
  • 這首歌曲雄壯質樸,境界開闊,短短數語便描繪出了北方壯麗的景致。末句更是神來之筆:因長草過於茂盛,竟然掩蓋了低頭吃草的牛羊,等大風吹過瞬間才驚見無數身影;「吹」、「低」、「見」三字,互為因果,帶出了北人的豪邁之氣,和一幅生動傳神的遊牧圖!
  • 這位划船的越人其實是位美麗的姑娘,她被鄂君子皙的翩翩風采所吸引,於是藉著歌聲來傳達心意。她純真的情感和曼妙的歌喉打動了王子的心,王子走上前來牽起她的手,在遊湖結束之後一同歸去,譜下了一段美麗的愛情!
  •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是一首歌頌婚姻的詩篇,詩中記錄了一位不平凡的女子,和一樁改變歷史的愛情。
  • 《詩經‧秦風‧蒹葭》篇是許多人反覆吟詠的美麗作品,「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深刻描述出了許多人在追尋愛情過程中歷經考驗,伊人若即若離、可望而不可及的感受。然而在這首詩中被苦苦追尋的「伊人」究竟是誰呢?答案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