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力十足的《萬壑松風圖》

作者:邱馨賢
宋 李唐《萬壑松風圖》。(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931
【字號】    
   標籤: tags: , , ,

李唐是北宋末期的人。當時的皇帝徽宗雖然在政治上表現平平,但在繪畫方面卻有突破性的政策,比如,他打破過去由他人推薦進入畫院的習慣,以考試的方式選才;徽宗很重視畫家對於詩意的想像力,並以其做為鑑定標準,當年,徽宗出的考題是「竹鎖橋邊賣酒家」,竹鎖不是竹子做成的鎖,「鎖」在這裡當成動詞,是詩句裡一個很關鍵的字,整句詩的意思可以解釋為一片竹林把橋邊賣酒的店家給遮掩住了。

但「橋邊賣酒家」在詩句裡就占了五個字,所以很多畫家把重點放在酒家、酒客談笑、橋邊的描繪;李唐先畫了一片竹林,有座橋頭,隱約在竹林中有幅酒旗,連酒家的建築都沒有畫出來,卻將詩中的關鍵字「鎖」表現得淋漓盡致,徽宗大為欣賞李唐的詮釋能力,欽賜第一名。

進入畫院後,李唐受到徽宗重視,官至待詔。

《萬壑松風圖》這幅作品是在北宋宣和時期(宣和為徽宗年號)六年完成的(一一二四年),李唐當時是七十六歲,正是北宋發生「靖康之難」(一一二六年)的前兩年。靖康之難發生後,金人攻破北宋京城,包括徽宗、欽宗兩名皇帝、嬪妃、大臣、畫師技工等三千多人都被擄往北方,李唐也是其中之一。

土匪變徒弟 一路保到江南去

李唐曾經在康王趙構府中做事,他聽說康王已經在南方繼位,也跟著其他大臣往南方走,逃到太行山的時候,卻被強盜給包圍住了,其中一人叫做蕭照,被李唐包袱掉出來的一盒盒粉餅給吸引住了(按:以前的畫畫顏料不容易取得,因此調成粉塊狀,每次要畫的時候,就調用一點),就問眼前這位老人是做啥的?

李唐報上名號,蕭照大吃一驚,因為他對畫畫很有興趣,又聽到眼前這個人就是鼎鼎大名的翰林圖畫院待詔李唐,於是自告奮勇要跟隨李唐到南方去,蕭照告別了首領,一路保護李唐到了當時北宋王室偏安的京城臨安(今杭州)。

兩人一路邊逃邊畫,邊畫邊敎,蕭照後來也成了南宋著名的畫家,目前台北故宮還收藏有一件蕭照的作品。

當時,康王趙構也還沒確定要定都哪裡,李唐也找不到他在哪裡,顛沛流離輾轉來到南方,又沒人認識,只能先以賣畫為生。

李唐不入時人眼 他日重造南宋新畫派

宋 李唐,《萬壑松風圖》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江南、江北的風景相異,養成的風土人情也大大不同,人們對書畫的喜愛與北方不一樣,北方喜歡大山大水,但在煙雨江南,人們並不喜歡這樣的畫作,所以,李唐的作品賣得不好。他做了一首詩,感嘆時不我與:「雲裡煙村雨裡灘,看之如易作之難,早知不入時人眼,多買胭脂畫牡丹」,意思是山水畫裡的雲煙、村落與雨氣迷濛的江邊灘頭,你看起來沒什麼,其實這是很不容易畫的,但卻無法博得人們的青睞,唉,早知道你們都看不懂,我就多買一些胭脂,畫大家都喜歡的牡丹就好了。

所幸,許多江北的人也逃到江南,一位疑似康王舅父的人偶然在市場上,見到一張獨異於江南風格的畫作,才找到李唐,將之推薦給已繼位為高宗的康王,高宗重建畫院後,李唐再次進入翰林圖畫院,當時他已八十歲了。

李唐是一個全才型的畫家,繪畫實力豐厚,不但會畫山水,也會畫人物故事畫、花鳥、走獸等。長居江南後,他逐漸改變畫風,北方的大山大水、中峰鼎立的構圖逐漸變成了江南煙雨濛濛、西湖楊柳、平坡的半邊構圖,還有他創的斧劈皴法等,帶領了南宋畫家走向另一個畫風,包括知名的馬遠、夏圭;他雖然是北宋時期的人,但因為影響深遠,與劉松年、馬、夏合稱「南宋四家」。

圖畫說明——小論

這幅畫是三拼絹,就是三塊絹布拼在一起畫成的,從上面天空的位置可以看到接縫,是一幅非常大的作品,《谿山行旅圖》、《早春圖》都是二拼絹。因為,以前的絹尺寸沒有那麼大,超過一百公分的畫,就必須用拼接的方式來完成。

這件作品雖然巨大,但畫面給人感覺愉快、宏大,並不暗沉、蕭條,例如畫中的松葉十分茂密,與郭熙《早春圖》中的蟹爪枝給人蕭條的感覺、或春芽才剛冒出來的感覺完全不同,這幅畫像是夏天,生機勃勃,且聲音很多,畫中可以感受到泉水汩汩、松風搖曳、主峰兩側、山凹處、山峰處都有流泉,呼應了畫名中的「萬壑」。

圖畫說明——細部

宋 李唐,《萬壑松風圖》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很多史料記載李唐體格兼備,他擅於描寫萬物生氣蓬勃的朝氣,以這幅畫為例,這幅畫有很多細微的部分,讓你覺得動感十足,跟李唐使用的多變皴法、採用的畫面元素都有關係,例如在畫中的山石、雲、松、水等是主要元素,我們可以看到李唐以不同的皴法來做出各種陰影、變化,忠實地表現了物體的表面結構。

立體的松樹:他用墨線先把樹幹圈出來,再用半圓形畫出松樹身上的節理,卻沒有很呆板地把整棵松畫滿,利用一半的密集度來表達樹幹的起伏,這些節理的表現與淡墨染色具體呈現了這些松樹的立體感。

厚實的松針:李唐利用細筆的短針,把松針一筆一筆畫出來,粗細大小不同,而沒有想用染色直接帶過,畫法十分細緻。

真實的泉壑:後面的這些水紋與傳統的畫法也不太一樣,如果你常去爬山,就會發現水紋就如同李唐畫的樣子,嘩啦嘩啦地流淌著,跟范寬《谿山行旅圖》所畫的抽象性的水、瀑布不一樣。

落款:皇宋宣和甲辰(按:一一二四年)春,河陽李唐筆。李唐是河陽三城人,就是現在的河南孟縣。但這幅畫沒有畫名,所以「萬壑松風」應該是後人所取。◇#

──轉載自《藝談ARTIUM》

(點閱藝談ARTIUM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鄭之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小漢斯‧霍爾班生於德國巴伐利亞州的奧格斯堡市(Augsburg),屬於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北方的畫家與版畫家。他被公認為十六世紀時期最偉大的人物肖像畫家之一,除了肖像畫之外,他的作品還包含宗教畫、警世內容的版畫等等。特別是他警世意涵的木刻版畫用於人文思想著作的插畫,在傳播新教思潮的時代裡,起到了有力的作用。
  • 文徵明以「白描法」鉤出娉婷玉立的蓮花,用極婉約勻稱的細線來鈎勒。為了顯現花瓣的精氣有神,畫瓣尖,下筆時先以書法中的「頓筆」為之,再提筆上來,一上來就見真章了。我們看到文徵明的花瓣線條是那麼細緻溫和,好像隨手不經意地就畫出來似的,柔中帶剛,剛中有柔。顯得韻味無窮。
  • 南梁 張僧繇《雪山紅樹圖》(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光凸凸的山,除了輪廓線以外,不添加任何線條也就是沒畫皴法。 這幅畫怎麼和常見的中國山水畫迥然不同呢?
  • 來自比利時的法蘭德斯風格畫家安東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西元1599年–1641年)是一名臻求完美的肖像畫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替英國國王查理一世所繪的肖像畫,優雅地呈現了查理一世和他的宮廷樣貌。范‧戴克也是一位色彩大師,他善於運用色彩和大膽的筆觸來表達光線、物體的移動和布料質地。這項特長也讓他得以在作品中描繪出高度精準卻仍具有繪畫特點的蕾絲質地。蕾絲這種非常精緻又複雜的布料是16至17世紀時富有的藝術贊助人流行配戴的服飾配件。
  • 華麗誇張的定型角色(stock characters)、簡單的情節、即興對白和戶外表演,是即興喜劇(Commedia dell’Arte,又譯藝術喜劇)的核心特徵。其幽默劇情常圍繞著年輕戀人的種種考驗。演員們不受台詞限制,可以根據觀眾的反應調整表演。這些喜劇常含有對時政的諷喻和接地氣的幽默,可以巧妙避開查禁。這種意大利民間戲劇形式也成了18世紀洛可可(Rococo)藝術運動的理想題材。
  • 冬天多少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沉悶些,有些人覺得天空烏雲密布缺少陽光令人提不起勁來。但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算在最昏暗的日子裡也有色彩。最近我坐在一家咖啡館裡望向天空,當天刮風下雨天色昏暗,天空不再出現彩虹,反倒像是大理石般帶點細微的灰色、藍色甚至紫色。
  • 意大利偉大的藝術寶藏之一是位於帕多瓦(Padua)的斯克羅維尼小禮拜堂(Scrovegni Chapel)。是什麼讓小小的斯克羅維尼神妙不凡,且意義重大?
  • 丁托列托在自己畫室的牆壁上寫有這樣的座右銘,作為靈感之源的提醒:「米開朗基羅的造型與提香的色彩」(Il disegno di Michelangelo ed il colorito di Tiziano)。《創造動物》這幅畫是向兩位大師致敬之作:丁托列托動態地描繪了神體,並滿懷愉悅地讚美自然界。此畫如今收藏在威尼斯學院美術館(Gallerie dell'Accademia)。
  • 美國作家史丹利‧霍洛維茨(Stanley Horowitz)寫道:「冬天就像蝕刻版畫,春天是水彩畫,夏天像油畫,而秋天是綜合四季的馬賽克(鑲嵌畫)。」幾世紀以來,詩人與作家用筆歌頌四季,而畫家用色彩使之流傳千古。
  • 聚會宴飲的傳統,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早期。在古希臘,有一種稱為「會飲」(symposium)的特殊宴會,是當時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隨後,宴飲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十分盛行,並以不同的形式傳承至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