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相聲史《歷史名家評點》( 六 )

張杰堯﹙1893—1971﹚
漢霖民俗說唱藝術團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坎坷起步︰
張杰堯﹙1893—1971年﹚,藝名「張傻子」,漢軍旗人,祖籍浙江嘉興,世代作官,後漸衰落。因此從他父親張武林起,成了變「戲法」、說「評書」的藝人。

張杰堯生於天津,幼年讀過私塾,1903年進入「河北梆子」戲班學戲,除學唱功外,還得練彎腰、劈叉、倒立等基本功,經常被老師打的渾身青紫,折磨的不成人樣。兩年後張杰堯私下逃跑,雖然未能出師,但已在學唱、表演方面打下了基礎。這對他以後在表演相聲「柳活」上,發揮了不容低估的作用。

離天津後,到處流浪,撿媒核、拉小袢兒、打執事,什麼活都幹。流浪到河南焦作,遇見了京劇藝人田月樵,正在組織「京劇」、「梆子」兩下鍋的「混合班」。張杰堯有「河北梆子」的功底,就參加了「混合班」擔當武生、老生,當時的藝名叫做張七奎。

*無師自通︰
後來,輾轉又到了北京找姐姐、姊夫,總算有了棲身之地。他常到天橋遊逛。天橋是曲藝、雜技藝人薈萃之地,當時的相聲演員有李德錫、張德泉、粉子顏…等。他最喜歡李德錫的相聲,邊聽邊學,學會了一些相聲段子,決心“身懷相聲藝、闖到外埠去。”

他就這樣開始與另外兩人一起搭檔作藝,先到上海、蘇州等地,1920年又到南京夫子廟,1921年轉到開封相國寺跟其他五、六處地方,一直到了漢口。隔年1922年,在漢口開始與褚德貴搭檔,不久返回開封。當時他住在相國寺前的「青雲客棧」,同客棧剛好住著唱「河南墜子」的老藝人郭文斌,見他年輕有為,就把女兒許配給他,後來於1927年完婚。

*生涯轉折︰
1931年張杰堯回到北京,住在姐姐家裡,有一天到白塔寺逛廟會,正碰上褚德貴「撂地」作藝,褚看到他就說︰「傻大爺,您票一段怎麼樣?」張見天色已晚,靈機一動,說︰「好吧,就唱段《斬經堂》吧!」他學唱的是周信芳的「麒派」,剛好北京人聽慣了「譚派」、「余派」,很少聽「麒派」,覺得新鮮,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領班的常寶臣邀他轉天到護國寺廟會獻藝,他欣然允諾。

護國寺在定埠大街,原名崇國寺,是喇嘛廟,廟會規模比白塔寺還大。第二天張杰堯去了,聽說有些聽眾是從白塔寺趕來的,精神來了,說完正段,又加演了兩個小段,大受歡迎。領班的說︰「乾脆,你就參加我們這個班吧,給您打份兒!」就這樣,張杰堯參加了這個相聲班子,先在西單商場南棚同幾位藝人搭檔作藝,後來又到北棚和更多藝人一起演出。逢年過節,還走堂會。為了活躍氣氛,除「相聲」、「雙簧」外,有時還彩扮豋場,反串「小戲」。

*新鮮作風︰
北京是座較保守的古城,相聲藝人一張嘴就喜歡說︰「想當初…」,張杰堯卻不一樣,他經過名師指點,﹙張杰堯在各地多年,遇人無數,當時也已是李德錫的代拉師弟。﹚深得相聲中的三昧。他走南闖北、博採廣收、眼界開闊、識多見廣,故自編自導了許多新段子,是位名符其實的「相聲革新派」。

他的表演獨具風格特色,不論是摹擬姑娘、老太太,還是上海商人、河南藝人,都能形神皆似,唯妙唯肖。著名相聲藝人張壽臣曾說︰「傻大爺一身都是嘴。」他還是相聲演員中惟一一位模仿喜劇大師卓別林裝束的人,留著仁丹鬍,著西裝,有時登台表演也是照樣。他還編印了不定期的刊物《笑海》,發售給觀眾。所有這些,都是當時相聲場子裡的新鮮事。

*悲慘晚年︰
張杰堯曾代拉師弟韓子康、劉月樵,也曾前後收過「松」字輩的十二名徒弟。1964年,「四清」運動以後,年過七十的張杰堯被下放農村,十年浩劫中又受到審查,生活艱難、陷入困境,但仍經常背誦「貫口」,哼唱「雜曲」,聊以自慰。1971年6月卒於西安市北郊張家堡,終年七十八歲。

﹙待續﹚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相聲溯源,其重要性毋庸贅言,然而,不論就整體藝術還是具體的相聲段子,追溯源流都是十分困難的。這裡選擇了包括「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群活」在內的十幾段傳統相聲,略予追溯它們的變遷與來歷,旁及當時的社會態勢,作為一種小民歷史的佐證。當然,對於數以百計的傳統相聲數量來說,區區十幾段的比例所佔甚小,只能窺全豹於一斑。
  • 先說這個相聲源流的背景,從隋唐到清末,封建制度分科考選文武官吏,整整推行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1905年方才廢除。因此明、清兩代,文科考選士每三年一次,考試題目就是八股文。八股文的文體,每篇文章都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構成。從起股到束股,又分為互相排比的兩段,一共八股。
  • *對口相聲《賣掛票》︰
    1931年《戲劇月刊》第五期刊登鄭劍西的見聞錄,介紹了這麼件事︰
    「譚鑫培晚年,除了堂會,戲館子是不大露的。忽有一次廣德樓日戲,貼他的《碰碑》,午後一點已經把戲園子四周上下,擠個水洩不通。好些人來不及吃飯,買了乾點心充飢,還不敢喝水,怕解溲,就不能再佔老地盤啦!饒是這樣,一張條凳還是擠好些人,只要有好戲聽,也就不覺其苦。」
  • *對口相聲《找堂會》︰
    傳統相聲中以豆腐為表現對象的共有三段,即《磨豆腐》、《豬吃豆腐》、《找堂會》。九十年前,豆腐是最便宜的素菜之一,上不了宴會席面。當時,曲藝藝人組成班社,除了街頭或茶園作藝外,還常常到官宦人家走堂會。
  • *對口相聲《空城計》︰
    《空城計》的來源,是清代著名藝人余三勝的軼聞。王夢生《梨園佳話》載云︰
    「一日,三勝扮演皇帝,引率四內侍豋場,左右應各二人對立,適此時左三右一,三勝以目暗示,冀其改也。詎意始終不悟,無可如何。於是三勝唱完之後,續唱︰『這壁一個那壁三,還須孤王把他搬。』兩句而收場。觀客、後台相率大笑。」
  • 在相聲藝術成長的過程中,湧現了許多技藝卓絕、承先啟後的相聲名家。如果說,傳統相聲作品是資料方面的遺產,那麼,相聲名家的藝術經驗則是精神方面的財富。這裡即將為您介紹的相聲名家有李德錫、焦德海、張杰堯、張壽臣、馬三立、常寶堃、侯寶林、劉寶瑞等人。
  • 焦德海﹙1878—1935﹚,北京人。幼年曾學唱「竹板書」,十五歲時改學相聲,拜徐有祿為師。起初,在天橋「撂地」,後到「青雲閣茶社」等處獻藝。他以「說」、「學」見長,台風穩健,表情細膩,口齒清晰,趣味雋永,屬於冷面滑稽。
  • 張壽臣﹙1899—1970年﹚,是清末以來相聲的第四代演員,博采眾長、集於一身,成為承先啟後的一代相聲宗師。
  • *嘴皮子的基本功︰
    前面說到張壽臣因喪父家貧,生活艱辛,到了一九一一年正式拜入焦德海門下。由於張壽臣覺得自己是「帶藝投師」,想快點兒學本事。然而,焦德海卻還把他當作開蒙的「娃娃徒」,整天讓他練嘴皮子的基本功,他說︰
    「生意人全靠說來吸引觀眾,吐字發音務求準確、清晰,聲音宏亮,首先得苦練繞口令,鍛鍊唇、齒、喉、舌各個部位的發音。」
    「要字正腔圓,不准有倒音、訛音、包口音。」
  • 張壽臣雖已出了師,老師卻還在關懷、惦念著;有一天,張壽臣在護國寺「撂地」說單口相聲,觀眾很少,焦德海和裕德隆也站那裡聽,一段說完打錢,觀眾一哄而散。張壽臣發現老師目睹這樣的慘狀,難過的低下了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