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角度看雍正(系列之十八)

清三代與文殊菩薩、帝釋能仁、轉輪聖王
小童子
font print 人氣: 3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5日訊】現代人相不相信文殊菩薩、帝釋能仁與轉輪聖王之說並無關係,身為華人,我們既然說著Mandarin(文殊菩薩的語言),何妨放下觀念與成見,從理解雍正帝的世界觀開始,由古人身上重新認識「真正的中國人」。


素惠繪圖

乾隆皇與文殊菩薩

本文第一篇曾提到,達賴對清的國書,以文殊稱順治與乾隆二帝,並且在布達拉宮裏,直接將乾隆帝著佛裝的唐卡像作成文殊菩薩。除了北京雍和宮中的「乾隆坐禪圖」再次肯定這一點之外,乾隆帝在承德一座供奉文殊菩薩的「殊像寺」提了一首詩匾:「殊像亦非殊,堂堂如是乎?雙峰恒並峙,半里弗多紆。法爾現童子,巍然具丈夫。丹書過情頌,笑豈是真吾。」此詩的前半段在形容文殊的法像堂堂,法體有如山河大地。後半段則說文殊以化身到凡世間行菩薩道,現孩童身,也現男子身。最後一句則是說,西藏的國書執於情,頌讚我為文殊菩薩,文殊是真我嗎?

所以在詩中,乾隆並未直接否認他為文殊的化身,反而留下一個極大的空間。如果文殊每次入世間是不同的形象,也可視為每位文殊都不一樣,只是共用了「文殊」這個菩薩名。那麼就難怪乾隆會笑問「是真我嗎?」

雍正帝與釋迦牟尼佛

北京的「雍和宮」其實是雍正帝親王時代的府邸「雍親王府」,在乾隆九年時才改建為北京最大藏傳佛教寺廟「雍和宮」。乾隆帝在九年所刻的《雍和宮碑文》中寫道:「我皇考向究宗乘,涅槃三昧,成無上正等正覺。施恰萬有,澤流塵劫,帝釋能仁,現真實相,群生托命,於是焉在。」

「涅槃三昧」、「成無上正覺」都是用來形容成佛的修行人。施恰萬有,澤流塵劫,指的是以有為法普度群生。

很多人不知道梵語「釋迦牟尼」的意思是「能仁寂默」。「能仁」是大能大仁,代表的是他以人身修成佛,也代表著浩浩蕩蕩的慈悲(積極有為的善);「寂默」就是真空,代表的是無邊無量的智慧(真空無為的忍)。「帝釋能仁,現真實相」可解為雍正帝與釋迦牟尼一樣,都是苦心孤詣修成佛果。最後一句話則是說與雍正帝一起降世的眾生,都把生命的前程寄託在他身上。

康熙帝與轉輪聖王

不僅如此,乾隆十七年所刻的《永佑寺碑文》中,下筆先說如來佛是法王,「宏濟天人,遍現十方」,然後說建造永佑寺的康熙帝:「我皇祖聖祖仁皇帝,以無量壽佛示現轉輪聖王,福慧威神,超軼無上。」八年之後,在《重修弘仁寺碑文》中,乾隆再度稱康熙帝是「再世如來,現轉輪王」。

因此乾隆雖然對自己是不是文殊給了一個想像的空間,但對其父祖都說了大白話。康熙帝的前身是佛,現則為轉輪聖王(Cakkavati);雍正帝則是倚靠他致力地習佛修行,所以修成佛果。

後來史家對乾隆的說法,只是感到「驚異」,大多直接抹上一把政治色彩之後就置之不理了。但如果是為了政治目的,在數不清的佛、菩薩裏,為何乾隆要說康熙帝是轉輪聖王,而雍正帝是佛?以乾隆自己的世界觀及相信神佛的信仰,他敢不敢沒有依據就如此僭越佛名?在盛世中,乾隆又有何政治上的需求要這樣做?如果只要去比附一個佛菩薩的名字就可以遂其政治目的,乾隆之後的清帝何不各自「分封」一個佛、菩薩名?

直到近年來清宮的史料越來越多被整理出來,才有佛教學者對雍正帝與佛教的關係有了較深入的研究,並且肯定了雍正帝在佛法上的造詣,已成一家。信或不信康雍乾三帝的真實來歷是各人所見,有人必得先見而後才願信,但不信,就已先阻絕了能見度。

重新認識「真正的中國人」

這個系列文試著從雍正帝的「世界觀」來重新理解誰是中國人,中國人怎麼看待人生。雍正帝一生務真務實,他總要求臣工要「實心辦事」、確實清廉,史家有「雍正一朝無官不清」之譽;身為帝王,他並未耽於逸樂、享有國家,相反的,他用「寧以一人治天下,豈為天下奉一人」的態度自處;他看待人生為「只彈指,一斯須」,不僅自己修行不輟,還揀魔辨異、弘揚正法、不忍聖教衰。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實在找不出第二個這樣的佛心帝王。他眼中的世界不僅是一個物質的世界,不只是地球上的這個時空,他看到的是超脫宇宙時空的永恆。

失去了與先人的聯繫,尤其是失去了先人的世界觀之後,現代人對於未來多半感到困惑茫然。在一種幾乎可以形容為自暴自棄的狀態下,許多人放棄尋求千聖道、萬佛途,認為人終歸一死,所以在生時就該徹底執著於物質世界的追求;不然就是一味的要求神佛無條件的加持護佑,以為這就叫做有「宗教信仰」。看看雍正帝如何修證佛法,就能知道一個修佛者的應然與實然。

現代人相不相信文殊菩薩、帝釋能仁與轉輪聖王之說並無關係,身為華人,我們既然說著Mandarin(文殊菩薩的語言),何妨轉變思惟,放下觀念與成見,從理解雍正帝的世界觀開始,由古人身上重新認識「真正的中國人」。

雍正帝看到了上萬條成佛的道路,苦口婆心勸人「休遲疑,莫含糊。」如果現代人看不到這上萬條的道路,那是雍正帝虛言誑人,還是我們忘了來時路,迷於紅塵中?二律背反,總有一個是對的。是古時的雍正帝,還是失去真信仰的現代人?二律背反,總有一個是走錯路了。雍正帝已矣,萬一走錯路的是失去真信仰的現代人呢?現代人真的認清自己與這個世界嗎?我們不妨以圓明居士的這句話作結:「當警醒,莫踟躕。誠省己,自識吾。」(全文完)◇

本文轉載自《新紀元週刊》第65期【歷史新觀】欄目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現實生活裏,探究神祕不僅是心理保健的目標,也是心靈之旅的目的地。——愛因斯坦
  • 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為償多劫願,浩蕩赴前程。這首詩呈現了一個殊勝浩瀚的場面──佛菩薩乘願而來,為了度人而甘冒大險、承擔大業,進入六道中輪迴……從清涼月、畢竟空的境界,進到這濁世之中……浩蕩的慈悲與勇氣,無以名之!
  • 有一真人出雍州,鶺鴒原上使人愁。須知深刻非常法,白虎嗟逢一歲周。——唐朝高僧黃檗
  • 誰道空門最上乘,謾言白日可飛升;垂裳宇內一閑客,不衲人間個野僧。——雍正
  • 雍正帝為何以天子之位不惜與僧侶辯論佛法真諦?他真該當「好干佛道」的批評嗎?一如世界各國介入現實與專制抗爭的優秀主教不得不提出道德呼籲,雍正大帝同樣勇敢走上修行人的護法路。
  • 「果能實修實證、利己利人,則千百年後,帝王猶為之表彰,是亦勸勵之道。」《御選語錄》
  • 看著毀戒破律的魔子魔孫大面積開山立派,雍正帝護教心切,刊印《揀魔辨異錄》破除邪說;
    中國既有儒道釋正法開傳,雍正禁止西洋教士傳教,其實是極有深意的。
  • 宗教派別越多,人們卻越不信神、越遠離佛。二百八十多年前雍正帝就看清楚這個問題,還曾力阻這個下滑的趨勢。這豈是常人辦得到的?
  • 賤民世襲數百年,最後在奉行佛法的雍正手中終結。他以一道旨令為數萬賤民開創一條新的人生道路。這麼做,得罪的都是士族官家,吃力不討好,雍正帝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 清初西南邊陲的土司對土民任意生殺,雍正帝改土歸流,削弱世襲土司的地位與特權;康熙年間貧農多添丁就得多繳稅,雍正帝攤丁入畝,廢除不公平的人頭稅。這一切,都是為了實踐他對眾生平等的認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