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作者:彭菊仙
粗心的孩子在課業上常會犯些相同的錯誤,像是錯別字永遠都是那幾個、總會把否定句問題看成肯定句問題、單位老是看錯......
容易行事馬虎的男孩,在生活中也特別需要經歷耐煩與細心的練習,而且這方面的習慣養成要愈小開始愈好。這一方面是因為孩子還沒定性、比較好塑造;另一方面也是他們這時候還很黏爸媽,心思單純而更願意聽從父母的教導。
男孩的好奇心強,隨著自己的心向與興趣,對外在物理環境主動探索的欲望,要勝過被動接收知識與重複練習的意願,也就是師長解讀的「玩心太重」。因此,雖然主動的觀察興趣、加上對物理結構天生的敏銳度,使他們的理解力強過女孩,但男孩卻往往管不住自己的心念,無法專注於被動灌輸式的學習,更難耐於細節的操練。
為什麼男孩總是會心不在焉,漏看題目、抄錯數字?減少粗心,先從生活的穩定做起。小學男生的大腦,理解力勝於謹慎度、玩心重於耐性,面對密密麻麻的作業考題和生活細節,往往無法淡定以對。放慢生活步調、保持作息規律,不要過度給予學習的負擔,當他們感受到時間的餘裕和自處的能力,才會安心、專心把事做好。
當自己說的話遭受否定,應該沒有人會感到開心。所以難免會和意見相左的人刻意保持距離。以大人來說,這也算是一種待人處世的方式。但如果是與小孩的「親子關係」就要格外注意。
「你有什麼夢想呢?」、「人生只有一次,你想怎麼度過?」、「對你來說,什麼才是最幸福的人生?」你曾經被問過這些問題嗎?如果沒有,請試著找找看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會使你的人生發生很大的轉變。
說原因,講道理,孩子才不會犯第二次錯。
183-184錯要「馬上說」,孩子才知道錯在哪裡
孩子在學校和朋友打架、叫他寫作業都不寫……,當孩子不停出現令人頭痛的偏差行為時,請不要劈頭就罵「不可以這樣!快給我停下來!」試著靜下心聽聽孩子的理由,了解他為何那麼做。
讓孩子知道,為了讓事情發展順利,挫折是必經的過程
「老師」這兩個字給人一種「學有專精」的感覺,如果把孩子當成老師看待,會有什麼情形發生呢?
對於沒做過的事情,很少人會有絕對的自信。唯有親手去做、親身實行後才有可能獲得信心。但是,當孩子相信做得到,卻沒能做到的時候,也不要責備他,要讓他從中尋找在過程中學到了什麼,然後加以修正運用,這點非常重要。
跟孩子一起想像「達成目標」的感覺:「如果考上,會發生多棒的事呀?」
每個孩子都有擅長與不擅長的事,就算與父母的期待不同,但聚焦在孩子做得到的事情並給予認同,是讓孩子能有所成長的關鍵。
3階段」教養方式,決定孩子的成長
「自我定位」指的是「如何看待自我、找到自己的位置」。我們的言行舉止會為了未來的人生目標,努力改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常積極正面的話語,孩子就會在健康的心態下長大。人類的大腦一旦產生信念,就只會選擇接收正面的資訊,排除消極的想法,人生朝著光明的方向前進。
有一間日本報社特地邀請一些教子有方的家長,討論如何培養孩子的毅力,他們總結了四個有效的原則!
想要培養孩子的毅力,父母要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好榜樣。如果做父母的自己都缺乏毅力,有什麼資格要求孩子有毅力呢?在日常生活中要時時注意,例如只要有機會坐公車,就別坐計程車;能走路就別坐公車。
有個教育學家說過,教育應該是一種理性行為,一旦重「情」輕「理」,就會放任縱容孩子,讓家庭教育出現盲目性和隨意性,從而讓孩子滋生依賴、怕吃苦等問題。所以,父母的主要任務應該是教孩子「學會生存」、「學會做人」,這才是對孩子最大的愛。
可以冷處理,但不能傷害孩子。
日本父母幫助孩子糾正壞習慣或改正壞毛病時,會特別謹慎處理,例如孩子在學校與其他孩子打架,會冷靜以對,先弄清楚原因。反觀華人父母,往往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面對孩子犯錯總是說出「你怎麼老是惹麻煩」、「我怎麼會生出你這樣的兒子」之類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話。
愛孩子,批評兩次,表揚三次,教他五次,批評孩子時,語氣一定要溫和,最好是先肯定孩子的優點,再中肯地分析他的錯誤,並提出改正方法。這樣才有利於孩子逐步改掉不良習慣,強化優秀的特質。教他五次,就是要有耐心地一次次教育孩子,直到孩子學會做一件事或改掉一個壞毛病為止。
現在的華人父母,發現孩子犯了一些小錯,會認為樹大自直,孩子大了自然就會改正那些小毛病;但孩子做了一件不起眼的小事,父母就會對孩子大加讚賞。日本人一向認為,表揚和批評同樣重要,缺一不可。「尼考砰」就是一種獎懲結合的教育方法。
日本父母認為,不應該開車載孩子上學,讓孩子被寵壞。必須讓他知道,現在要努力念書,將來要努力工作,才能有車開、有房子住。這樣,他才會用功!他們不是不愛孩子,而是為了孩子的將來著想,狠下心來鍛鍊他。
有太多父母因為心軟,因為疼惜自己的孩子,而無法讓孩子堅守自己立下的規矩與規則,導致孩子年紀越大越難教。做父母的應該如何澈底改變這種情況?我們最好向德國父母取經,學習一點技巧。
「自己能做的事情,為什麼要別人幫你做呢?」這是德國人普遍的觀念。在德國人看來,故意讓別人幫忙是一種不守規矩的表現,是一種推卸責任的意識。正是因為德國孩子堅守這種觀念,所以他們自己動手的能力才會比較強。
很多父母喜歡幫孩子準備好一切,不讓孩子自己動手,甚至不給孩子動手的機會。父母包辦一切的後果就是孩子什麼事情都不會做,離開了父母,根本無法生存。一旦遇到什麼困難挫折,就會一蹶不振,因為他們缺乏面對挫折、克服困難的經驗。這是很可悲的,也是危險的。
對於如何看待自己的孩子,華人家長分成兩個極端:若非覺得自己的孩子一無是處,就是覺得孩子很好,毫無缺點。這兩種極端的看法都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在這方面,德國家長的做法是肯定孩子的優點,檢討孩子的不足,鼓勵孩子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