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父母:协助或主宰子女的生活?

font print 人气: 41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2年10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赖素华编译报导)所谓的“直升机父母”普遍被认为是指那些有着大专以上学历的父母,但研究人员发现,其实不然,他们存在于社会的各阶层。究竟自己是身为那个出于关爱而参与孩子生活的家长,还是被外界认定是那种过度介入孩子世界,所谓的直升机家长,那分际是真的愈来愈显模糊。

据《今日美国报》(USA today)报导,新的研究显示,直升机父母是一种不一样的教养方式,对于成年子女来说,有些会因此受益而得到正面影响,但也有些负面影响。那么,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做?是我们的家长操之过急给成年孩子太多压力,还是孩子真的有需要如此被关照?研究指出,其实协助未成年人和替他们做决定,这完全是两回事。

《青春期期刊》在十月份刊载了一个针对拥有高中以上学历的18-29岁族群的调查结果,发现直升机父母似乎对子女有不适当的打扰和爱管闲事的情形,但是基于对孩子的幸福和成就的强烈关注。犹他州杨百瀚大学(Brigham Young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说:“直升机父母独特的教养方式造成父母高度参与孩子生活,与孩子低自主性和情感依赖。”

此论文第一作者人类发展教授渥克尔( Laura Padilla-Walker)表示:“他们参与孩子的生活,只是不适当地,他们并不重视让孩子自己做出决定。”

这项研究的数据是来自国内四个大学的438名大学生及他们的父母。结果发现,家有直升机父母的学生较少参与学校事务。

渥克尔表示:“可能是孩子原本就较少参与学校事务,所以父母介入而给予协助,或是也有可能是父母一直以来对于孩子过度关注,造成孩子习惯性地被动。我不希望父母因此而不参与孩子的生活,在这个年龄的孩子其实真的非常需要父母的关注。关键是,是否应该让孩子和父母双方一起来做决定,还是由父母一方主宰?”

在一个有592名年龄在18-33岁之间的成人及399名家长参与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家长对孩子“热情支持”的正面影响。这项研究,发表在八月份的《婚姻与家庭期刊》,内容指出那些受到父母亲财务、咨询、情感的热情支持的成年孩子比其他孩子有较好的心理调适。

多数关于这个主题的研究着重在目前就学的大学生或大学毕业生,此研究三分之二的成年子女并非是大学生,这反映所谓的直升机父母,不单发生在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群中。

这些研究人员发现,那些认为他们的成年子女需要太多的支持的直升机父母对生活的满意度较差,这是唯一的负面影响。

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人类发展与家庭科学教授芬格曼(Karen Fingerman)表示:“当直升机父母认为事态有些严重时,已为时已晚。”

然而,去年发表在《社会学系列》(Social Spectrum)的一项研究发现指出更多负面的影响。直升机父母教养下的孩子幸福感降低且有使用过多的抗焦虑、抗忧郁和止痛药物的情况。

加拿大王家山大学(Mount Royal University)社会学副教授布坎南(Tom Buchanan)为论文共同作者,他说:“直升机父母的程度越严重,相对地,孩子的幸福感下降。”

布坎南说,在对317名田纳西大学的学生进行研究时,也发现有直升机父母教养方式的现象,正如同在杨百瀚大学的研究发现。直升机父母无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你忙于孩子的事,但你似乎替孩子在某些问题上做决定,而抹杀孩子学习独立的机会。

(责任编辑:古惠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美国大学校园里最近流行一个新词,叫做“直升机父母”,比喻家长像直升机一样整天盘旋在上大学的子女头顶上,一旦孩子有需要,就会迅速现身相助。 (w2007-11-13-voa38.cfm)
  • 根据一本新出版的书,与其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在小孩身上,父母不如多注意自己的婚姻,以确保家庭幸福。
  • (大纪元记者郭靖康编译报导)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过分溺爱、呵护孩子的父母,所谓的“直升机父母”(helicopter parents),可能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持久的影响,并与孩子的依赖性、神经质、不开朗等许多不受欢迎的个性有关。
  • 国际上流行的一个新词语叫“直升机父母”。把某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的父母叫做 “直升机父母”—— 就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上空,时时刻刻监控孩子的一举一动。中国是个“直升机父母的超级大国”,在独生子女政策下,孩子是父母的小王子、小公主。父母从孩子出生开始就毅然担当起儿女的终生保姆和人生规划师。目前在中国的高校里悄然刮起的一股“陪读风”就是这些“直升机父母”的典型写照,一些家长甚至是从中学开始一直陪到大学,陪到研究生的都有。在大学生学习成长的日子里,父母陪读会对他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 家长、老师常对孩子说“我是为了你好”,台北市敦化国小教师李章玮分析台湾现况认为,过度保护孩童的“直升机父母”、无视学生的“机车老师”,都阻碍人权教育的进步。
  • 漫无目的的育儿,是一件非常慌乱的事。有了孩子后的每一天,我们都要面对许多抉择:替孩子准备什么食物?找什么学校?玩什么运动?如果父母心无定性,总是犹豫不决或朝令夕改,家庭就会陷入各种混乱。
  • 绒毛玩具
    六岁之前还是处于自我为中心的时期,没有所谓的“他我概念”,如果这时强迫孩子分享,其实是抢劫的行为,要让孩子懂得“分享”,应该先满足孩子的占有欲,然后藉由模仿、身教、品格教育,逐渐成形。
  • 欢迎来到少儿阶段。在这一阶段,一个不能小觑的常见现象是:与父母交谈可能是孩子心中排在最后的一件事。好消息是,你可以再次开启与孩子的对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