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保母〈6〉: 规矩(下)

Jo Frost 译 / 庄绣云
【字号】    
   标签: tags:

管教态度应贯彻到底

许多父母会随着情况需要而制定规则,这倒没什么关系,因为有些情况下你不得不如此。可是如果父母所定立的这些规则未经双方商量过,问题就来了,因为常常会发生管教态度不一致的结果。所以你们应该一起坐下来,讨论出双方都认同的方法。

什么样的行为是你们两人都认为无法接受的?什么样的行为让你们感到放心?你们意见不同的地方在哪儿?双方一定要取得共识,才能制定出一套每个人都能遵守的家规。如果爸妈的管教态度不一致在先,孩子很快就学会冒充一方的意思行事来对抗另一方。

当你和另一半对孩子行为方面的期待,产生很大的落差时,就不太可能执行这些规则--不管是好的、不好的或是中立的。互相讨论有助于化解你们之间管教方式的歧异,或许你出生于家教比配偶家还严格的环境,或者正好相反,或许这件事在孩子出生之前并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现在可不同了。随着孩子的诞生,同时反映出你和另一半过往的认知差异,不管你个人有何期待,现在是厘清这些期待,和另一半找出共识的时候了。

和孩子相处最多时间的那一方最清楚孩子的理解力,因此也比较了解什么规则最适合用在某个年龄层。同时,父母亲可能疲于应付不断提出要求的学步儿,每每只见到局部却看不清整个情况,而被孩子耍得团团转。如果能够敞开沟通管道,并且持续讨论管教问题,不仅能应付目前的情况,并且可以预先考虑到未来的改变而事先作好安排。

无法接受的行为

有几种类型的行为是逾矩的,可是孩子或许年纪太小,并不了解为什么这样的举止超出范围,所以应该明确而坚定地教导他,某些事情是不被允许的。属于严格禁止的行为包括伤害别人--打人、咬人、用力刺、推挤、中伤--还有危及孩子本身的行为,例如擅自解开安全带,或者过马路时没握住你的手。孩子年纪还很小时,主要是因为欠缺考虑或冲动而做出这种行为,可是一当看出孩子是故意的迹象,就应该坚定而直接地制止,并且用家规来管教。如果你没教导孩子不可以打你或兄弟姊妹,他将以为也可以打陌生人或外面其他孩子,这牵涉到品行问题。

家规宁缺勿滥

如果要为幼儿定家规,一定要清楚不能含糊,而且不需要太多。如果你定立一项涵盖每件事的规矩,恐怕得花很多时间来监督孩子是否遵守,而忽略了教养责任。幼儿分辨得出重要的规矩--“打人是不对的”,以及好的规矩--“嚼东西时应该闭上嘴巴”,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在他年纪还小时,会把比较次要的不礼貌的行为忘记,把焦点放在重要的事情。

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如果不断提醒他的缺点,缺乏家庭乐趣,就会使得紧张气氛升高。在每天的生活过程中,许多事件已经让学步儿受尽挫败感了,所以不要再为他堆积更多挫败的机会,否则将造成亲子间的冲突。

随着孩子年龄渐增,如果他们已经很熟悉以前的规矩,你可以研拟出进一步的规则,并且随着他们不同的成长阶段作调整。

摘自: 新手父母出版《天才保母JO》@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现代生活可真是够忙乱的了,如果你得照顾幼儿的话,会开始觉得一天二十四小时根本不够用,而且花在你身上的时间是最少的。解决时间不够用的秘诀是,排出事情的优先顺序。
  • 应该以固定的进食和上床时间为基础,我比较偏爱让幼儿早一点进食--在下午五点至五点半吃傍晚的那餐。
  • 儿没办法长久记住一件事情,他们的注意力很短暂。他们看不懂时钟,也看不懂你贴在墙壁上的作息表,当然他们也不懂你的心思。固定作息必须一遍又一遍地说给孩子听才有效果,否则从一个活动转换到下一个时,仍然会使得孩子吃一惊。
  • 建立固定作息能够使每个人脱离混乱的生活,让你适当地运用时间。一旦你开始按照固定作息生活,所有的事情就会开始变得平静许多。
  • 孩子的处境也是一样。如果你不告诉他们规则--你希望他们怎么做--他们也就无从遵守规则。如果你告诉他们一项规则,可是遭到反对后就更改规则,孩子也不会当一回事。如果你定立一些孩子根本不可能遵守的规矩,将会有吵不完的架和无谓的争端发生,那样对孩子也是不公平的。
  • 美国佛州一位母亲说,作为家长,她的职责就是做孩子的“啦啦队长”,并拒绝成为他们的朋友或“直升机父母”,否则你将培养不出有韧性的孩子。
  • 漫无目的的育儿,是一件非常慌乱的事。有了孩子后的每一天,我们都要面对许多抉择:替孩子准备什么食物?找什么学校?玩什么运动?如果父母心无定性,总是犹豫不决或朝令夕改,家庭就会陷入各种混乱。
  • 绒毛玩具
    六岁之前还是处于自我为中心的时期,没有所谓的“他我概念”,如果这时强迫孩子分享,其实是抢劫的行为,要让孩子懂得“分享”,应该先满足孩子的占有欲,然后藉由模仿、身教、品格教育,逐渐成形。
  • 很多妈妈问我,现在孩子精得很,挑战叛逆的语言一堆,连很小的孩子都会挑战权威,好难教!情绪就像一颗球,孩子丢出来,当爸妈的应该要适时转化这些脾气,千万不要用情绪硬碰硬,不然过一阵子你就会在孩子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
  • 当孩子表现得不如我们所预期,我们感到生气,而对着孩子指责、批评、责骂或威胁……但我们如此反应,除了宣泄自己的情绪外,对孩子的帮助到底有多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