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天人合一之路(8-8)

儒家道德哲学的建立
黄鹤昇
font print 人气: 10
【字号】    
   标签: tags: , ,

我们试将八卦阴阳鱼这个圆从中间十字打开,你还会求得圆吗?这个十字上下无尽头,左右无边际向外展开,如何圆道?而且你站在圆的正中点刚好是阴阳相半,正所谓的“中庸”,但你一向前、向后、向左或向右都无中庸的本性,不是阴多,就是阳少,不是阴少,就是阳多,反之亦然,故你一有动,有讲所谓的生生息息,十字一开,就无中庸可言。

我以为儒家言性知天命还是一种意作,即抽象的抽象观念。这意作虽是形而上的,看似无对无执,实际上还是有对有执,不过他不是执物相,而是执意相,执性观念的意相而论。其完全抛开外界物相的骚扰,自我作一种心性的知性和感性的反思。此知性和感性是以性善作为本体相,向宇宙作一目的论的静观,即尽性以应天命。

我们从熊十力先生以《大易》的“辟”与“翕”论物象谈“体用不二”亦可看出儒家的天道是怎么一回事:泰初有翕,泰初即已有辟。一辟一翕不可须臾分离而成物,两者不能分开来论。辟虽说是无,但不能说它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不能独言辟而说世界无物无象;也不能言翕而独成物成象。辟是宇宙心,是势用(辟与人心性相通),而翕是显发辟之资具。

由此而说“心物不可分割”。熊先生并批评现代玄学者只懂得用“量智”去猜度本体,而不懂得用“性智”去求得宇宙心。如果我理解不错的话,熊先生的“量智”,即相当于西哲的“理性”,主客体互相对立的认识论;而其“性智”,则是物我二合知觉论(熊十力《新唯识论》,《熊十力集》,群言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81——180页)。

熊先生虽然讲乾元的无(即辟的无),但这个“无”是辩证的无,其有一个势在,而与另一面的“翕”不可须臾分割,实质是这个 “辟”,还是有意相的,这个意相,就是我们人的“心”。其之所以统一无矛盾对立(心物不可分割),是用“性智”——心,去抽象之抽象地概括了。即在我心中用意中之意来包装之,与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达到绝对统一的方法论相近似。其天道是存有的,与老子的道无名,不可言说有不同。儒的天道是可名的,有一个明显的意旨贯通其中。此两者不同处,容后再作比较。

儒家所展开的道德论,其意旨是非常明显的:就是其先造就一个人的性命本体,这个性命本体与天道是一致的(熊十力先生的“体用不二”),然后以这个本体来展现其自己,显现其自己来证明其存在的。这就是说,他与法国哲学家萨特的哲学命题“存在先于本质”是相反的。他是先定人的本质然后才讲人的存在价值,没有这个性命本体,儒家的整个道德体系就不能成立。这个性命本体就是天命,落实到人就是性,即“性本善”。

(待续)

(转载自黄花岗杂志社《通往天人合一之路》一书)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由天道而落实到人,人如何遵循这个天道法则?于是孔子以仁而说之。因天道无声无臭,无形无象,不可言说。故孔子的仁有所包又似无所包,终其不得有一个确切具体的定义,但其义是可寻的,即其以天道的至善而言。孟子再加于发挥,言善与性,把天道进一步明确化。
  • 可以说人类的历史是由神佛安排的,是天意昭示的使然。世界各国曾经古老的预言均以隐喻的方式透露了天机。从西方的《 圣经》、《诸世纪》到南美的玛雅预言、古朝鲜的《格庵遗录》,再到中国的《推背图》、《马前课》等。都将本国乃至世界的重大历史事件记录其中。德国哲学家黑格 尔曾经说过,历史是有它自己的轨迹的。所以说,作为当代的重大历史事件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也就一定能在预言中找到并被破解出来。事实上唐代出版的《推背图》, 如今就已被当代人破解,其中就有文化大革命这个历史事件的描述。
  • 由“诚”践履之路来达仁。我们知道万物生生不息、大化流行之资源在于诚,人只有诚才能尽性知天命,才能完成仁人的功德圆满。但在实践诚的过程中,除自己反省自己诚不诚外,还会受到他人各种不诚言辞的蒙蔽、骚扰,以致于使我陷于不仁不义。他人的意识对我展诚是有影响的。故孔子除“反诸求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自我反省做人外,还要作“知人”的判解,要知道别人诚不诚。
  • 天命从乾元始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周易正宗》华夏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694页》)。父子这个亲情关系是不能破坏的,就是说做儿子的告发父亲就是违背天道。天道一破,人道就无所立了。天道与人道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大学、中庸》华语教学出版社,1996年版《中庸。天命章》第3页)
  • 魏晋、宋明等名儒,如郭向、向秀、王弼或程明道、王阳明等,其儒、道两家思想,都互有渗透。到了明末清初,儒者可能是痛彻明亡的教训,对宋明理学来个反动,多作体用的功夫,对天理玄学的圣征境界进一步明朗化,天道不再是纯无,而是可寻得的实有。
  • 在“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影响下,中国的绘画、文学、音乐都经常呈现出这样的精神风貌。其中古琴音乐更是能表现此种美学特点。
  • 西方大哲学家黑格尔的名言:“存在的即是合理的;合理的即是存在的。”然而正如佛陀所云:“法无定法”,不同的层次存在着不同的理。黑格尔的这句话虽然很有道理,然而一旦超越这个境界,就会发现它的理就不是那么绝对的了。
  • 比尔‧布福特是《纽约客》杂志的作者兼编者。一年多的拜师学艺,他逐渐了解到烹饪的技艺和哲学,和一以贯之,料理无国界的原则。他把苦乐揉杂的经验,写成《炼狱厨房食习日记》。第一章引文就用乔治‧欧威尔的句子:“…要不是先前发明了罐头食品,第一次世界大战根本就打不起来。…怪的是,人们却往往忽视了食物的重要性。政客、诗人、主教的塑像随处可见,却不见有替厨师、腌肉师傅或市场菜贩立像的。”大哉斯言。
  • 道包含阴阳二气。从圆圈外看,它是一,无相对,浑圆一体;而从内看,阴阳鱼是有对的,一阴一阳相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