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顛可及 其浩然之氣不可及也

「全無富貴願 獨好古人筆札」——米芾(1)

整理:鄭行之

宋 米芾《紫金研帖》行書 。(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887
【字號】    
   標籤: tags: , ,

「嗚呼米顛!曠代一人而已。」
「其顛可及也,其浩然之氣不可及也!」── 明 陳繼儒。

在中國歷史上,宋朝可說是一個經濟比較繁榮,科技也發達,文明昌盛,藝文方面多元、有創意的朝代。

那是一個很奇妙的朝代,幾乎每個皇帝都愛好藝術,特別是徽宗,藝術天分極高,除了他的畫作極其出色外,他還創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瘦金字體。

宋朝以「重文輕武」作為國策,因此藝文方面得以蓬勃發展。宋朝出現了許多大家,比如在書法方面有「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四大家。在文學方面,唐宋八大家中有六位是宋朝人(即: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這裡要介紹的是米芾。

米芾(1051年—1107年),字元章,號襄陽漫士、海岳外史、鹿門居士。晚年被召為書畫學博士,擢南宮員外郎,人又稱「米南宮」。據史料,米芾六歲就已熟讀詩百首,七歲開始學書法,十歲能寫碑文,二十一歲就當官。可見他的天賦資質之優。但因為他有許多怪癖,有許多異於常人的習性和嗜好,因此也被稱為「米顛」。

米芾畫像。(公有領域)

戴起高帽來坐轎

米芾出門喜歡著唐裝,不喜穿宋服,只要他一露面,每每引得人們駐足品評。唐朝衣裝寬袖博帶,帽頂高聳,米芾可能覺得唐裝大方有型,所以愛穿唐裝,雖然被指指點點,他卻仍我行我素,毫不在乎。

如果米芾生在現代,應該可列為表演藝術家。遠在千年前的宋朝,他就曾演出這樣一齣鬧劇──戴起高帽來坐轎。明代何良俊編撰的《何氏語林》中就有記載:「元祐間,米元章居京師,被服怪異,戴高檐帽。」說米芾喜歡作唐裝打扮,唐代的帽子比較高,(可能他訂做時又加高一點),高到坐轎時幾乎進不去,勉強擠進去,帽頂抵住轎頂,必須曲身弓腰。米芾乾脆把轎頂拆了,「露帽而坐」。試想,這樣的畫面多麼詭奇有趣!

唐男裝頭戴襆頭、圓領袍衫、烏皮靴。(大紀元)

古人寫信,寫到結尾時,總會禮貌性地加上一句「再拜」,米芾也不例外,但是當他寫到這句時,往往會把筆放下,站起來整理整理衣裳,然後真的拜了兩拜。

全無富貴願 獨好「握遊」

米芾愛石成癡,一生都在覓石、賞石、鑒石、玩石。有一次,他得到一塊端石,此石直立部分像座小山,下方低凹處則可儲水又可磨墨,米芾一再把玩,愛不釋手,連睡覺都捨不得放下,最後竟抱著端石睡了三個晚上。

清 鄭板橋《奇石圖》。(公有領域)
清  鄭板橋《奇石圖》。(公有領域)

他在漣山作官時,收藏許多奇石,經常把玩,整日不出門,甚至為之怠忽公務。他常把所愛藏於袖中,一有空就取出觀賞,稱之為「握遊」。

因為米芾的衣著、行為及癡迷書畫與奇石的種種行徑,被當時的人視為顛狂,視為異類,特別是有許多文人畫家都喜歡以「米顛拜石」為題材來作畫。

明  陳洪绶《米芾拜石》。(公有领域)

米芾本身不但能書也能畫,畫風獨特。但他的畫作出名的另一個原因是他臨摹的技巧高超,幾乎可以以假亂真,甚至碰到絹布有污損的,他都能做得很像。此外,他也極愛收藏字畫,《宋史》說他「遇古器物書畫則極力求取,必得乃已」。只要他看中的字畫,他一定想方設法弄到手,否則絕不罷休。

明代蔣之翹寫的《堯山堂外紀》記載著:「元章在維揚,嘗謁蔡攸於舟中,攸出右軍《王略帖》示之,元章驚歎,求以他畫易之,攸有難色,元章曰:『公若不見從,某不復生,即投此江死矣。』」米芾看中了王羲之的字帖,懇求蔡攸讓他拿別的畫與之交換,蔡攸面有難色,結果他就以投河相逼。

在言官 「出生冗濁」以及「奇言異行、欺惑愚眾」等指責聲中,米芾被罷官,他雖然憤而抗辯,也沒用,米芾只好回潤州(江蘇鎮江)。雖然後來又接到淮陽軍軍使的職務,但還是個小小軍使。

米芾曾寫信給好友蔡京(當朝宰相)向他訴苦,說自己轉調南北,全家人跟著流離顛沛,十餘口人擠在一隻小船上……為了證實這一點,他還在信中畫了一艘極小的船。蔡京邊讀邊笑,而當時彈劾米芾的奏章也正在說他這個事兒,說他行為瘋癲。

「全無富貴願,獨好古人筆札」,他為了藝術為了自己的喜好,丟官也不在意。但對自己被冠上「顛」字卻不服氣。《侯鯖錄》記載,有一次,蘇軾在揚州召集眾名士聚會飲酒。酒至半酣,米芾突然站起來,問蘇軾說:「世人都說我顛狂,你覺得呢?」蘇軾笑著回答:「吾從眾」,惹得眾人大笑不已。

米芾晚年被聘為書畫博士,任禮部員外郎。這可能是米芾發展長才的最佳時機了,可惜他只做了一年。學術界認為,著名的《宣和書譜》《宣和畫譜》除了由宋徽宗主導外,實際參與編撰的應是蔡京、米芾,是由米芾和蔡京及其兄弟等三人定稿的。

一代奇人就此歸西

《何氏語林》和《堯山堂外紀》都記錄了米芾的死。米芾的死也很另類。米芾晚年學禪,可能有些神通。在淮陽時,「瘍生於首」,鬱悶之中頭上長瘡,他推斷自己會死。死前一個月,米芾就開始安排後事,告別親友,把所藏字畫全燒了,接下來「預置一棺,坐臥飲食其中」。找人打了一口棺材,吃住飲食都在其內,就這樣在棺材裡等死。到臨死那一天,他把親友全都請來,念了一首《臨化偈》:

眾香國中來,眾香國中去

吟完合掌,坦然坐化。

一代奇人就此歸西。(待續)@*#

參考資料:
《何氏語林》
《春渚紀聞》
《堯山堂外紀》
《古今譚概》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美國是大中華和日本以外收藏中國書畫最多的地方,而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則為其最重要的收藏地之一,藏品規模可用宏富形容,僅經《石渠寳笈》諸編著錄的珍品就多達24件。正在展出的中國書畫精品特展(第二期)是該館為慶祝亞洲部成立一百週年而策劃,側重五代宋元的呈現,將至10月11日結束。
  • 江南是魚米之鄉,因為農耕的需要,牛隻處處可見,特別是水牛。當地的畫家若想畫牛,隨時都有機會仔細觀察牛的生態,舉凡牛的行、住、坐、臥,畫家們都可隨手拈來,一揮而就。
  • 唐寅是明朝人,「明四家」之一,又號稱「江南第一才子」。相傳唐寅年少時拜沈周為師,跟沈周學畫。
  • 唐寅的山水畫還有一個特別之處,使用的皴法不多,但卻能營造出豐富的質感。對岩塊的屬性與岩石本身的結構做靈活變化。在不斷地臨摹、試驗中,創造出一種金剛石般質地的山岩。
  • 唐寅藉畫作道出了他的心境,也告訴人們,他心中一直嚮往著的就是那種悠遊恬淡、無所求的隱逸生活。
  • 北宋的許多皇帝,包括徽宗,以及南宋的高宗,都喜愛繪畫藝術,在他們執政期間,畫院都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到徽宗時,由於徽宗本人對繪畫的偏愛,畫院便不只是滙集畫家的地方,還建制設學,並且把繪畫併入科舉取士之列。
  • 宋徽宗對畫院的種種關注與推動,使得院體畫在北宋後期達到前所未有的頂峰。畫院內可說人才濟濟,而且幾乎都是影響深遠的畫家,如馬賁、王希孟、張擇端、李唐、朱銳、蘇漢臣、劉益、富燮等。
  • 清人厲惕齋在他的詩作《茶花》中寫到:「年年花事易消磨,如爾花中得氣多,屈指三時開不斷,冬寒春暖夏清和」。厲惕齋在《真州竹枝詞引》中還有這樣的描述:「冬至之時,富人家作『消寒會』雅集,盛開的山茶是清玩雅供中的主角。」
  • 我們可以感覺到,這幅畫雖已歷經千年,然而,姐弟倆的髮型歷久彌新,服飾看來永遠是那麼素雅、嶄新。
  • 新年迎新歲,「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大吉大利大家討喜。古代文人過年也是有講究的,他們還有什麼賀福賀壽的高招妙法呢?聽過在新年期間擺「清供」,畫「清供圖」嗎?「清供圖」就成了中國文人畫的一個特殊的新年賀福題材,畫裡展現許多招福之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