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陽醉罵國舅 皇帝終是捨不得打他一下

文╱宋寶藍

「半醉唾罵侯爺」,是李夢陽一生中的短暫瞬間,卻是他身為朝臣錚錚風骨的所在。圖為清黃慎《人物.橫披》。(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051
【字號】    
   標籤: tags: , , , ,

明孝宗寵愛張皇后,為張家大修豪宅。皇后的弟弟仗著皇帝的寵愛,素日多行不法。大臣李夢陽一道奏書,直切時弊,得罪國舅,差點招來殺身之禍。

一句「半醉唾罵文成侯」為後人道出一樁詩話軼事。

明朝大臣李夢陽,字獻吉,號空同,甘肅慶陽人。《明史》記載,李母懷孕時,一天夜裡夢到太陽入懷,所以生下嬰兒後,為其取名李夢陽。李夢陽晚年罹患重疾,他的夫人夢到日沉入海,不久李公就去世了。

弘治十八年,李夢陽為戶部郎時,曾經上書《應詔指陳疏》,洋洋灑灑寫了五千多字,陳述當朝弊政二病、三害、六漸,直言極論朝政得失,上書末尾說道:「壽寧侯張鶴齡招納無賴,罔利賊民,勢如翼虎。」張鶴齡招納一群無賴,貪利害民,氣勢猶如老虎插上翅膀。言外之意,皇帝的小舅子無法無天。

圖為明孝宗坐像。(公有領域)

明孝宗寵愛皇后張氏,所以對皇后的兄弟張鶴齡、張延齡也都非常好。《彤管拾遺》記載:「明世外戚之盛,無過張氏者。」明朝外戚勢力之盛,沒有哪家能比得上張家。張皇后很識大體,從不干預朝政,但她的弟弟張鶴齡所行多有不法。得知李夢陽的奏書,張鶴齡也上了一封奏表為自己狡辯,還從李夢陽的疏文中摘錄「陛下厚張氏」,誣陷李夢陽辱罵皇后,論罪當斬。

張皇后的母親金夫人也到宮中向皇帝哭訴。明孝宗愛張皇后,尊敬岳母和小舅子,也顧及他們的顏面,迫不得已先將夢陽關押,送入錦衣衛的監獄,但不久之後,就釋放了李夢陽,只以罰俸了事。

金夫人聽說李夢陽被無罪釋放,又跑到皇帝面前哭訴,這次孝宗沒有理會她。一天,孝宗和張皇后夜遊南宮,召張鶴齡、張延齡侍酒。席間,孝宗對張鶴齡說:「不要讓我因為外戚,而殺直言進諫的大臣。」天子親自召他誡勉談話,令他暫且居家賦閒。

張鶴齡本來多行不法,縱容家奴強奪民田和房屋,屢次犯法,遭到御史彈劾。這次被皇帝訓勉了一通,也不敢跟皇帝狡辯。只得摘下自己的冠帽,向皇帝叩首謝罪,從此驕橫之態稍有收斂。

左右侍臣知道孝宗有意庇護李夢陽,但見金夫人不依不饒,就對孝宗說,可以不用重罰李夢陽,只將李夢陽杖打一頓,以洩金夫人的怒氣就行了。孝宗不允准,一天對尚書劉大夏說:「你們這些人是想把夢陽打死,我怎麼能殺一個忠直的大臣,而滿足你們的心願呢?」

宴席上李夢陽開懷暢飲,因而醉酒。圖為《明人五王醉歸圖》。(公有領域)

一天,李夢陽向天子獻策,獲得孝宗嘉獎,還獲賜宴。宴席上夢陽開懷暢飲,因而醉酒。回家路上正好遇到張鶴齡。醉意醺醺的李夢陽見到張鶴齡遂即開口大罵,說他滋事害人。罵完還不解氣,又用馬鞭鞭打侯爺,直接把他的二顆牙齒打了下來。張鶴齡恨得咬牙切齒,想到天子那兒告狀,但轉念一想,不久前剛被皇帝教訓了一通,再去擾煩天子,只會自討無趣,只得作罷。

之後,李夢陽還寫了一首詩《戲作放歌寄別吳子》,其中幾句為:
「獻策天子賜顏色,錫宴出入黃金樓。
揚鞭過市萬馬辟,半醉唾罵文成侯。」

「半醉唾罵文成侯」即指唾罵張鶴齡之事。

李夢陽歷仕明孝宗、武宗二朝,雖數次被奸佞陷害,身陷牢獄,遭遇貶官,但他終能自在地「治園池,招賓客」,盡情地飲酒著述,譽滿天下,被譽為國士的佼佼者。

「半醉唾罵侯爺」,是李夢陽一生中的短暫瞬間,卻是他身為朝臣錚錚風骨的所在。@*#

參考資料:
《明史》卷286╱卷300
《堯山堂外紀》╱卷92
《彤管拾遺》


責任編輯:王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每逢身體欠佳時,孝宗口中即會誦詩,詩云:「自身有病自心知,身病還將心自醫。心若病時身亦病,心生元是病生時。」
  • 說起虛心納諫的帝王,人們一定會想到開創「貞觀之治」的唐太宗。由於他的仁德和賢明,身邊聚集了許多忠心耿耿、直言不諱的臣子。但是天子高高在上,不怒自威,太宗為了聽到臣子的逆耳忠言,背後付出了許多努力呢!
  • 齊桓公聽罷鮑叔牙的祝酒詞,甘願接受師傅的祝酒諫言,對其恭敬地禮拜。對於這段典故,《呂氏春秋》評價道:「正因為君臣可以暢所欲言,推心置腹,所以臣子可以跟他一起成就霸業。」
  • 因為朱元璋的欽點,唐之淳從軍中書記員,一躍飛至龍庭。一篇「露布」引出一段趣聞,成就了朱元璋和臣子之間的君臣佳話,載於典籍,流傳至今。
  • 竇漪房,公元前205年出生於清河郡觀津縣(今河北省武邑縣),母親早逝,父親竇青打魚時墜水身亡,她與兩兄弟相依為命。
  •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他的《勸學詩》激勵了一代代的莘莘學子;他的書法豐厚雄渾,雍容正大,法度謹嚴又氣勢磅礴;他為官清廉,正直敢言,凜然赴難,視死如歸,其忠義大節,光風霽月,高山仰止。他就是字如其人的不朽典範——大唐書魂顏真卿。
  • 岳陽樓
    《岳陽樓記》就像一個巨大的文學磁場,吸引、感染著接觸到這篇文章的讀者。現在想來,如果沒有巴陵郡守滕子京獨具慧眼地對范仲淹的約請,後人就讀不到這篇繪聲繪色描寫浩渺的洞庭湖變幻無窮的風光、遷客騷人對洞庭湖的不同感受、最後又轉化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浩歎的美文。
  • 民間過大年前有祭灶神的風俗,祈求福祿臨門。在東漢時,「天下無雙,江夏黃童」的孝子黃香卻「不祭灶」,到底是怎回事?而且,他從一介貧民轉身為得皇上賞識尊重的賢臣,掌管國家樞機要務。這樣的福分從何而來呢?
  • 明孝宗弘治二年追贈于謙為「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傅」,賜諡「肅愍」。明神宗萬曆十八年改諡「忠肅」。于謙蒙冤於一時,卻萬世不泯,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
  • 《書經‧大禹謨》有句話:「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意思是說,自滿會招致失敗,謙虛會得到益處,這是自然的規律,普遍的真理。而耿直敢言的伯宗,卻無法遵從。不過伯宗的妻子卻深知此理,後人稱讚伯宗妻子知「天道」,從而保全了兒子的性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