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修煉傳奇
神仙故事:感佩胸懷孝道 朱真人現身助畫師
成都城內的官員和老百姓知道後都說:「靈池縣的朱真人(註)專門到周元裕家請他畫像!」此後,來請他畫真人仙容的人多得都快把他家的門都擠滿了。
釋迦佛親族遠赴大唐 曾用神通為玄宗祈雨
善無畏是釋迦牟尼佛的親族,史上有據可循。據《宋高僧傳》記載,釋迦牟尼住世時,他的叔父是甘露飯王。在甘露飯王的後代子孫中,有一位天賦異稟的王子,梵名是「戍婆揭羅僧訶」,華言稱為「淨獅子」,按照意義來翻則是「善無畏」。
恣意殘殺牲畜得惡瘡 公孫璞懺悔得救
只見一千多魚、龜、鳥、豬、羊、牛、馬等動物從門中衝了出來,接著乘此黃光,全都旋化為人,飛空而去。
佛像為何對行竊的盜賊低頭
一個盜賊想偷取佛像上寶珠,佛像瞬間就長高了,因為搆不到寶珠,盜賊對佛像發洩不滿,突然佛像又向他俯首低頭了,使寶珠唾手可得。
李某經此事悟到:那位乞丐就是朱真人變化顯現出來的,而那位道士也是位高人。他非常悔恨自己有眼無珠不識仙人。
得道的他為何不飛升回天——張道陵七試趙昇
張天師得到黃帝的《九鼎丹經》,照法修習,他煉就了各種神通和道術。當時張天師徒弟中,只有王長一人得其真傳。其餘弟子抱怨師父偏心,張天師就說:「你們這些人還貪戀世俗的東西,怎麼能上天當神仙?」後來張天師煉成了仙丹,卻只吃了半服,不急著升天,他要等他的另一個徒弟出現。
道術令曹操稱奇的異人左慈
三國時代的左慈,少年時即通曉五經和星象。他見漢朝國祚將盡、天下戰亂,於是跑去學道術,尤其通曉一種叫「六甲」的方術,有驅鬼和隱身的功能。此外,左慈還具有變化萬端的能力......
人見人厭的獨生子 最終改變國人的偏見
獨子學業無成,為人也頗為荒誕不經,行事驕橫。因其持家無道,致使家道逐漸敗落,做什麼事都不順遂,處處碰壁。儘管如此,他依然我行我素,放縱自己的行為,沒有絲毫顧忌。
人的美好天性猶如紫磨金盤,它的質地從一產生就是金色的。因在塵世中不停輾轉,輪迴奔波,美好的心地漸漸地積滿了塵垢,以致看不出來先天的本來面貌。
登梯摘月——神奇的道家方術
登上一個筷子綁的梯子,就能上天摘月,這種神奇對古代人來說,不過都是可以經過學習就可掌握的道術,內中玄奧,今人不及也。
他已修得羅漢果位 為什麼還蒙冤入獄
修到羅漢果位之人,有諸種神通異能,無需騰雲駕霧就可瞬間穿越,且有天地鬼神護佑,為什麼還會蒙冤入獄?離越當時已修得羅漢果位,還是被國王冤判有罪,在牢獄裡關了十二年。
有一種婚姻 叫神仙伴侶
這不是簡單的愛情故事,這是神仙伴侶……小女兒與夫婿乘龍駕鳳,雙雙升天而去,留在人間的父親惘然嘆息:「神仙的事,真的有啊!」
貧窮的駙馬緣何改變了命運
因善光公主前世發了善願,一心供養迦葉佛。她的丈夫聽從妻子的話,最終完成了供養。當時的這對夫妻,就是今日的善光和她的丈夫。因她的丈夫曾經阻止妻子的善願,致使來生經常貧窮,但因他聽從了妻子的話,所以今日又因妻子的善緣,得到大富貴。
他穿越到一個遙遠的世界 差點就回不來了
對於想通過「蟲洞」穿越時空的現代物理學家來說,這個穿越的故事,理論上是完全可信的。現代物理學的發展,有時不過就是給古老的佛法智慧做了註腳。
頭長三尺 自古不死──毗騫國王的傳說
方文木大驚跪在殿外,有兩個繫著五光十色披風的人引他入殿。殿中央坐著一個長頭國王,頭上戴的冠冕像一隻大桶,珍珠四垂冠邊,鬍鬚飄拂時碰到珠上,不時發出響聲....
南宋時期,有一位傳奇的道人名叫何中立。因他常年只披蓑衣,民間稱其為何蓑衣先生。他通曉醫術,預言靈驗,在當時名震朝野,被宋孝宗賜號「通神先生」。
和尚挪用善款還收下利息 結果遭杖打
在古印度,釋迦牟尼佛住世時,曾留下一條戒律,出家人修行不得存錢,不得存物。隨著時間的流逝,世人漸漸遺忘了佛陀的叮嚀。中國古代,有一個僧人將信眾布施的錢外借,還收了三千利息,結果遭到一頓杖打。
沒有空調和吸塵器 看看古代修道人怎麼做
蔡敞,字士弘,別號毅齋。他的祖上本是崑山人,永樂年間遷徙到北京居住。蔡敞年輕時喜歡交遊,曾在歌樓上遇到一位異人。那人自稱王先生,對待蔡敞非常和善。一天夜裡,他們乘著月色漫步在都市的街頭。
明朝才子卓敬奇遇 拒收僧帽結果令人嘆息
卓敬少年時期,他於下雨天在山裡迷了路,遇到一名老翁不僅預見了他的命運,贈送僧帽,希望日後他能解脫,還讓牛兒帶他回家。只是遺憾,卓敬拒絕了僧帽。他才華橫溢,但是「不得善終」的命運終是未能擺脫。
宋朝時,桂林有位姓韓的儒生,飽讀詩書滿腹經綸。一天,韓生與兩個朋友出遊,借住在桂林郊外的一座寺廟中。當晚 一輪明月高掛天空,韓生提著一個竹籃來到院中。只見他從懷中拿出一個勺子,在空中舀了一下,然後倒向籃中
佛家故事:遭奪珠害命 商人以德報怨 修得正果
從前有個商人,名叫仙嘆,他發出告示說:「如有人,確實缺乏資財,請速來取,數量不限。」
陳元承道心不堅 教訓驚人
宋朝時期,韓世忠手下有一屬官叫陳元承(又稱陳桷)天生向道。因受到秦檜排擠,陳元承不再出入仕途,轉而修道,後來還遇到呂洞賓點化,學了一些法術。
五台山上 親睹文殊菩薩的故事
五台山,又名清涼山,被公認為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坐落在現今山西省東北部五台縣。《山西通志卷》記載,唐太宗說,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神室,萬聖幽棲在此。五台山地界連繫著太原,是李唐祖宗根植厚德的所在地,切記保持敬畏。
吳僧不瘋 還有神通
吳僧伽是宋朝時期江西贛州信豐縣的僧人,法名文祐,俗姓吳。當初,他落髮出家後四處遊歷,輾轉來到贛縣㞦嶺,獨自搭建了一所小庵,在那兒修行了很長時間。後來他離開小庵後,客居於江西雩都縣(今於都)妙淨寺的僧伽院,在那兒做院裡的主事僧。於是人們稱他為「吳僧伽」。
羅浮仙人的傳說
宋朝時,民間傳說羅浮仙人曾下凡人間,留下一段傳奇。循州龍川一帶,有一陳姓婦人一直膝下無子。她到羅浮山求子祝禱,後來懷有身孕。陳氏快要生產時,夢到一群仙鶴飛到她家,當天晚上生下兒子藍喬。藍喬出生時,室內布滿奇異的輝光。
見證幾百歲李少君長生不老
有一次,李少君看見漢武帝有一件舊銅器,就對武帝說:「我認得這件銅器。在春秋時代,齊桓公曾把它擺在床頭。」漢武聽後,就細看銅器上的刻字,果然是春秋時齊國的銅器。漢武帝對李少君很尊重……
據《庚巳編》記載,明朝初年,山西有一個人,人稱「金箔張」,擅長製造金箔。此人靈巧多能,從小就會很多工藝技能。張軍會道術,早上騎一頭驢到杭州,晚上就又回到山西。倏然之間,他就走了數千里。或者,用草扎一個龍,施展法術,跨龍而行。回到家後,就將草龍掛在房檐下。
營道縣仙蹤 舜帝引導蒼梧女道士修真
有些人修行,不能勤懇持久,心中求道的願望還未感通神明,自己的心就已經倦怠了,這是人自己在放棄道,不是道放棄人啊。修道之人精誠一到,將會產生很多美妙的事物。
【文史】神奇之旅 三藏法師西行親歷奇事
玄奘,俗名陳禕,洛陽緱氏(今河南偃師)人,唐代著名的三藏法師,後世俗稱唐僧。為了求法,他於貞觀元年出發去天竺,貞觀十九年回到長安,前後歷時十九年,行程五萬里!
日本聖德太子的轉世奇緣
聖德太子在中國累世轉生,多世在中國衡山修行,並發願一定要轉生到東瀛,傳揚佛法。聖德太子以生生世世累積的福德,振興日本佛法,誓願如願以償,成為照亮整個飛鳥時代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