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传统文化教育幼儿的收获与心得

善缘
font print 人气: 38
【字号】    
   标签: tags:

本人喜爱中华传统文化,知道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指引我们做一个好人,打下真诚、 善良、宽忍的心性基础,启发人的智慧。所以,我经常学习传统的经典,并决定用传统文化教育自己的子女。

在妻子怀宝宝的时候,我正在学习《四书五经》。在睡觉前,我经常对着妻子肚子里的宝宝朗读《四书五经》,而妻子则时常播放西方的古典音乐《田园曲》、《春之声 圆舞曲》。也就是说,宝宝胎教时,学习的是《四书五经》和西方古典音乐。

宝宝出世了,是个女儿。也许是胎教的成效吧, 宝宝五个月大就会叫“爸爸”了,这是我所知道最早的,这也增加了我教育宝宝传统文化的信心。

因为我知道儒家的启蒙典籍是《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所以我计划按顺序教宝宝这三本书。在宝宝六个月大的时候,我开始对宝宝念《三字经》。当时妻子说,宝宝听不懂的。我解释道:宝宝是明白我们说话的大致意思,只是不能准确的表达而已。我的一个亲戚,她有三个小孩,育儿经验很丰富,她也赞同我的看法。我就坚持下来了。

宝宝到了九个月,已经会说简单的双音字“蛋蛋”“奶奶”。有一次,我对宝宝讲《 三字经》里的故事“融四岁,能让梨”,宝宝听了之后,学以致用。那时候,我家经常吃核桃,敲开核桃,取出碎开的核桃仁,有大块,有小块,宝宝会分核桃,大块的给我和妻子或者爷爷奶奶,小块的留给自己。全家都很开心。

到了一岁两个月左右,我家宝宝会跟着我说“性本善”。之后, 我下班后有空就问宝宝,想不想学《三字经》啊?宝宝通常会说“学”,我就会教一段《三字经》(四句左右),讲一个《三字经》中的故事。偶尔宝宝会说“不学”,我也不勉强。每次学习的时间逐步增加,从开始时的一两分钟到两岁时能坚持8分钟左右。

小孩子天性善良,能明好坏。例如,我讲《三字经》配图所画的“二子学奕”的故事 ,她会指着认真学棋的学生说“乖”,指着另外一个学生(开小差想射大雁的)说“不乖”。在教的过程中,我也教宝宝自然知识,例如,在出外玩耍时,解释“三才者,天地人”。“曰水火,木金土”。

到了一岁九个月,女儿已经基本学完了《三字经》里面讲述历史之前的内容,比较熟练的前面的部分能够在提示下背诵。

这时候,因为她知道楼上比她大一个月的小哥哥在学习《弟子规》(那个小孩很小就能说话,会自己吃饭,也非常好,传统文化又一个成功的案例),她说她也想学《弟子规》,我看《三字经》中的主要内容也学完了,于是就转学《弟子规》了。《弟子规 》的教育方式也基本一样。有时候她不想学的时候,我就哄她,我们去看哥哥喂药给妈妈喝(《弟子规》配图里的故事)好不好啊?因为她很喜欢看这些故事图画,通常会说“好”,我们就去学了。

到了两岁左右,女儿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增加了,可以一次学习30分钟左右。有时候, 我会引导女儿复述《弟子规》附图中的故事,例如闵子骞单衣顺母的故事。

回想这两年多对宝宝的传统文化教育,很高兴,也很快乐。女儿能学习儒家典籍,保持善良的天性,我们一家和睦,享受天伦之乐。我个人也受益匪浅,教育女儿时,自己也把教的内容背诵下来了,这对于我做一个品行端正的人是很有益的,同时也启发了自己的智慧,对自己的中学教师工作也有较大的帮助。

所以,对于儿童学习传统文化典籍,我认为是很有好处的。

从本人的经历和经验看,对于儿童学习传统文化典籍的教育,我认为:

1、应该尊重子女的个人意愿,最好让子女乐于学习传统文化典籍;

2、学习传统文化典籍的内容应该由浅入深,例如,儒家的学习从启蒙的《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开始,然后到《四书五经》。(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 “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 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也就是说,《四书五经》正常是十五岁之后的学习内容。)学习和背诵《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过程可以讲故事帮助理解,生活中学以致用;

3、学习传统文化典籍时间由短到长,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心理学家观察、研究后,得到了下面的统计资料:儿童注意力的稳定性持续时间为:5-6岁时,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约为10-15分钟;7-10岁时,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约为15-20分钟;10-12岁 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约为25-30分钟;12岁以上能超过30分钟。如果时间过长,轻则效率降低;重则产生厌学情绪。而且现在小孩还要学习其他东西。
@*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身为三个孩子母亲的我,有非常多的机会当上家庭法官。但是,不论结果如何,总会有小孩觉得“不公平”。这不在孩子的心眼大小,而在我的基点恰不恰当,毕竟我是母亲。在孩子还未成年的时候,父母角色的功能是永远无法用朋友的内涵来取代的。
  • 以前,总以为功课好才是好孩子!所以我一直把大儿子送安亲班,安排他上心算、画画班,我努力赚钱满足他一切物质需求,认为这一切都是为他好,我的辛苦也是值得的,然而事与愿违......我挑起了每周一晨间班级妈妈的工作后,有机会能与孩子一同学习、一同成长,才弄清楚儿子真正缺少的是什么。
  • 随时随地都能机会教育,路途上就是很好的亲子时间,家长也能当优秀的老师,更重要的是:从小记得的东西不容易忘,因为那是孩子“最纯真、最美好”的回忆。
  • 有机会再一次检视自己的成长历程,终于能更深刻的了解到赫曼赫塞在《徬徨少年时》里面透过主角辛克来的呐喊:“我只是尝试着过自己要的生活而已。为何如此艰难呢?”,对于青春躁动的灵魂,这是必经的途径,无须担心、阻止,重要的是包容与接纳。
  • 美国佛州一位母亲说,作为家长,她的职责就是做孩子的“啦啦队长”,并拒绝成为他们的朋友或“直升机父母”,否则你将培养不出有韧性的孩子。
  • 漫无目的的育儿,是一件非常慌乱的事。有了孩子后的每一天,我们都要面对许多抉择:替孩子准备什么食物?找什么学校?玩什么运动?如果父母心无定性,总是犹豫不决或朝令夕改,家庭就会陷入各种混乱。
  • 绒毛玩具
    六岁之前还是处于自我为中心的时期,没有所谓的“他我概念”,如果这时强迫孩子分享,其实是抢劫的行为,要让孩子懂得“分享”,应该先满足孩子的占有欲,然后藉由模仿、身教、品格教育,逐渐成形。
  • 很多妈妈问我,现在孩子精得很,挑战叛逆的语言一堆,连很小的孩子都会挑战权威,好难教!情绪就像一颗球,孩子丢出来,当爸妈的应该要适时转化这些脾气,千万不要用情绪硬碰硬,不然过一阵子你就会在孩子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
  • 当孩子表现得不如我们所预期,我们感到生气,而对着孩子指责、批评、责骂或威胁……但我们如此反应,除了宣泄自己的情绪外,对孩子的帮助到底有多大?
  • 良好的亲子沟通,可培养小孩愿意诉说的习惯。(Shutterstock)
    不少父母师长总是摸不透:为何孩子老爱对立反抗?也常为这种行为的教育问题而犯愁。针对这类恼人的问题,临床心理师厘清常见的教育迷思与误区,并提供三招教养秘诀,指引如何有效经营良好互动,化解剑拔弩张的危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