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学生之亲子沟通手册(4)

与会说谎的孩子的对话
作者: 金善浩 译者:简郁璇
(图/大树林出版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92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

初次知道孩子对自己说谎时,妈妈感受到莫大的失落感。即便孩子调皮捣蛋、恶作剧、和朋友吵架,做了令妈妈伤心的事,但至少还不曾带来失落感。即便觉得孩子很顽皮,但至少是个善良的好孩子,想到自己完全被蒙在鼓里,不免饱受冲击。

而且,想到刚才吃晚餐时,孩子在妈妈面前说了谎,还泰然自若地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同时津津有味地吃着咖喱饭,遭人背叛与厌恶的感觉顿时油然而生。尽管先告诉爸爸之后,狠狠教训了孩子一顿,可是却对往后该如何教养孩子感到茫然不已。

我想先跟妈妈说:“就算说了谎,也不代表他是坏孩子。”

从道德层面来看,孩子是做出了不好的行为,却不代表心理层面也是坏的。孩子不过是感到害怕、脆弱,才会选择说谎这种逃避的举动罢了。逃避的心理会以各种形式出现,如暴饮暴食、嗜睡、发怒、夸大、说谎、假装没听到、假装忘记等,多不胜数,而孩子不过是从众多选择中挑选了一种。

反过来说,孩子说谎的举动,可说是赤裸裸地呈现了潜意识的状态。因为孩子听从了潜意识的欲望所低喃的话语:“你现在害怕得发抖,所以最好赶快把自己藏起来。”

掌握孩子说谎的情况后,就有必要暗自思索:

“原来这件事让俊范很害怕啊。”

“原来善熙很喜欢这个,之前都不能玩,所以很伤心啊!”

“原来廷恩知道自己做错什么啊!”

孩子是以至今活了十年的人生经验得知,妈妈会允许到什么程度,还有超过哪一条界线时,妈妈就会生气。正因为知道这条线在哪里,所以才开始说谎。即便超过警戒线,做错了事,也应该要诚实地说出来才对,但孩子只是目前少了那份勇气罢了。

当孩子说谎时,一般会有以下对话:

当孩子说谎时,不能一味地确认事实和追究行为。在确认基本事项之后,对话就必须朝着对彼此恢复信赖的方向进行。

过程如下:

得知孩子说谎的事实时,要尽量避免陷入失落感,白白浪费许多时间,这一刻反而可能是恢复信赖的绝佳机会。妈 妈可以针对孩子说谎进行管教,但接下来要经历的不是追根究底,而是恢复信赖的过程,同时把这视为拉近彼此情谊的机会。

我必须再次强调,对小学的孩子来说,说谎并不是不道德的行为,而是展现内心脆弱及逃避的行为,只要给予孩子正视恐惧的机会即可。

──摘自:《家有小学生亲子沟通手册:资深小学教师教父母聪明回话…》大树林出版社提供@

责任编辑:黎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犹太人之所以具备能达成惊人成就的恒毅力,在于他们与家人之间的对话时间明显要比其他民族多......
  • 所有父母都很关注孩子的课业,虽然有程度上的差异,但“希望我们家的孩子会读书”的期许,全面占据了父母的潜意识与意识。可是,小学时期的课业方面,最重要的不是成绩评量的结果。
  • 大部分的对话都不是合理的理性结果,而是受到情绪性与非理性的判断左右,同时用民主的名义加以包装。唯有脱下这层包装,察觉坦诚的情绪时,这一刻,真诚的对话才会开始。
  • 我们必须从“激发这类儿童的勇气,并让他们相信自己的长处与能力”来进行治疗。
  • 在成长到学龄的这个阶段,孩子们正在培养和练习帮助新朋友、与他人相处和交友能力。还有自我调节和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
  • 学龄儿童往往喜欢独立,但他们仍然需要你的爱、关注和认可。在成长和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也需要一些限制和指导。这些限制可以帮助你的孩子感到安全,并为开始上学后的新规则、惯例和责任做好准备。
  • 我们已经知道,儿童都会努力追求优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责任,就是将他们的努力追求导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须确保,孩子的努力可以获得心理健康与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调。
  • 我们知道,不劳而获的成功多么容易转瞬即逝,因此训练儿童满怀企图心没有什么好处;更重要的是训练他具备勇气、坚忍和自信,这样他才能体认到失败时永不气馁,而且应该视“失败为需要被解决的新问题”。
  • 我们一直在推广学前教育课程。诚如近日《纽约时报》一篇文章指出,学前班远远供过于求,还提到“幼儿教育提倡者说,如果家长知道学前教育的好处,可能会有更多的家庭报名参加。”然而这些所谓的好处往往难以实现。从各种学术研究得知,上学前班的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可能遭遇困难,在行为和学业上落后于没有上过学前班的同侪,而且在学涯后期被留级的可能性增加。
  • 孩子会在学习过程中的某个阶段,对学习本能的热爱常常会消失。许多孩子逐渐开始厌恶甚至害怕上学和学习新事物。 以下是一些简单的策略,家长或老师可用来培养孩子保持对学习的热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