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羞的小孩

游干桂
font print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在你试图了解孩子为何“害羞”时,似乎应该先问自己下列的问题:

(1.) 我是否常叫孩子多做事少说话?
(2.) 我花时间听过孩子的心事吗?
(3.) 我是不是在他不说话、不吵闹时,说他是个乖孩子?
(4.) 当我无法问答孩子的问题时,是否常常缺乏耐心?
(5.) 我喜欢孩子的朋友吗?
(6.) 我是否对孩子的害羞行为太过关注,以至于反而助长了他的害羞?
(7.) 我是不是操之过急,因而阻碍了他的社交机会?
(8.) 我尊重孩子的隐私及独处的权利吗?

<--ads-->深思过以上问题后,你必然不难知道孩子害羞的原因了。

  假如你没有犯了上述大忌,那么孩子的害羞也许就是来自“天生”的气质,只是他需要独处的需求比别人高一些而已。

  难道你不需要独处吗?当然需要,其实孩子也不例外,毕竟那是他享受自我的好时光,独处并不表示自私,它只是一个人在一个特别的时间里,以最舒服的方式,享受他的内在感觉而已。

  那些朋友很少的孩子,极有可能在他的小天地里很自由、很满足、很快乐。孩子间的友情也许很深刻,但他们却不需要以太多的时间和朋友腻在一块儿。

只有你深入孩子的心理世界,才有机会了解他们是否真的孤独;如果不是,害羞一点又何妨!

  当然不是所有孩子都是天生害羞的,缺乏自信、不信任别人,不善于与人沟通的小孩,也会“损失”很多交友与学习的机会。

  在别人眼中,害羞的孩子被形容为木讷、无趣,而不想和他在一起。由于害羞的孩子很少惹祸或制造麻烦,所以也很少被人注意,因此越来越沉默,遇到问题或困扰时,唯一的处理方式就是“逃离现场”。

  依照人类的心理发展来看,大约半岁至二岁之间是人生正常的“害羞期”,这期间的孩子多半不习惯和陌生人独处。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才会慢慢克服害羞。

  除了少数天生气质外,大部分的害羞小孩,往往缺乏一套社交技巧,他们无法表达内在的讯息让别人知道,也很难显露同情与关心。这与家庭,尤其是与父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连,例如父亲老喜欢在公开的场合中,有意、无意的批评小孩,孩子会在这种“不肯定”中,退回自己的壳里。

  “过度保护”也是制造害羞儿的主因之一,这类的孩子会如温室中的花朵,很难禁得起挫折与压力,当他好不容易探出触角,却发现外在世界危机四伏时,便快速钻回自己的安乐窝。如果你是一位经常用威胁、恐吓,来使孩子安静的父母,相信你家的宝贝也会因害怕而产生羞怯。 

  最后,提醒你,倘若父母本身就很内向、沉默、害羞,想必孩子不如此,恐怕也很难吧!

  想想看,你是否就是这样的父母呢?

摘自: 游干桂著作《别让童心去流浪》一书@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对于如何养儿育女,我自信略可胜任,但是一碰到必须与子女沟通时,似乎就
    没辙了。也许这与我从小就生长于一个不善于互相谈心的家庭有关,养成我习惯“爱
    子在心口难开”,喜欢“守着阳光守着他”,只知道“默默养他长大也不厌倦”。
  •   在一个懵懂无知的年纪,他选择一种惨烈的方式唾弃自己,的确令人有些不解,自杀的小孩已经无法回神说明他的死因;但是自杀年龄的逐年下降,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   前几个月,我从泰国买回来一尊玻璃佛像,也在她的不小心中损毁了。我当然
    知道她不是故意的,但老是那么不小心,任谁也忍受不了啊!
  •   英国有位教育家叫做尼尔(A.S.neill),也就是夏山学校的创始人,他以其独特的人文关怀,了解问题孩子源自于心中的“不快乐”。孩子无力与有如超人的父母争斗,孩子也没有法子和这个由成人设计的社会拚搏,于是只好学会与自己作对。
  • 太多的父母相信,成绩代表孩子的生命,孩子的未来,孩子的一切一切,没有像样成绩的孩子,这一辈子仿佛宣布绝望,于是父母不管孩子是不是一块读书的料子,仍然希望孩子能饱读诗书,好在未来做一个有用的人。
  • 孩子这种恋家情结,心理学上称之为“分离焦虑”,亦即当孩子必须由熟悉的地方离开,面对陌生的环境时,必须会产生的情绪反应。
  • 很多妈妈问我,现在孩子精得很,挑战叛逆的语言一堆,连很小的孩子都会挑战权威,好难教!情绪就像一颗球,孩子丢出来,当爸妈的应该要适时转化这些脾气,千万不要用情绪硬碰硬,不然过一阵子你就会在孩子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
  • 编者按:情感忽视会演变成情感虐待,但忽视与虐待之间的关系如何界定?父母与孩子之间亲子关系是人生中的一门重要课题,这一篇章,让我们与《欠缺母爱的孩子,你的伤好了吗?》 一书的作者来探讨,如何在过与不及的情感中,取得应有的平衡。
  • 上2篇介绍了性别认同教育引起的争论和家长们的不安,那麽如何才能保护孩子接受健康的教育?儿童心理学专家陈彦玲博士给出了一些建议。
  • 上篇我们讲了2个故事,2个孩子的父亲都因为“安全学校联盟计划”中所谓的“性别认同”而将孩子带回家自己教育。那麽“性别认同”是什么?专家又是如何解读的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