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娥的爱心“行动理发站”

台湾 / 王婕
font print 人气: 16
【字号】    
   标签: tags:

三重市〈台北三重〉文化北路底的正义公园,邻近市区最热闹的三和市场商圈(白天是菜市场,晚上是夜市),由于地利之便,加上绿树成荫、生趣盎然,俨然酷热炎夏的避暑乐园,吸引许多市民前来休闲,我喜欢到此处闲逛休憩,静观公园内的人生百态,社会底层形形色色,历历写实呈现眼前。这个公园游民社群活跃,整天都可以见到他们的身影,也有流莺在此招揽寻芳客,她们拉客的方式,总是刻意低调隐晦,不过还是很容易看出来,一个不经意的交错眼神、一脸不自然的尴尬微笑,一切尽在不言中,彼此心照不宣。

  平常我习惯利用晚上,散步到公园消暑纳凉,对于夜晚公园内的各种状况,早已十分熟悉。上个星期的一个上午,偶然路过于此,看到一名中年妇女在公园里面,帮人理头发,引起我的关注,因为我从来没见过有人在公园内,从事“剃头”行业。好奇的我,立即就地找了个位置,坐在一旁仔细观看。她低着头,认真专注地拿着电动推剪、扁梳、剪刀,很专业、很敬业地执行工作,剪发技巧熟练,刮脸动作轻柔,每一个细节毫不马虎,脸上散发着慈爱谦和的光采,轻声鼓励客人,少喝酒、要早起、注意身体健康,看起来相当落魄狼狈的中年男子,露出真诚的笑容,不好意思地点头,表示以后会改进,最后她仅收取二十元费用,中年男子点头如捣蒜般言谢。我了然于胸,她是在做慈善公益,公园里的游民是她帮助的对象之一,目睹这一幕温馨感人画面,令人为之动容。

  她告诉我,大家都称呼她为“阿娥”,好一个亲切又草根的名字,轻唤一声“阿娥”,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眼前这位朴实平凡的中年妇人,谈起过去的经历,情绪淡然平静,直说自己是“歹命人”,出身寒微,没读什么书,十六岁离开嘉义大林乡下,北上习得理发技术,凭借一技在身,独自在台北闯荡、讨生活。少女时期的阿娥,不曾有过一般女孩绚烂多采的生活,为了改善贫苦的家境,必须靠着一双手认真地剪、努力地吹洗,拼命挣钱寄回乡下,负起养家的重担。而婚姻给予阿娥的,应该是人生另一个严苛考验,她略过此档事,只是轻描淡写地陈述,幸亏自己拥有一身手艺,方能独力抚养二个女儿成人,大女儿已出嫁,小女儿就读大学。

  我十分不忍心听闻此类故事,不少女性遇到困境时,承受生命中苦难的能力和毅力,通常让人感到心疼和慑服。命运似乎是百般捉弄阿娥,十年前发生一场重大车祸,差一点丧命,她放不下年幼女儿无人照顾,在加护病房与死神搏斗一段时间,为了二个孩子,奋力从死神手中赢回自己的生命,说到此处,眼中泛着泪光,倒抽一口气,低叹一声:“唉,还是让我熬过来了!否则,女儿怎么办?”,我轻拍她的肩膀,由衷感佩地说:“阿娥,你很了不起。”

  好不容易伤愈出院,岂知上天又出了道难题来试炼阿娥,隔年竟然被诊断出罹患子宫颈癌,一年内连续接受二次开刀手术,接二连三的病痛摧残,不死也去掉半条命,阿娥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逃过此一劫难,思起二个宝贝女儿,可能成为孤儿,顿时变得斗志高昂,一再告诉自己,那么重大的车祸,那么严重的伤,都死不了,“癌症”有什么好怕?于是勇敢面对病魔的挑战,努力抗癌到底,连医生都被她的勇气和意志力感动,她说:“为了孩子,我不能倒下去,我一定要好起来,我要活下去!”经过一整年漫长痛苦的疗程,病情获得稳定控制,得以慢慢康复,活到今天。

  回想一路走来,虽然历经沧桑苦难,但是宝贵的生命终究存在,今生已了无遗憾。她感念上苍的悲悯和庇佑,和别人比起来,自己算是幸运,至少还活着,有机会做很多事情,她说:“老天要我活着,除了照顾女儿,可能是希望我多做点善事,帮助更多人吧!”,她自认没钱、没权、没学历、没能力、没地位,怎么去做该做的事呢?几经思量,毅然辞掉台北市区待遇优厚的理发工作,回到三重这个中下阶层居多的城市,在二重疏洪道重新桥下的跳蚤市场,摆设一个理发摊位,开始“行动理发站”的营业生涯,并利用时间,四处当志工,如此之调整改变,让她感到生活更丰富,心理更踏实,生命更有意义。

  今年初,台北县政府强制拆处跳蚤市场,许多在此营生的摊贩,即使万般无奈不愿撤走,也无能对抗公权力,只能含泪撤退,另谋生路。拆除前一天,我刚好开车路过,看到阵容庞大的警车、消防车、警力、怪手驻进现场,还以为发生重大事件,打听之下,才知是要执行拆除作业,为防止摊贩对抗,摆出如此大阵仗,哇勒!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效率。跳蚤市场拆除后,阿娥的主顾客,向她建议正义公园是个不错的地点,何不考虑迁到此处继续营业,三月份遂转移至此。

  爱心“行动理发站”营业时间周一至周六,上午八点至下午三点,每天早上阿娥将理发道具装置在小型两轮拖车上,运送到公园内,开始一天的工作。刚理完头发的阿伯,坐到我身边,称赞阿娥人好、手艺高明,理发、刮脸、掏耳朵,收费100元,对于没钱享受的人而言,实在是“俗搁大碗”。遇到拿不出钱的人,阿娥也是照样服务,象征性收个20元,若从营利的观点论之,简直是亏大了,看得出来阿娥志不在赚钱,却乐在其中,前来光顾的客人,则是个个开心满意,他们的互动中,展现了人性中纯朴光明的面向,少了一些尔虞我诈,多了一点单纯直接,少了一些过度包装,多了一点朴素平实,人和人的关系变得真实多了。那些平时不太有人理会的游民,阿娥不只是他们的仪容改造师,也是他们的心灵导师,每一句关怀鼓励的言辞,多少都能温润他们枯竭麻痹的心田。

  接近中午时分,突然看到公园内镇安宫侧边,排起一条长龙,搞不懂这些人排队干啥?阿娥说,每逢初一、十五及神明寿诞、节庆,庙方会提供早、午、晚三餐,发放给公园内的游民、老人家、中低收入户,印象中万华龙山寺附近,一直都有公益团体提供此类服务,没想到三重市也有类似活动,一位妇人告诉我,若干年前,附近一群社区居民,曾自发性每天供应三餐照顾游民,近几年经济不景气,民间财富缩水,自五、六年前,这项慈善救助就此中断。望着排列等候的长龙依序移动,领到餐点者,坐在树荫下,吃着热腾腾的爱心便当,公园仿佛露天食堂,目睹如此景象,内心隐隐作痛。难怪阿娥选择默默付出一己之力,藉由爱心“行动理发站”做为平台,实践行善助人的理念,坐在我身旁低头扒饭的阿伯,抬起头来对我说:“社会需要多一点像阿娥这样的人!”

  阿娥表示能够活到今天,已经心满意足,过去凭借着手艺养家活口,现在则是竭尽一己之力,做应该做的事,走应该走的路,不要辜负自己的生命;没有华丽矫情的高调,却是闻之“字字珠玑”,深入我心。金钱挂帅,功利主义当道,世道冷漠,公平正义混乱,既得利益者,永远无法理解“强者为王,弱者为草”被压缩于社会底层的困境,而最没有资源、最无助的人,却不吝惜付出个人微薄的能力,架构起维持社会运作的互动支援网路,相援周遭的人、事、物,点点滴滴累积的能量,多少降低了被忽略、被边缘化的社会问题。

文章来源自小地方台湾社区新闻网
原载于:台湾大纪元日报@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6周干净校园夏令营,每周都设有一个趣味主题活动,孩子们通过观看视频,完成观影任务,然后将自己完成的视频、短影片、不同主题背景的贴文,上传夏令营校园,发布自己作品及观影感。通过干净世界平台的“GJW+影视”,让孩子在快乐中长知识,开启孩子的趣味教育之旅!
  • 良好的阅读能力将为孩子带来无限可能,包括教育机会、学术成就,以及在日常生活和职场上获得成功。
  • 良好的阅读能力将为孩子带来无限可能,包括教育机会、学术成就,以及在日常生活和职场上获得成功。
  • 大学生,尤其是应届毕业生,经常听到的一条职业建议是“追随你的兴趣”。鼓舞士气的演讲、毕业演说和励志书籍中都充斥着这条信息。受到乔布斯(Steve Jobs)、盖茨(Bill Gates)和凯瑞(Jim Carrey)等有影响力的人物的鼓励,我们情不自禁地想效仿他们。
  • 人们曾普遍认为,如果学生能找到适合他们的学习策略,他们的学习将更有效率,也更有效果。从20世纪80年代起,量身定制学习方式开始流行。亨尼(Honey)和蒙福特(Mumford)等理论家创建了调查问卷,来帮助成人学习者确定他们的学习类型的。
  • 倾听时,可以表达一些支持行为,如拍肩、给予安慰等。(Shutterstock)
    “聆听、聆听。我很想这么做,但他什么都不告诉我!”我不知道曾经从多少已经不抱希望的父母口中听到这句绝望的抱怨。其实,光是打开心房和耳朵并不足以让孩子说话!
  • 我们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因为治疗那些成长在缺乏关爱的家庭环境的儿童时,有可能会遇到庞大的障碍......
  • 对父母或教育者来说,最严重的儿童教育错误,就是对走上错误道路的儿童预言悲惨的结局。这类愚蠢的预言会助长儿童的怯懦,让情况无限恶化。我们应该反其道而行,以正面积极的态度鼓励儿童。
  • 德里克‧莱恩(Derek Lane)和林赛‧莱恩(Lindsay Lane)夫妇即将迎来他们结婚23周年纪念日,他们共同培养了一种自我控制和培养善良的家庭文化,相信语言是有力量的,规定一家人永远不说“我恨你”这三个字,这帮助他们的五个孩子专注于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 有效的时间管理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值得学习。以下几个策略可以帮助学生以最佳的方式管理时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