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材(高级):心腹之患

正见文化课教材编辑小组
font print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原文】
吴(1)将伐齐,越子率其众以朝(2)焉,王及列士皆有馈赂(3)。吴人皆喜,唯子胥惧,曰:“是豢(4)吴也夫!”谏曰:“越(5)在我,心腹之疾也,壤地同,而有欲(6)于我。夫其柔服,求济其欲也,不如早从事焉。得志于齐,犹获石田(7)也,无所用之。越不为沼(8),吴其泯(9)矣!”《左传·哀公十一年》

【批注】
(1) 吴:春秋时吴国。在今江苏省。
(2) 朝:多用于卑见尊、下见上。如臣下觐见君王、晚辈问候长辈。诸侯相拜见亦称为“朝”。
(3) 馈赂:音“溃路”,赠送财物。
(4) 豢:音“幻”,用利益引诱、收买他人。
(5) 越:春秋时越国。曾占有今江苏、浙江及山东的一部分。
(6) 欲:期望。
(7) 石田:不能耕种的田。比喻毫无用处的东西。
(8) 为沼:变成池沼,指亡国。
(9) 泯:音“敏”,灭亡。

【故事阐述】
春秋时,吴王夫差要去攻打齐国,越王勾践率领部属去朝见吴王,并赠送财物给吴王及大臣们,吴国大臣们都很高兴,只有伍子胥觉得不妙。他想:“这是越王勾践在收买吴国,让吴国安逸松懈,失去警戒心,将来好灭吴国!”于是便向吴王进谏说:“越国才是吴国的‘心腹之患’!越王表面上服从吴国,但实际上却图谋吞并吴国,您不及早灭了越国,以除后患,大王去攻齐实在一点意义也没有,齐国只不过是一块没有用处的‘石田’,真是不智!”吴王夫差不听劝告,还命伍子胥自杀。后来,吴国果然被越王句践所灭。

后来“心腹之患”这句成语用来形容隐藏在内部的祸害,如不妥善处理,将足以致命,危害生存。

【讨论】
1、伍子胥为什么劝吴王攻打越国而不要攻打齐国?
2、环境恶化(水污染、土地荒漠化、海水位上升、……)的确是人类生存的“心腹之患”,我们应该如何改善面对?

【造句练习】
例: 他是个口是心非的伪君子,你把他安插在你身边,实是心腹之患。
例: 好逸恶劳会腐蚀掉原有的斗志,是成功的心腹之患。

【相似成语】
心腹之疾。

【课后时间】

成语接龙:
心□之患,患□之交,交□接耳,耳□目染。

参考答案:
心腹之患;
患难之交;
交头接耳;
耳濡目染。

─ ─转载自:正见网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孔子说:“对于禹,我实在找不出缺点来批评他了;他对饮食很简朴,而尽力去孝敬鬼神;他平时穿的衣服很粗劣,而祭祀时穿得华美,他自己住的宫室很简陋,而致力于修治沟渠水道。对于禹,我实在找不出缺点来批评他了。”
  • 风,漂(1)物者也。风之所漂,不避贵贱美恶。雨,濡(2)物者也。雨之所堕(3),不避小大强弱。风雨至公而无私,所行无常乡(4),人虽遇漂濡,而莫之怨也。故曰:“风雨无乡,而怨怒不及也。”(《管子.形势解》)
  • 孔子说:“多么伟大啊!舜和禹虽然拥有天下,但是并不以拥有天下为乐。”
  • 孟尝(1)为合浦(2)太守(3)。郡境旧采珠,以易(4)米食。先时二千石(5)贪秽(6),使民采珠,积以自入(7)。珠忽徙去(8),合浦无珠,饿死者盈路(9)。孟尝行化(10),一年之间,去珠复还。(三国吴·谢承《后汉书》(据《艺文类聚·卷八四·宝玉部下·珠》引)
  • 曾子病重时,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对他说:“鸟将要死时,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时,所说的话是善意的。君子所应当重视待人接物的道理有三方面:使自己的容貌举止依礼而行,便可以避免别人的粗暴、放肆;使自己的脸色端庄,这样就接近于诚信;使自己说话的言辞和语气要谨慎得体,这样就可以避免别人的鄙陋和背理的话。至于祭祀和礼节琐碎的事宜,自有专管这些事务的官吏来负责。”
  • 句践召集了战士们,向他们表明决心说:
  •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1)予足!启予手!诗云(2):‘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3)夫,小子(4)!”(《论语·泰伯第八》)
  • 君子防未然(1),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2),李下不正冠(3)。(《乐府诗集·君子行》)
  • 西汉时,韩安国担任中大夫,相当受梁孝王的器重,后来却因犯法而被拘禁在蒙地的监狱中。当时的狱吏田甲对他百般羞辱,韩安国非常愤怒,对田甲说:“已经熄灭的灰烬,难道不会再有燃烧起来的一天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