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人生

牛鈴之聲 在心中回響

文/李京燦
font print 人氣: 16
【字號】    
   標籤: tags:

重新回到了故鄉,回到了童年,享受著在喧囂的大都市找不到的簡單、純粹、緩慢的生活氛圍。

不僅感動韓國的年輕人,《牛鈴之聲》更讓中老年人激動不已,好似看見自己或父母曾走過的人生路,


《牛鈴之聲》被評為是「在冷冬裡看見綠色的溫暖影片」。

日,一部在牛年取材於老牛的紀錄片在韓國各影院上演,影片通過一對八旬農民夫婦和40歲老牛的真實故事,品味人生和生死離別。這支紀錄片《牛鈴之聲》在韓國創下了獨立電影票房紀錄,並刷新韓國獨立電影歷史,創造了一個個奇蹟。八旬老人和他的老牛感動著韓國人,被評為是「在冷冬裡看見綠色的溫暖影片」。

商業電影都是以華麗的場景和尖端技術刺激觀眾耳目,但是《牛鈴之聲》以感人肺腑的情節和詩情畫意的場面博得觀眾讚賞。電影中的角色僅有年近八旬的老爺爺農夫和他的老伴兒以及餵養了30年已經年過40的老牛。

不同於一般影片,這部紀錄片沒有旁白說明,背景音樂也不是很多,更沒有離奇曲折的故事情節。攝影機無聲的忠實記錄三個走到暮年的角色,描繪出相依為命、共度晚年的感人情景,傳達年齡、死亡以及離別的訊息。


攝影機忠實記錄三個走到暮年的角色,描繪相依為命、共度晚年的情景。

乾瘦老牛與佝僂老農何其相似

故事發生在韓國的一個農村,老爺爺是一位不使用機械與農藥,以傳統方式耕種的農夫。老農上了年紀,腿腳不方便,耳朵也不好使了,為他賣力幹活30年的老牛成為老爺爺的摯友,並且經常在關鍵或危險時刻幫助他。

隨著歲月的流逝老牛成了老爺爺的手和腳,多虧了牠,老爺爺得以供幾個兄弟讀書。對老爺爺來講,這頭老牛比一般的人都更重要,更珍貴。

雖然老爺爺的一條腿有些不聽使喚,但是為了給他心愛的牛準備食物,每天都上山割牛能吃的草。為了讓牛不受傷害,他甚至堅持不在農地裡噴灑農藥。而牛似乎也知道回報,儘管已經非常「年邁」有些站不穩,但只要老爺爺牽著牠走,即使馱著如山高的柴火,老牛也能護送到底。

電影零碎的故事中最扣人心弦的是老爺爺和老牛的健康狀態。雖然醫生希望高血壓的老爺爺能夠減少工作量,但是從年輕時一直辛勤工作過來的老爺爺依舊拖著骨瘦如柴的腿工作著。

妻子的軟磨硬泡,希望老爺爺將剩下時日不多的老牛賣掉。在去牛市的那天,老爺爺給牛餵了最後一把草,但老牛只是掉淚並不怎麼吃草。白給也沒人要的老牛,老爺爺卻在牛市上堅持要賣500萬韓元。當然,最終老牛和老爺爺一起回家了。

老牛和老爺爺在某些地方是相似的,緩慢的步伐,以及面對困難永不放棄的執著。老牛瘦瘦的臀部上黏著厚厚的牛糞和泥土混雜的汙垢,本來乾瘦和生病的腿加上沉重的負擔,似乎和老爺爺佝僂的身體融為一體。

直到有一天,老牛再也沒有起來,困難地停止了呼吸。

千金難買的原始心境

「給觀眾最大的恩惠和最深觸動的,是農夫與牛無視社會步調的生活。」這是許多媒體對《牛鈴之聲》的評價。

有評論這麼描述,儘管如此一位依循傳統耕作的農夫的生活與工商社會顯得格格不入,但看著那些親手種植的一棵棵秧苗,在四季的變化下奮鬥生長的時候,觀眾似乎都或多或少升起幾分罪惡感。安然置身原生態生活環境與傳統無毒耕作方式,這樣原始的心境是千金難買的。

影片中,農夫談到人們為了爭奪貓熊而引起金錢戰爭時,看似在說一個荒唐的笑話,但這不正是我們這些所謂「高度文明現代人」所製造出來的笑話嗎?不論是人與人之間,或是動物與動物之間,從彼此接受,到守護,到分離,都要用一生的時間去學習、體驗。

引爆獨立影片復興


八旬老人和他的老牛感動著韓國人。


緩慢的步伐,面對困難永不放棄的執著,老牛和老農何其相似。

這部獨立影片在去年釜山國際電影節上獲得了最優秀紀錄片獎,隨後又奪得首爾獨立電影節的觀眾大獎,並代表韓國參加2009年美國聖丹尼斯國際電影節,與來自英、法、德等國家十六部作品爭奪最佳紀錄片殊榮。導演李忠烈在闡述創作意圖時說:「刻畫走到人生盡頭的老牛以及老爺爺之間美麗的共感和催人淚下的奉獻。」

這部電影沒有做很多宣傳,通過觀眾的口耳相傳在開演後37天觀眾數就超過了100萬人,之後僅用了9天時間就突破了200萬人。

在製作費用低、放映的場館少、人們關心度有限的不利條件下,此電影超過200萬觀眾的上座率,堪與商業電影1,000萬人的上座率相媲美。在收入方面,包括製作等費用在內的投資僅有2億韓元,但是這部電影到上個月的收入已經達到了124億韓幣。

在不景氣的經濟形勢下,《牛鈴之聲》的題材與賣座也受到國際藝術雜誌關注。美國電子雜誌《亞太藝術》(Asia Pacific Arts)對《牛鈴之聲》進行大篇幅介紹,指出《牛鈴之聲》引爆獨立影片復興現象:「雖然最近韓國批准了和美國的自由貿易法案後,電影配額制(又稱義務上映制度)有所放鬆,並且電影產業呈下滑趨勢,但獨立影片的生產力反而卻在增加。」

《牛鈴之聲》不僅感動了韓國的年輕人,更讓中老年人激動不已,好似看見自己或父母曾走過的人生路,重新回到了故鄉,回到了童年,享受著在喧囂的大都市找不到的簡單、純粹、緩慢的生活氛圍。◇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奧本海默》這部電影也締造了一項影史上最弔詭的紀錄,那就是:「每一個人都看得津津有味,但是每一個人看到的內容深度其實大不相同。」電影散場後,尾隨一群觀眾默默離開戲院,我其實很想攔住他們、大聲告訴他們我看到的電影內容,包括那些電影中已經說出來的,還有那些沒有、或沒時間說出來的故事。
  • 《奧本海默》這部電影還締造了一項影史上最弔詭的紀錄,那就是:「每一個人都看得津津有味,但是每一個人看到的內容深度其實大不相同。」電影散場後,尾隨一群觀眾默默離開戲院,我其實很想攔住他們、大聲告訴他們我看到的電影內容,包括那些電影中已經說出來的,還有那些沒有、或沒時間說出來的故事。
  • 香港導演黃浩然過去執導的兩部作品《點對點》與《逆向誘拐》都表現了濃郁的香港情懷。《緣路山旮旯》作為黃浩然執導的第三部電影,是一部清新幽默的愛情小品,融合香港獨特風光與生活細節,導演為近日低迷的香港寫上一封動人的情書。
  • 日本動畫電影《漁港的肉子》,是日本知名動畫工作室STUDIO 4℃作品,由《海獸之子》導演渡邊步執導,改編直木獎得主西加奈子同名小說,講述一對居住在漁港的母女故事。海港之夏,小鎮風情,以平淡質樸的日常故事,細膩呈現生命的明暗。視覺畫面精緻,漁港景色清新亮麗。
  • 當我們以為自己可以主宰別人的命運時,當我們為兒女操盡了心,安排他們的前途,指使他們這麼做、那麼做,不准他們違逆時,不就是自我膨脹,扮演起了天的角色。
  • 中學老師李靜充實寧靜的生活,被樓上新搬來的租客打破了。每天晚上備課到深夜的她,剛一睡著,就被樓上“砰”的關門聲吵醒,之後再也無法入睡。
  • 《好》片剛開場,許鞍華在受訪中就談到:「故鄉這個概念好奇怪,因為你說故鄉就表示你現在不在故鄉,說明你是一個移民。比如很多中國人會在一個地方落戶,但故鄉在另一個地方。如果這樣講的話,我的故鄉應該在東北。」
  • 《亂世佳人》中的梅蘭妮是化身屬靈親友的人間天使,哪怕是最刁蠻難搞的人,也以穩定的慈憫關愛儘可能去包容、教化、救贖……潤物細無聲,柔弱勝剛強,潛移默化,無形的能量綿密悠長,適時恰當地彌補歸正,給周圍人帶來安寧祥和。
  • 黛博拉是他魂牽夢繞、思慕成疾的姑娘,黛博拉是遙隔雲端的精靈,是他深愛一生並注定擦肩而過的女人……無論在獄中還是流亡,對黛博拉的回憶是諾德斯生命中的吉光片羽,是伴隨他半個多世紀、藏在心底的金玉珠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