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聞
副刊
評論
體育
娛樂
電子時報
突破封鎖
關於我們
投稿
正體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學世界
史海鉤沉
人物春秋
教育園地
預言與傳奇
詩詞歌曲
詩經
樂府
古體詩
唐詩
宋詞
元曲
其他詩詞
古體詩詞創作
現代詩詞創作
歌詞歌謠
散文隨筆
古典散文
現代散文
名家散文
閒話文史
電影隨筆
開卷有得
書序書摘
書評書話
劇本劇作
名言錦句
小說大觀
古典長篇小說
古典短篇小說
現代長篇小說
現代中篇小說
現代短篇小說
社會/紀實文學
報告文學
文學常識
認識文學
詩詞常識
文法修辭
應用文類
外國文學
外國詩歌
外國散文
外國古典長篇
外國現代長篇
外國短篇小說
大紀元首頁
副刊
文化網
文學世界
小說大觀
古典長篇小說
古典短篇小說
現代長篇小說
現代中篇小說
現代短篇小說
社會/紀實文學
報告文學
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
失去新中國
儒林外史
水滸傳
紅樓夢
七俠五義
老殘遊記
小五義
悲慘世界
傲慢與偏見
疾風勁草
當歷史走過這一頁時
老木工阿慶伯的故事
回憶錄
我的父親和母親
毛共秘史
在鄉村行走——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南方農村
小說:望南春與冬
消滅吸血蟲宣言
國殤﹕論蘇家屯集中營的終極黑暗
錢——物質運動指揮官
看清邪惡本質,退出中共惡黨
湮沒的歷史
政治改革與制度創新
無牆的監獄
科幻小說:世界末日進行曲
如何清除「共產邪靈邪黨」
《詩經》賞析
公民常識
小說:毀滅
廣西「反共救國團」冤案始末
「共特」柏林會議現形記
煉獄
粉碎邪惡軸心
全球訴江
中國的主人
魯賓遜漂流記
不「看」政治
倉鼠日記
被真理喚醒的心
我的男友是右派
死亡線上掙扎的北韓小難民
魔窟逃生
台商小說:江董
落葉歸根
小矮人的傳說
彩繪生活
大學語文
愛情與信念
嚴酷的光榮
教授家族
一個少年在康巴的傳奇經歷
下崗之後
為你而來
回眸流水年華
靜水流深
女畫家章翠英故事
一個原中共線人的懺悔
愛,不會隨風而逝
中國遠征軍緬北征戰紀實
抗戰史實大揭密---中華名將張靈甫
寶海複盆子酒
延安日記
十年風風雨雨
浴火鳳凰
穿越生死
誰是抗日主力軍
孔子傳
浮生瑣憶
陽謀
人禍
路 漫 漫
笑泯恩仇
四面牆
報告文學:暴政110
從“大躍進”到大饑荒
民工之死
紅水河在呻吟
世說新語
鏡花緣
西遊記
三國演義
東遊記
哈克歷險記
簡愛
呼嘯山莊
雙城記
臨別的禮物
小說大觀
憶(29)水仙頭
後來事情漸漸在鐵路沿線傳開了,火車票一下子賣光了,於是有騎單車的、有拖家帶口一家大小肩挑背扛走路的。聽說最多時在邊境聚集了十多萬人,準備趁香港方面英軍和警力薄弱時衝關。
憶
2022年7月1日 3:00 PM
憶(28)啟蒙
外嫁女回娘家省親不帶個人的口糧,那怎麼可能有飯吃?除非你有一個很好的「南風窗」。當時大家都覺得理所當然,但深思之下你只會感到匪夷所思,及一陣無奈和苦澀,這是中國幾千年來都從來沒發生過的怪事。
憶
2022年6月28日 3:00 PM
憶(27)種菜
我們六、七人被組成一個小組,圍著那三畝左右的貧瘠爛地種菜。人多地少,收入怎麼可能會高呢?瞎折騰而己。
憶
2022年6月24日 3:00 PM
憶(26)第一份工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穿補丁衣服在那個時代並不失禮於人,全民皆穿補丁時裝。麻袋是裝大米的,麻袋大衣不知怎樣卻流行了起來。
憶
2022年6月21日 3:00 PM
短篇小說:上海之殤(八)
凌亂的房間,每走一步都可以感覺到消殺的痕跡。光正不住地在廳裡踱步,恐懼是他唯一留存的感覺。恐懼一些不該恐懼的事,說話、放音樂、上網留言、吃飯…
短篇小說
上海之殤
上海封城
疫情
短篇小說:上海之殤
2022年6月20日 8:22 PM
短篇小說:上海之殤(七)
一個居委會的通告在手機上顯示:「本樓洞昨日新增一例確診陽性個案,現按上海衛健委新規定,本樓洞所有居民需統一隔離。另需把各家鑰匙留在門上,貴重物品請隨身攜帶,消殺人員將對各單位進行入戶消殺
短篇小說
上海之殤
上海封城
疫情
短篇小說:上海之殤
2022年6月18日 11:16 PM
短篇小說:上海之殤(六)
時間並沒有像居委會說的那麽晚,十點多一點,大白配合著醫護人員便來敲門,說是做核酸,三個人都要做。
短篇小說
上海之殤
上海封城
疫情
短篇小說:上海之殤
檢測核酸
2022年6月17日 10:01 PM
憶(25)冤獄與盲流
一對小孤兒由街道委員會出頭,為那個十四歲左右的女孩在附近農村物色了一個超大齡老男人為其丈夫,唯一條件是必須照顧其「小」舅子!(這可以說是大躍進的獨特產物。)
憶
2022年6月17日 3:00 PM
短篇小說:上海之殤(五)
下午三點,光正在廚房準備晚飯。按光正的體面說法,全域靜態管理將近一個月了,平時三頓現在就變成早午兩頓,三天前送來的菜已經不多了,配合那些肥奶肉,隨便炒炒也就對付一頓。
上海封城
疫情
短篇小說
上海之殤
短篇小說:上海之殤
2022年6月16日 11:16 PM
短篇小說:上海之殤(四)
電話鈴聲吵醒了飢腸轆轆的念覺,在和居委會再三磋商出門採購失敗後。四月一日,政府繼上海不會封城後,再次食言,浦東未能如期解封,上海需要整體封城了。
上海
短篇小說
上海之殤
防疫
上海封城
短篇小說:上海之殤
2022年6月15日 3:15 PM
憶(24)
整個縣城的街道和私人房屋在同一天遭遇到同一命運,拆下的材料都搬去建大禮堂去了。說是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新社會、新風氣,倒不如說人們什麼私有財產都沒有了,甚至連隱私也沒有了,要那些圍牆做什麼?
憶
2022年6月14日 3:00 PM
短篇小說:上海之殤(三)
光正百度了兩個居委會的電話,先打了浦東的,一連打了十幾次,每次不是忙音,就是沒人接。在嘗試了第二十次後,光正放棄了。然後光正打了自己這邊的居委會電話…
封城
上海
疫情
短篇小說:上海之殤
上海之殤
2022年6月14日 1:14 PM
短篇小說:上海之殤(二)
就這樣,兩天又兩天,然後再是兩天,光正又在看著空空如也的冰箱,「念覺,冰箱裡沒東西了,今天你搶菜搶到了嗎?」
上海,疫情
封城
短篇小說
上海之殤
上海封城
疫情
短篇小說:上海之殤
2022年6月13日 1:15 PM
短篇小說:上海之殤(一)
小區封閉兩天了,幼兒園也停止了。就五分鐘前,居委會阿姨在花園裡用大喇叭喊,二號樓和三號樓相繼發現陽性確診者,所以小區需要再封閉兩天
上海,疫情
封城
短篇小說
上海之殤
上海封城
疫情
短篇小說:上海之殤
2022年6月12日 2:55 PM
憶(23)變本加厲
食不飽怎麼辦?三妹跟著鄰居一堆人鑽進花基那些甘蔗田裡偷蔗食,吃飽了還不算完,還要帶些回家繼續吃。久而久之,那幾塊蔗田中央部分全被吃光了,只有蔗田外圍薄薄的一圈才是甘蔗,蔗田中央都被掏空了。
憶
2022年6月10日 3:00 PM
憶(22)大躍進
回到家裡驚見窗上的防盜鐵枝失蹤了,只剩下鐵枝被拆走的痕跡,原來那些鐵枝加入超英趕美的鍊鋼大業中去了。
憶
2022年6月7日 3:00 PM
憶(21)「真」普選、外勞
市面上三不五時就有些殘湯剩飯出售,於是人們不約而同地爭相搶購。我嚐過,口感還不算太差,也未變質,裡面包含的內容還真豐富。這是哪個朱門的酒肉?它的真正出處沒人去深究。
憶
2022年6月3日 3:00 PM
憶(20)「太平盛世」
燃料的問題一直在折磨我們。山上野草生長的速度遠趕不上人們的需求,公路兩旁的落葉量簡直是微不足道。曾經有人因攀折路邊的樹枝而被抓走,說是破壞公路綠化帶。
憶
2022年5月31日 3:00 PM
憶(19)首次受僱
在債券工作隊那些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下,雖然老媽極力抵抗和求情,工作隊仍然「光榮」完成銷售任務,使得老媽「非常踴躍」地購買了最低限額的愛國公債。
憶
2022年5月27日 3:00 PM
憶(18)洗腦
影片放映不久,我們隨著一些大野孩從後山爬牆跳到映院裡,或坐地上或爬窗台上,一邊看霸王戲,一邊和巡場查票的人員玩捉迷藏。
憶
2022年5月24日 3:00 PM
憶(17)
我就是這樣被他們沒收了辛辛苦苦摘下來的一大把蔗葉,非常無奈、氣憤和不甘地回到老媽做工的毛巾廠,站在老媽織機旁嚎啕大哭了一場。那年我大概八歲吧?不確定,反正時時刻刻都在和燃料、糧食和肚皮爭一日之長短。
憶
2022年5月20日 3:00 PM
憶(16)劫財:公私合營
家有「南風窗」的人家基本沒受影響,他們都能收到寄自港澳的救濟,或持「僑匯券」到華僑商店採購在數年前被視為理所當然的食品,又或擁有特強購買力的人在黑市上採購。
憶
2022年5月17日 3:00 PM
憶(15)
計劃好了在某日由老師帶領到鄰近鄉村或山邊做野炊。這是我們這些學生最期待的事,可是那會給老媽帶來極大的壓力,那幾角錢的付出對我們家來說可是巨款,可是老媽還是默默地承受著。
憶
2022年5月13日 3:00 PM
憶(14)苦難的「黃金童年」
木爪樹上的木瓜太小了不能吃,全家餓著肚子睡覺。家裡米缸上貼的「揮春(春聯、福貼)」是「常滿」二字,但那對我家來說是最大的諷刺。
憶
2022年5月10日 3:00 PM
憶(13)
老媽經常想方設法來滿足我們這三隻餓鬼,比如市面出售的那些人們拿來作為嫁娶送禮用的禮餅,最最便宜的是紅淩酥,買二個回家,配以番薯和糖,便成為糖水了。那口感和風味確是一絕!
憶
2022年5月6日 3:00 PM
憶(12)赤貧
以前的那些桑基、魚塘、蔗田、米舖、大屋、肥豬等等統統都沒有了。他們被迫搬到小屋裡住,靠著剩下來的一點點土地僅夠餬口而已。
憶
2022年5月3日 3:01 PM
憶(11)孤兒寡婦
可是那大鐵閘最終還是逃不過被賣掉的命運,因為家裡沒有錢啊!所以還是被老媽賣了。沒有大門就沒有吧!再說我們根本沒有值錢的東西被人偷,好東西早就被共產黨搶走了!
憶
2022年4月29日 3:00 PM
憶(10)偏安
那是我們不久前用的餐具,是很好的江西景德鎮製造的高級磁器,還有象牙筷子!不過如果我們現在用來進餐卻是最大的諷刺,因為碗裡經常裝的是令人難以下咽的清水煮木瓜!
憶
2022年4月26日 3:00 PM
憶(9)痛失居所
當然事情遠沒有那麼簡單,我們是不能搬回大屋去住了。整間巨宅變得死一樣的寂靜,有如鬼域一樣。我們在園內玩時總覺得有鬼魂在遊蕩,令人毛骨聳然。
憶
2022年4月22日 3:00 PM
憶(8)土改掠奪
自從老爸被抓走後,基本上我們靠典當度日,進出當舖對我們來說已是家常便飯了。當鋪門口的遮羞屏風對我們來說毫無意義
憶
2022年4月19日 3:00 PM
1
2
3
...
下一頁
共有約 7798 條記錄
【名作故事】蘇軾《寒食雨》 逆境中超凡的昇華
徐君偶然救下一乞丐 十餘年後海島奇遇曉因果
奇才蘇綽起草六條詔書 始創「朱出墨入」記帳法
【未解之謎】通行靈界的科學家之四:天國的婚姻
情繫道緣 石匠的祈禱令少女起死回生
穿越迫害的藝術家梁玉的琵琶緣
【名作故事】賞讀王羲之《蘭亭集序》
古文裡的大智慧——張仲景《傷寒論》序言
從先秦到明清各代粽子 多味多姿一一道來
我們使用cookies來了解您如何使用我們的網站並改善您的用户體驗。這包括個性化的內容和廣告。若您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以及我们更新的隐私政策(Privace Policy)和使用條款。
更多信息
我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