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心理
為什麼大人那麼喜歡想一大堆嚇人的想法威脅我們呢?我以我的智慧,思考了三萬多遍,還是沒有結論,套句爸爸的話:「也許長大就知道了!」
中國人為什麼要學英文,我不知道!可是媽媽知道,她說,這樣就可以輕而易舉的和美國人溝通,交美國朋友,讀美國書,甚至到美國人開的公司上班,或者做「美國人」。你可不要小看我這個小腦袋瓜喔!我可是會思考喔!我常在想,為什麼中國人學美國話,要沾沾自喜,而且還一副引以為榮的模樣,好像當美國人是這一輩子最快樂的事。
  我的小孩最近經常抱怨「失眠」,我原本以為那是孩子博取父母關心的「怪招」,不過幾個星期下來,我發現那是真實的,有時看他睡眼惺忪,甚至一副精疲力竭的樣子,還真有點於心難忍咧!
快樂貓說,五千年前精靈還是很快樂的,但是由於精靈祖先希望自己的子孫未來更像精靈,因此訂下了嚴厲家規,規定精靈不准笑,不准叫,不准亂說話,以示莊重。更有一段時間,精靈的溝通方式是任由謾罵、咆哮與嘶吼。幾千年了,精靈就是以這樣的輪迴生活著,當然不可能擁有快樂。
你應該為孩子設計一個睡覺的「溫柔窩」。不要以為睡覺只是側身一躺的事,從環境心理學來說,這可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如果你能提供孩子一個燈光柔和、通風良好、不吵嘈的環境,必然有助於孩子入睡。
如果不是小青問我:「你最害怕媽媽哪一點?」我也不敢說我最怕媽媽「晴時多雲偶陣雨的脾氣」。這並不是背叛媽媽,或故意說她的壞話,因為它是事實嘛!
每次我展露歌喉時,老媽總是狠心的拿一把「鐵錘」,錘殺我的自尊,說我「鬼叫,鬼叫」的,或是「比殺豬還難聽」,或是「狗吠」。鬼叫我真的沒聽過,我曾試著問老媽,鬼叫的聲音到底像什麼?但她總說不出個所以然,我相信一定很難聽,很難聽。
當年輕的你,面臨求學中的難題;困陷於愛情的迷宮;或遇到人際關係的瓶頸,......請寫封信投入「青春會客室」,讓艾莉陪你走過難關,渡過低潮,讓年輕的心再度飛揚
「玩火千遍也不厭倦」,是我家七歲兒子的標準生活寫照。不論我們在不在家,只要他找到火柴或打火機,就一定會高興的嘗試火的實驗。
  說什麼也沒人相信,我常常與大師為伍。莫大年就說:「我看你一定得了吹牛症,才會每天不停的吹牛。」其實,我真的沒有吹牛。
每一個父母親,都很希望自己擁有一位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的小孩。你喜歡嗎?我有一位遠房親戚也有此願,但是他們的方法卻很「糟」。
曾聽心理學家說過,孩子並不具有良好的「認知」能力,但說來奇怪,我那五歲的兒子,似乎不是如此。記得華航發生空難不久,我們全家到澎湖旅遊,臨上飛機前,我的兒子硬是不肯登機,後來「查明」原因,才知道,他自從看了華航空難事件報導之後,便一直認為「凡是飛機,就會爆炸」。
在一般家庭,父母對於女孩子的成長要比男孩子花更多的心思,因為女孩子很特別。加拿大女童軍(Girl Guides Canada-Guides du Canada)有近一百年輔導女孩子成長的經驗,他們把女孩子的成長過程劃分為了五個階段:Sparks(五到六歲),Brownies(七到八歲),Guides(九到十一歲),Pathfinders(十二到十四歲),Senior Branches(十五到十七歲以上),然後配以各種活動、遊戲、訓練、戶外探險等使女孩子們在安全、沒有壓力和競爭的環境下成長為心理健康、有責任感、有領導能力和成功的女性。
當年輕的你,面臨求學中的難題;困陷於愛情的迷宮;或遇到人際關係的瓶頸,......請寫封信投入「青春會客室」,讓艾莉陪你走過難關,渡過低潮,讓年輕的心再度飛揚!
你相信小孩子也能來一場流利的演說嗎?我爸爸有個朋友叫林大利的,是不可能相信這句話的,每次他到我們家總會數落他們家的林小龍是如何的笨嘴笨舌,一句話也不會講,說到生氣處,還會露出那副想把人生吞活剝的嚇人模樣。
英國詩人米耳頓曾說:「寂寞有時是一種最好的社會,短暫的退隱可以激發出更甜蜜的回返」,我同意這樣的觀點,但那是對成熟的大人而言,對小孩孩來說,寂寞卻是一頭足以吞噬他們心靈的怪物。
心理學家曾經說過,旅行是孩子最佳的「智慧產」,我們可以把自己欣賞到的一切,轉化成一切與自己有關的生命。
以我爸媽來說,就是這種現代父母的典型族群,他們回來的第一句話,是:「吃飯了沒?」第二句話則是:「功課寫了沒?」第三句話多半是:「電視關掉,早點休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爸媽回家的「三句箴言」,我已經可以倒背如流。有時候,我真的在想,他們莫非不知道應該了解我內心深處嗎?還是找不出一個好方法?
經過我的明查暗訪,終於發現一個天大的消息,他們居然想把我送去「兒童心理診所」咧!我真的不明白自己招誰惹誰了,居然淪落到爸媽「密謀」陷害我。你有所不知啊!兒童心理診所可是挺嚇人的哩!他們雖然沒帶針筒,也沒有苦得要命的「良藥」,但卻時常口蜜腹劍的告訴家長,孩子是「好動兒」、「自閉症」、「學習障礙」、「智能不足」或「破壞狂者」。
這一陣子我發現我兒子,常會不由自主的恐慌、焦急與悲傷,問他發生了什麼事,他就是不說,或是支吾其辭。
我是一個大而化之的人,有時候親口答應孩子的事情,只要孩子不提起,包準遺忘殆盡。但我的兒子可就不然了,他的記憶是一流,只要我開口說出的「支票」,他絕對牢記在心,並經常催我「兌現」。
每次聽到「小丑」這首歌,就想及我那七歲的兒子,他啊!其實什麼都好,就是喜歡扮演「小丑」。在家裏老愛打姊姊、學蠟筆小新掀她的裙子,或做出各種「款式」的鬼臉。
如果父母懷疑女兒撒謊,把她帶到一旁,和她一起坐下來。因為站立時,父母的身體前傾俯視孩子,會讓她害怕。請她把特定事件的實情告訴你,而且跟她說,如果她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你,你不會發脾氣。如果她說謊,她現在必須承認,告訴你實話,如果她現在不招認,一旦你發現真相就會很生氣,而且一定會查明實情。
我要鄭重向大家宣布:我不想睡了!做出這樣的決定,其實相當難受,因為……因為凡是人類都必須要睡覺,不睡就不能成為「大人」了。但是,我還是不想睡!
當年輕的你,面臨求學中的難題;困陷於愛情的迷宮;或遇到人際關係的瓶頸,......請寫封信投入「青春會客室」,讓艾莉陪你走過難關,渡過低潮,讓年輕的心再度飛揚!
就和偷竊一樣,我們也不喜歡想到孩子會撒謊。想到孩子不誠實、不學好,是另一項會讓家長害怕的事。
絕對不要大吼大叫,因為這樣會讓孩子意識到你已經失控,這樣不管你說什麼,效果都會大打折扣。 要緊的是,不能讓孩子從偷竊中獲得好處。在可行的情況下,要歸還物品,而且付清貨款,看是從孩子的零用錢支付,還是讓孩子幫忙做家事來付清貨款。除了當面向店家致歉以外,家長要堅持孩子寫一封道歉函。
當孩子不上學的時候,父母應該要清楚知道,或者起碼要有一點概念,孩子在哪裡,和誰在一起,在做什麼事。以常理推想,如果孩子整天在外面,身上只帶一點錢,可是回家的時候卻帶了新的光碟片,父母要問孩子,東西哪裡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