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 ”

font print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我们家的“敦煌壁画”,你大概没见过吧!建议你抽个时间,到我家来欣赏,届时你一定会把我视为艺术奇葩!

说起我创作壁画的历程,真是一页辛酸史啊!这可分为好几方面来说。

首先是时间,我屈指一算,大概用掉六个半月的时候,一点一滴的作画才完成的。什么时候有灵感,我就会在那个时候动手制作壁画。有时候我画的是ET,有时候画些受虐记。爸妈当然看不懂这些画面,但它却是世界上最具价值的儿童心理画。

再来谈谈范围。你所熟悉的“敦煌壁画”,可是没有我制作的那般宏伟喔!我的壁画纵横全家-卧室、书房、客厅、桌上,就连电视机上也有。也许你会说,那已不叫壁画了,而是奇特桌画或电视画。

这样的美丽画像,真的像极了春天满天飞舞的彩蝶。

危险性更是我想说的。我的意思不是说,我必须爬得很高、或临崖作画,而是我得躲着老爸、老妈和他们的视线。

据说,天底下已经很少有父母亲愿意让孩子在家中的墙壁,尽情作画了。

隔壁的小倩,因为在墙壁上画一条狗,被罚“狗”跪。狗跪你听过吗?就是学狗或让自己装得很像狗的罚跪方式。

后来她妈妈问她:“敢不敢再画?”

她当然说不敢。万一有一天,她画的是一只猪,那不就会被罚“猪”跪;如果是一只蟑螂,那她妈妈一定会罚她“蟑螂”跪。如果不巧,画的是龙,那么腾云驾雾的“龙”跪,可就有罪受了。

听说邻家朋友的朋友的儿子,画了一幅“魔鬼森林”,被他爸爸打得满地找牙,惨状像极了魔鬼。

还有我那个托儿所的好朋友,因为画一幅很像“米罗”的名画,被他妈妈罚说:“我以后不敢了”三百遍。

这些都是借镜,我虽然没学会日本的忍术,但是总懂得左躲右闪的避开一切。

爸爸终于知道了。

第一次他的反应当然是吹胡子瞪眼睛,直说要我赔他的墙壁。
我哪赔得起!

妈妈更是不得了,她把自己改装成狮子,扮起“狮子吼”。

第二次是愤怒,爸爸晓我以大义的说,那是他辛苦攒钱买的房子,如果就这样被我这位艺术家毁坏,将会再度耗去他一、二百万元的代价,要我三思而行。

这番大道理,我是听不懂的,试想一位四、五岁大的小毛头,哪知道什么叫自爱,我只懂得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

于是他谆谆教诲,我仍我行我素。

第三次,他变成暴怒,他大大骂了我一顿,然后窝进房间里。

当时,我真的有些害怕,因为我已有好些时候,没有瞧过他的“大脾气”,这次真的令我有些惊讶!

我也偷偷的躲进房里,不敢声张。

三天之后,爸爸突然开窍的告诉我,他认为不该对我生那么大的气,因为心理学家说,每个小朋友,都会这般喜欢涂涂抹抹的,除非这个小孩是白痴。

他还说要跟我约法三章。要我和他一起在墙壁上贴上很多、很多的白报纸,让我在白报纸上作画,这样,一来可以满足我的创作欲,二来不会弄脏墙壁。

这的确是个好点子,我欣然同意了,反正对我无伤嘛!

我的“敦煌壁画”就这样一点一滴的完成,爸爸说要把它撕下来寄去参加世界博览会耶!挺伟大的嘛!但不晓得爸爸是否当真!

摘自:游干桂所着《宝贝在说话》一书@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小翠的爸妈快要离婚了!前天小翠告诉我这个二十一世纪、九十年代最恐怖的消息。我问她:“为什么会变这样呢?”她说她自己也不清楚,但猜得出来,一定跟她弄坏那只刚买回来的大恐龙有关;再不然就是她偷捏弟弟两下,所引来的后遗症;或者她太顽皮,使得爸妈不得不分开。
  • 很多妈妈问我,现在孩子精得很,挑战叛逆的语言一堆,连很小的孩子都会挑战权威,好难教!情绪就像一颗球,孩子丢出来,当爸妈的应该要适时转化这些脾气,千万不要用情绪硬碰硬,不然过一阵子你就会在孩子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
  • 编者按:情感忽视会演变成情感虐待,但忽视与虐待之间的关系如何界定?父母与孩子之间亲子关系是人生中的一门重要课题,这一篇章,让我们与《欠缺母爱的孩子,你的伤好了吗?》 一书的作者来探讨,如何在过与不及的情感中,取得应有的平衡。
  • 上2篇介绍了性别认同教育引起的争论和家长们的不安,那麽如何才能保护孩子接受健康的教育?儿童心理学专家陈彦玲博士给出了一些建议。
  • 上篇我们讲了2个故事,2个孩子的父亲都因为“安全学校联盟计划”中所谓的“性别认同”而将孩子带回家自己教育。那麽“性别认同”是什么?专家又是如何解读的呢?
  • 澳洲新州教育部编入公立学校学龄前教育课程(Preschool Education)的无偏见教育(anti-bias education),正在对幼教教师灌输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观念。而当幼儿园对儿童灌输这些观念时,却不需要得到家长的许可,孩子的父母甚至完全不知情。
  • 关系攻击,是通过解除友谊、排挤和其它形式的社交排斥进行的威胁。父母们常常惊讶地发现,关系攻击可能会出现在三岁孩子的身上。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来说,被朋友推开的经历可能完全令人费解,并在日托或幼儿园引发焦虑。
  • 这个故事是为了帮助一群8岁孩子,希望他们能再度相信这个世界的奇迹和美丽—在听到这个故事之前,他们很难摆脱在网路上看到、令人不安的恐怖图像。图像加上难以摆脱的深刻感受,让孩子们吓得睡不着—他们尖叫、流泪,也恐惧独处。
  • 这是忍受多年悲伤和失去后,得以成长的故事。故事历程和隐喻,对许多艰难情况和不同的年龄层来说,都有所帮助。
  • 《筑巢的鸟儿》 适合年龄:儿童。 应对状况:被迫离开家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