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保母〈11〉:收拾家里

Jo Frost 译 / 庄绣云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好不容易才刚把家里收拾好,过了两分钟,却像被炸弹炮轰过一样,这时你大概会想,算了,乱就乱吧。许多父母心里不时挣扎,到底是该把家里收拾好,还是在孩子搞得乱八糟之后让他们自己收拾;最后决定暂时让家里乱一下也无妨,好让自己过得轻松些,问题是,这一乱可能要乱个几年时间。其实你可以不必过这种生活方式,而且也不应该这样过日子。

有些父母不理会家里的凌乱,因为他们不想花时间去收拾,可是他们忘了,凌乱本身也是会消耗时间的,如果你得花几小时找出那些散落各处的拼图玩具,或者不情愿花更多钱买新玩具,凌乱的代价就更昂贵了。而凌乱不堪的居住环境像在告诉孩子,可以不必尊重他们拥有的东西,同时告诉他们,也不必尊重你的东西。

如果玩具散落各处,孩子将很难接受你理直气壮地说家里面什么地方或什么东西是属于你的。我也注意到,在凌乱的环境中几乎不太可能把孩子管教好,我的意思并非要把家里整理得有条不紊,随时把垫子拍松,不过起码要理出次序,如果孩子居住的环境乱成一团,就没办法学习。

你不能期望学步儿自动自发,整理得乾乾净静,可是在你收拾东西时可以让孩子一起做,这是运用“共同参与的技巧”的好机会。如果再加上多多夸奖孩子几句,就会有非常好的效果。玩具不一定要放在适当的箱子里,也不一定要把全部的玩具都收拾好,只要当作好玩的活动,把玩具排放在同一个地方,方便以后使用即可。你可以把不同类型的玩具或用具分别放进不同颜色的箱子里,这种方法帮助他轻松地收拾。此外,也可以把收拾当成游戏,“看看谁最快收拾好?”年纪较大的孩子应该知道你对凌乱方面定下的规矩,家里有哪些地方你不希望放玩具,以免碍手碍脚。

下面有几项重点:

*把收拾家里当成游戏,让孩子一起动手做;如果他来帮忙,不要忘了夸奖他。

*标准不要定太高。

*若想节省收拾的工作,就不要单独拿出一件玩具。轮流拿出部分玩具,把另一部分收起来。

*把美术用品、笔、麦克笔和水彩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孩子如果要玩那种会弄得乱七八糟的游戏或创意游戏,让他们在容易收拾的地方玩,并且应该监督他们。

*跟孩子解释收拾的规则,可是不要苛求完美。

*游戏间的玩具一整天没收拾也无妨,或者每隔一天收拾一次。可以把凌乱的房间的那个门关起来,但是不要几个月下来都那么乱。

摘自: 新手父母出版《天才保母JO》@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现代生活可真是够忙乱的了,如果你得照顾幼儿的话,会开始觉得一天二十四小时根本不够用,而且花在你身上的时间是最少的。解决时间不够用的秘诀是,排出事情的优先顺序。
  • 应该以固定的进食和上床时间为基础,我比较偏爱让幼儿早一点进食--在下午五点至五点半吃傍晚的那餐。
  • 儿没办法长久记住一件事情,他们的注意力很短暂。他们看不懂时钟,也看不懂你贴在墙壁上的作息表,当然他们也不懂你的心思。固定作息必须一遍又一遍地说给孩子听才有效果,否则从一个活动转换到下一个时,仍然会使得孩子吃一惊。
  • 建立固定作息能够使每个人脱离混乱的生活,让你适当地运用时间。一旦你开始按照固定作息生活,所有的事情就会开始变得平静许多。
  • 孩子的处境也是一样。如果你不告诉他们规则--你希望他们怎么做--他们也就无从遵守规则。如果你告诉他们一项规则,可是遭到反对后就更改规则,孩子也不会当一回事。如果你定立一些孩子根本不可能遵守的规矩,将会有吵不完的架和无谓的争端发生,那样对孩子也是不公平的。
  • 许多父母会随着情况需要而制定规则,这倒没什么关系,因为有些情况下你不得不如此。可是如果父母所定立的这些规则未经双方商量过,问题就来了,因为常常会发生管教态度不一致的结果。所以你们应该一起坐下来,讨论出双方都认同的方法。
  • 学习怎么管教孩子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学习和孩子谈话。
  • 倘使他的表现好得足以拿到金牌,而你却一件事也没提出来夸奖他,那么他该做什么事才能吸引你的注意呢?来场追猫大赛怎么样?还是打翻他地板上的碗?打他的兄弟?如果良好的表现得不到应有的关心与注意,孩子就会想办法做一件他所知道的可以引人注目的事。
  • 不提供选择并不表示你就可以抱着鲁莽的态度,像个军士长一样大呼小叫,东西南北指挥一通。如果你给孩子清楚的指示、共同参与这件事,并且给予赞美,就可以使孩子安心,而且你还是能够把相同的讯息传递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