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天人合一之路(9-2)

唯物辩证法是对物所思的哲学
黄鹤昇
font print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 ,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费尔巴哈的唯物论和黑格尔的辩证法两者揉合在一起的哲学。其哲学范畴基本是执形器物相而思辨,其所指涉的形而上理性思辨,也是关于物性之理;其思辨范畴归属于物质本体论(意识是物质的属性)。因此其道德哲学是由物而推己及人,即以占有财富(物质)多少来作阶级分析法,其人道是建立在物性与人互相作用的辩证上,由此引申出来的阶级斗争有其必然性。一则他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上帝抹掉,讲物质的无神论;二则无儒学那种讲心性的形而上学天命道德观,其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弱肉强食、强者进取,弱者淘汰的物质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者宣称唯物辩证法比旧唯物论进步,其主要表现在意识对物质反作用。这看似在调高了人的意识能动性,此种思辨,不再像旧唯物论那样执形器物相而机戒地思,他的意识反作用是一种反思,但这种反思还是对物性的反思,并无指涉精神境界。他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而不是意识对意识的反作用。

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哲学是形而下的,这一点我们从列宁拚命反对形而上学就可以明证。我们从形而下来看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原形就毕露了:与其说它是一门哲学,不如说它是一门物理学更恰当,或叫做“条件反射学”。

诸位若不信,请看:物质(物质条件)反射给意识,意识(意识又以物质为条件)再反射回物质。只要我们将“反射”一词换成“决定”一词,就是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我之所以称它为《条件反射学》是有根据的。它要以物质为条件才能作出意识反应,而意识的反思又是以物质为条件,它决不涉及人类自身的反思,即对理性(思想)的反思(唯物辩证法在思维达到理性后,就放回到实践中去了,它的实践与康得的实践理性完全是两回事,是不同的,他的实践是将理论放回到物质世界中去检验。

康得的理性实践是作目的论的静观)。因此马克思主义者说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并无大错,它是科学的,唯物辩证法整套理论可称为“物质科学实验理论”,但它不是哲学。按中国哲学家金岳霖先生的说法,唯物辩证法是以“求真”的学问,而不是以“求通”的学问。有些人想从科学上打倒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说它是伪科学,这是没有根据的。这从唯物辩证法以求真的整体理论体系来说,是很难办到的,它实在就是一门科学。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指出的是,科学并非万能的,科学也不是等同于“正确”。中国现社会流行所谓的“科学”一词,实在泛滥得很。什么“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的人生观”、“树立科学的管理观”、“你的说法不科学”等。似乎科学就是对的,是完全正确的,只要将某东西冠上科学的头含,就无可质疑,真让人匪夷所思。实际上,以德文Wissenschaft(科学)一词解,应叫“知识学科”,即一门知识学问。

如人家说《社会科学》,即是“有关社会知识的一门学科”,并没有代表正确的意思。以我们中文解,科,即分门别类,学,即学问。科学也即是门类学问。不知什么时候,科学在中国则成了“正确”的代名词,成了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只要你说这是科学的,就是对的,就是无可质疑的。就“科学”等同于“知识”来解,科学也不是“万能主义”。

(待续)

(转载自黄花岗杂志社《通往天人合一之路》一书)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由“诚”践履之路来达仁。我们知道万物生生不息、大化流行之资源在于诚,人只有诚才能尽性知天命,才能完成仁人的功德圆满。但在实践诚的过程中,除自己反省自己诚不诚外,还会受到他人各种不诚言辞的蒙蔽、骚扰,以致于使我陷于不仁不义。他人的意识对我展诚是有影响的。故孔子除“反诸求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自我反省做人外,还要作“知人”的判解,要知道别人诚不诚。
  • 天命从乾元始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周易正宗》华夏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694页》)。父子这个亲情关系是不能破坏的,就是说做儿子的告发父亲就是违背天道。天道一破,人道就无所立了。天道与人道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大学、中庸》华语教学出版社,1996年版《中庸。天命章》第3页)
  • 魏晋、宋明等名儒,如郭向、向秀、王弼或程明道、王阳明等,其儒、道两家思想,都互有渗透。到了明末清初,儒者可能是痛彻明亡的教训,对宋明理学来个反动,多作体用的功夫,对天理玄学的圣征境界进一步明朗化,天道不再是纯无,而是可寻得的实有。
  • 西方大哲学家黑格尔的名言:“存在的即是合理的;合理的即是存在的。”然而正如佛陀所云:“法无定法”,不同的层次存在着不同的理。黑格尔的这句话虽然很有道理,然而一旦超越这个境界,就会发现它的理就不是那么绝对的了。
  • 比尔‧布福特是《纽约客》杂志的作者兼编者。一年多的拜师学艺,他逐渐了解到烹饪的技艺和哲学,和一以贯之,料理无国界的原则。他把苦乐揉杂的经验,写成《炼狱厨房食习日记》。第一章引文就用乔治‧欧威尔的句子:“…要不是先前发明了罐头食品,第一次世界大战根本就打不起来。…怪的是,人们却往往忽视了食物的重要性。政客、诗人、主教的塑像随处可见,却不见有替厨师、腌肉师傅或市场菜贩立像的。”大哉斯言。
  • 道包含阴阳二气。从圆圈外看,它是一,无相对,浑圆一体;而从内看,阴阳鱼是有对的,一阴一阳相对。
  • 我们试将八卦阴阳鱼这个圆从中间十字打开,你还会求得圆吗?这个十字上下无尽头,左右无边际向外展开,如何圆道?而且你站在圆的正中点刚好是阴阳相半,正所谓的“中庸”,但你一向前、向后、向左或向右都无中庸的本性,不是阴多,就是阳少,不是阴少,就是阳多,反之亦然,故你一有动,有讲所谓的生生息息,十字一开,就无中庸可言。
  • 人的一切行为准则,须以顺天命而行事,天命不可违。“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今古文全壁》岳麓书社出版,2006年3月第1版,150页),用通俗的话来说,“举头三尺有神灵”,人在做,天在看。我们的思为,只有符合天道,才叫尽性知天命,才能成为最高的善人——圣人。
  • 德国哲学家康得在他的《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第二版序言里指出,“及最后告成所建立玄学,其价值如何?凡粗知本着之大略者,自将见其效果仅为消极的,唯在警诫吾人决不可以思辨理性越出其固有限界耳。”(康得:《纯粹理性批判》台湾仰哲出版社,中华民国76年9月版,16页)他又说玄学“虽无须思辨理性之助力,但亦必须严防其有相反之处,使理性不致陷于自相矛盾。”(引同上书17页)康得的用意再明显不过:理性有其界限,人类是不可以为所欲为的。我认为,康得所建立的认识论哲学体系最为周延,最为完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