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宋詞】鄉愁無盡 且試新茶

文/簫史
圖為元 倪瓚題《安處齋圖》局部。 (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136
【字號】    
   標籤: tags: , , ,

提及思鄉,世人皆知其苦:輕則讓人難寐,重則令人斷腸。古時不少詩詞都以抒發鄉愁為主,格調多為淒涼,而北宋文人蘇東坡的一闋思鄉詞卻脫穎而出,其心境與心理調節能力均值得今人學習。下面請隨筆者一起走近東坡這首超然的思鄉詞——《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
試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咨嗟。
休對故人思故國,
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為何稱這闋詞「超然」?因為東坡在抒發思鄉之愁時並未一愁到底,而是先抑後揚、先婉再豪,尾句更凸顯其努力走出鄉愁深淵的心態,如黑夜後的黎明般超然灑脫。來看賞析:

該詞作於公元1076年(熙寧九年)暮春,蘇軾登上超然台,見煙雨春色,觸景而思。開篇三字「春未老」一方面點明作詞時間:春雖將逝卻未逝,已暮而未老;另一方面體現出作者的積極心態,似乎也暗指自己不服老、不願以消極視角觀賞春景。而後寫景,斜柳、春水、城花、煙雨色彩有明有暗,將春日裡不同時空的變幻傳神地描繪出來。半壕春水與滿城春花乃美好景物,可以聯想到或許那時天色尚晴,春水波光粼粼,春花滿城開放,如此美景盡收眼底;隨後下起了小雨,天色轉暗,遠處千家萬戶的房屋因煙雨而朦朧。「暗」本為形容詞,此處活用為動詞使整個煙雨春景更加生動,同時亦暗示作者此時的心情隨天氣轉暗,為下闋抒情鋪墊。

下闋第一句「寒食後,酒醒卻咨嗟」與上闋末句「煙雨暗千家」緊密相連——寒食節後不久便是清明節,而「清明時節雨紛紛」,因此上闋末句(天氣)與下闋首句(節日)便自然連貫起來。東坡在此寫明寒食節,既承上亦啟下,為表達思鄉之情做鋪墊,因為寒食後的清明節本應返鄉掃墓,但東坡那時卻有家歸不得,那麼在這個時間點就非常容易想念家鄉。「酒醒卻咨嗟」更進一步表現作者已被鄉愁籠罩:「咨嗟」意為嘆息、慨嘆,明顯是哀傷之情,而酒醒二字則側面暗示東坡借酒消愁。從「醒」字可看出東坡醉酒,不難聯想他在此之前有過一番掙扎,試圖以酒沖淡愁情卻不得不在酒醒後再次面對鄉愁。

之後「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兩句堪稱經典,從中不僅能看出東坡為擺脫思鄉之苦而努力調整心態的過程,還能看出他對超然境界的嚮往:不要在老朋友面前傾訴思鄉之情,以免自己的愁情傳染給他人,暫且點上新火來煮一杯新茶吧!由此可見,東坡不單為他人著想,也未忘記自己心中所憧憬的超然與豁達之境,即使鄉愁如無盡煙雨,也要盡最大努力讓自己從中解脫、保持積極與樂觀。

此時他身處超然台上,而超然台恰由他命人修葺,「超然」二字則取《老子》「雖有榮觀,燕處超然」之義。既然曾經懷抱超然物外的志向,如今身處這超然台上,那又何必哀愁感傷?於是吟道:「詩酒趁年華」,不如將鄉愁拋卻腦後,抓緊時機借詩酒自娛。「年華」二字與開頭「春未老」相應,再度表達作者的樂觀與對超然心境的嚮往。

回顧整首詞,東坡的心情在不斷變化之中:春尚未逝,他原本不願消極,但思鄉之情難以排斥,不得不咨嗟傷感;其後豁然開朗,悟到此時不該消沉,於是且試新茶,且惜年華。這婉約後的豪放來之不易,是東坡努力掙扎的結果,從某種程度而言,也是他內心修煉的見證——擺脫「剪不斷、理還亂」的愁情,超然物外,得大自在。

東坡的超然之志在《超然台記》中亦有體現:「凡物皆有可觀。苟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偉麗者也。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飽。推此類也,吾安往而不樂?」意思是「世間任何事物都有可供觀賞的地方。如有可觀賞之處,則必可使人快樂,未必只有怪異、新奇、雄偉、瑰麗的景觀才能使人快樂。吃酒糟、喝薄酒,都可以使人醉;水果蔬菜草木都可以充飢。以此類推,我到哪會不快樂呢?」若將 《望江南•超然台作》一詞與《超然台記》聯繫起來,便不難理解詞中情感由抑轉揚的原因:思鄉雖是人之常情,但世間何處不可樂?與其執著不放,不如隨遇而安。

時隔近千年,身處21世紀的我們遇到的心結或許更多,在這樣一個物質繁華的時代,七十情、六十慾而不止,如今的我們更需東坡那般心態——且試新茶,且趁年華。也許我們都只是世間的過客,唯有放下多餘的思想包袱,方能體悟「輕舟已過萬重山」的美妙。@*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岳飛
    宋朝是一個風雅繁華的時代,也是一個熱血悲壯的時代。靖康之難後,歷史上湧現出一代代捨生忘死的抗金英雄。今天我們要介紹其中最著名的一位,他可算作不是詞人的填詞大家。
  • 和美的姻緣令人羨慕,但畢竟世事難料。如果兩人不幸分開了,那深切的思念與無盡的追憶,定格在文字中,更有著悱惻動人的力量。南宋初年,就有這麼一對年輕的夫妻,原本才華相當、兩心相許,但不過兩三年,丈夫迫於母親的壓力,不得不與妻子離婚,多年來兩人音訊全無。某一天,丈夫在一座「沈園」遊賞,偶然遇到了前妻和她現在的丈夫。
  • 古人寫詩詞,有的即眼前事,道心中曲,抒寫人生聚散離合的情懷;有的思接千載,視通萬里,闡發古今人事盛衰的幽思。詩詞的容量,或微小到一時一地,或洪大到無限時空,形式極為靈活,內涵又極為豐富。
  • 我們在這個系列提到的著名詞人,有風華絕代的布衣書生,也有溫婉嫵媚的淑女佳人;有經世治國的文臣宰相,也有馳騁疆場的百戰神將,這些人幾乎涵蓋了兩宋風流人物的各個階層。
  • 乍看標題,您是否心生疑問:宋代無相機,東坡乃文人,何攝影之有?筆者是不是該補歷史課了?非也。此「攝影」非彼「攝影」,這裡的意思是:倘若北宋有相機,蘇東坡定能成為當朝聞名遐邇的攝影師。
  • 上期筆者與諸君分享了蘇東坡高超的寫景技巧,想必這位北宋大文豪的神筆已令各位歎為觀止。但其實東坡詞背後還有不少內涵與故事,他本人的品格也非常值得今人學習。
  • 「多情自古傷離別」,向至親或摯友揮手送別的剎那往往催人淚下,令人腸斷。但諸位不妨回顧一下,送別時的心情難道只有傷感與不捨嗎?倘若離別之人與你心心相印,惜別之餘你是否會多一分豁達與超脫?
  • 提及辛棄疾,大部分讀者都知道他是著名的南宋豪放派詞人。他的筆風沉雄豪邁,諸如「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等名句皆為人熟稔。但這位一心報國的壯士也有婉約傷春之時……
  • 中國古代是信神敬神的社會,社會的修煉風氣總體比較濃郁,一些文學大家都是修煉之人,他們的作品往往看似是表達常人的情感,而實際是表達自己修煉的體會,感悟或者是境界,這其實是神傳文化的一種必然。比如辛棄疾的這首《賀新郎‧甚矣吾衰矣》。
  • 猶記得去年的一個春日,桃花開得灼灼,他邂逅了樹下的陌生少女。女子巧笑倩兮,花面相映,而他凝眸端視,心馳神搖。不知是桃花映紅了美人的面容,還是姣好的容顏照亮了繁盛的花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