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小說:尋找失落的文明 (五)

章冬
font print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6日訊】 “信仰自由,天賦人權,我很理解”,看到氣氛有點異常,鄭先生忙打圓場。

“看來王老師是被媒體欺騙了,對法輪功有些誤解”。雪松還是微笑平和地。

“南齊呀,你還小,你回家找點文革方面的書看一看,再問問你父母,那個荒唐的時代,荒唐的人,你會明白的。”鄭先生略帶師長的口吻道。

她似乎覺得這個話題應該翻過去了,欠身飲了一小口茶,機智地把話接過來,“雪松,那你們修煉人怎麽看歷史?”

“我覺得用有神論的觀點,站在修煉的角度來研究歷史,對歷史應該會更明晰”。

大家誰也沒有插話的意思,都還想接著聽,尤其南齊,雖然與剛才相比顯得平靜了,但那複雜的目光背後,有一點點挑戰的成分。

停頓一下,雪松道。

“人類的歷史本來是一個有神論的歷史,幾乎每個民族都不例外。而今天的人類,受現代科學的影響,一切都站在現代科學角度,甚至站在進化論的角度,用階級鬥爭論的方法去研究歷史,我想這個基點本身就有問題。”

“比方老子說,“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他是在論事物的辨証關系,在論他証悟到的法理,而不是在反對誰。他是位覺者,《道德經》是在叫人類返本歸真,是在啟迪人慧根,絕不是抱著什麽心在和別人爭執,論誰高誰低。所以有人說道教反對儒教,這是對老子的歪曲。老子和孔子,是各論各的法,他們的論點並無矛盾之處,他們個人之間也不存在爭鬥的地方。”

“還有,說老子反對封建制度,這實在是可笑,這種抱著階級鬥爭的觀點去研究歷史,恐怕除了有意地歪曲,和無意地曲解之外,只能是浪費紙墨,誤導民眾。”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同樣是老子在論道,而不是在對什麽社會制度有所不滿。他的一切所思所想是放在修煉上,根本不會把人類社會的制度優劣放在心裏,不修煉的人去解釋修煉者的話,最終勢必會笑話百出”。

“再者,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如果在談道教和儒教時,把其他人的觀點都混同在裏面去推敲,研究,最終會混亂了道教和儒教的本義和宗旨。就象蘇格拉底的弟子亂解釋蘇格拉底的話一樣,老子和孔子的門徒所言,也代表不了他們老師的話。”

“說道教中蘊涵著原始的科學思想,這點我不敢苟同。不敢想象,把今天的生物化合之類的東西拿給老子,他會欣然誇耀。他那滿載智慧,教人返本歸真的五千言真經能說是今天人類改造自然的啟蒙篇嗎?道家特別講究天人合一的,講究無為,一切破壞自然、改造自然的行為都不是其所提倡的。”

“具體地,比方說《道德經》第一篇中有這麽句話,‘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有人是這麽斷句的:‘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其認為,“無”和“有”,一種是為了觀其玄妙的境界,一種是為了觀其變化的跡象。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徼(jiao)是‘求’的意思,還有‘巡查’的意思。我認為這種斷句和解釋方法是不十分妥帖的,某些方面不符合道家無為的思想。還一種斷句方法是:‘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我認為這種斷句方法是更合適的,為什麽呢?首先符合道家無為的理論。再者,修煉界講,只有在無欲、無為的狀態,才能看到事物的全部和實質,而在有欲、有求的狀態下,往往看到的都是在所求之心作用下的事物的一個方面,所以,雖然看到了事物的聯系,但是片面的。所以,不修煉的人,是不容易理解有神論的歷史上,那些覺者或思想家所講的話的。”

“而現代科學是在強烈的有求之心作用下發展起來的,是極其有為的,按照老子的思想,它是看不到事物的全部和本質的, 更不可能看到宇宙的真正的玄妙,所以說道家思想中有科學成分,這種觀點是站不住腳的。如果完全站在正統的道家的基點來看,道家應該是反對現代科學的。”

“有人說孔子是無神論者,我為此感到惋惜。在《禮記》,《中庸》,《孔子家語》中可以找出幾十、上百處孔子談論神,廟的問題。僅憑: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未知生,焉知死?”

“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這幾段話,是說明不了孔子不信神的。而這話的本身並沒有否定神的意思,只是在不同環境下針對情況在回答問題而已。”

“總之,我們學習什麽,研究什麽,都要盡可能地貼近那個環境,盡可能地貼近那個心態,才能比較準確地給以把握。否則用我們現有的觀念去衡量,去評說,去解釋,終究會大相徑庭的。”

一口氣說了這麽多,雪松停了下來,那意思是自己的看法談完了。

鄭先生放下手中的茶杯,不動聲色地,微微點著頭。

南齊的心態已經變了,屋裏的氣氛又融洽了。
……

一陣秋風吹過,院裏的核桃樹枝劇烈搖擺,伴著沙沙的聲響。幾片帶有黃色斑點的葉片飄落下來,有一片玻璃外的窗臺上。

大家談論了很多。

午後告別的時候,彼此已經很熟悉了。

【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自由時報編譯俞智敏╱綜合斯德哥爾摩二日外電報導〕瑞典皇家學院二日宣布,二○○三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為南非作家 J. M.柯慈。 現年六十三歲的柯慈多年來一直是諾貝爾文學獎熱門人選之一,皇家學院在頌詞中稱讚柯慈用「數不清的方式描繪外來者的意外參與」,其小說以「結構巧妙、意味深長的對話及出色的分析見長」,但在此同時,柯慈卻又是個「謹慎的懷疑者,對理性主義的殘酷及西方文明的假道學提出無情批判」。
  • 宋佳与房地產老板男友蔡程的戀情隨著金鷹節的“玫瑰失蹤風波”終于公之于眾。其實蔡程早就露過面,今年元月宋佳在蓉拍電視劇《保衛愛情》時,适逢《塵埃落定》即將播出,宋佳与小說作者阿來會面侃談,蔡先生一直守候左右,并且毫不回避記者的鏡頭,只是很誠懇地表示:我們今天談的是《塵埃落定》,感情的事是題外話。
  • 第四十屆金馬獎評審團及海報今天公布,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主席張法鶴表示,今年金馬獎將由王童、李烈、曾江、駱以軍、戴立忍等十四位國內外在文化、藝術、電影、演出等領域具有傑出表現者參與評審工作。第四十屆金馬獎劇情長片類初選評審包括:知名導演王童、製作人李烈、影評人梁良、剪輯師陳博文、電影電視演員曾江、小說創作者駱以軍、編劇盧非易、電影導演鴻鴻。非劇情長片類由獨立製片工作者李香秀、台南藝術學院音像動畫研究所所長余為政、以及舞台劇導演戴立忍擔任評審。
  • 大陸電視劇「雍正王朝」中風靡兩岸的康熙皇帝焦晃,即將重返舞台扮演文學巨匠老舍先生;兩廳院預計於十一月十三日到十六日在國家戲劇院推出老舍長篇小說「正紅旗下」改編的舞台劇,並由焦晃詮釋劇中靈魂人物老舍,呈現這齣充滿戲劇張力的戲劇作品。自傳體長篇小說「正紅旗下」是一部老舍傾注極大心血卻沒有完成的遺作,一九六二年擱筆時留下十一章八萬字,內容呈現清朝末年義和團、八國聯進軍北京,順民們平靜的生活橫生波瀾,高官百姓的尊嚴轟然倒地的故事。這齣作品中,老舍透過對幾個不同類型旗人家庭的描繪,觸及了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中國社會的各種複雜問題。對這齣戲有興趣的朋友可前往欣賞。
  • 大陸陝西東部以「奇峻天下險」著稱的西嶽華山,今天為迎接武俠小說作者金庸參訪,特地舉辦「華山論劍」顯得格外熱鬧,金庸還欣然接受刻著「華山武林盟主」的巨型印章。  中新社報導,贈印儀式在華山東門舉行,整顆巨印由浙江青田玉製成,通體呈灰白色,印首為手工雕刻的「辟邪獅獸像」,四面邊款均刻有文字或圖案。
  • 金庸50年前在我國的千山万水當中尋找到一個至高無上的俠客擂台———華山,因為華山雄偉的山勢就像挺立在中華大地中心的倚天之劍,華山論劍就是在劍尖上的挑戰。金庸的小說中,華山論劍舉行過三次,都是在南宋年間。時隔800年,第四次華山論劍,昨天在華山北峰舉行。金庸從香港飛臨西安登上華山,与天下英雄說俠論劍。   
  • “樂工羅程”選自宋朝王讜的著作《唐語林》。王讜,字正甫,長安人。《唐語林》這本書一共有八卷,仿南朝宋劉義慶所編寫《世說新語》的體例,按內容分門記事,書中取材自唐人五十家筆記小說,內容豐富
  • 公視文學劇「孽子」風光入圍十三項金鐘獎,導演曹瑞元、主角柯淑勤和庹宗華、編劇陳世杰,今天重返拍攝地新公園,除互道恭禧,也表示將組「金鐘觀禮團」,邀請王玨、丁強、李璇、勾峰、吳燕、劉引商、王孫、李昆、田豐等資深演員一起走星光大道!改編自白先勇小說的「孽子」,今年二月在公視首播後,掀起藝文界、校園、媒體熱烈討論,最近更入圍電視金鐘獎連續劇、導演、男主角、女主角、男配角、編劇、音效、攝影、剪接、燈光、美術指導等十三個獎項,眾人津津樂道。
  • 不讓韓劇、日劇專美於前,自從「流星花園」吹起本土偶像劇風潮後,熱潮至今方興未艾,「薔薇之戀」、「海豚灣戀人」、「西街少年」等劇收視亮麗,耐人尋味的是,收視群約有兩成是小學生,這票「八年級生」甚至會買電視小說來K,令人不禁大嘆「這世界變化快」。一位住在宜蘭的國小五年級生,因為「薰衣草」而迷上偶像劇;她說,因為薰衣草名字很好聽,她剛好也最喜歡紫色,還有男主角許紹洋長得很帥,演得也不錯。
評論